阳泉君扫视全场:
“诸位,太子子楚仁德广施,心怀天下。今日之事,乃顺天应人之举。若有人心存异议,不妨直言。”
他的话语虽然平静,却似一记重锤敲在众臣心间。
阳泉君的目光越发锐利,声音低沉:
“大秦的未来已然注定。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诸位若执意逆天而行,恐怕不仅自身,连家族的安危也难以保全。”
压抑的气氛在殿内弥漫,尚未表态的臣子一个个脸色惨白,额头渗出冷汗。
有几人强作镇定,但在无声的压迫下,终于有人跪地叩首:
“阳泉君明鉴,臣等愚钝,愿誓死效忠新君!”
随着第一个人的表态,其他犹豫的大臣纷纷跪下,齐声高呼:
“臣等愿誓死效忠新君,愿大秦万世昌盛!”
阳泉君这才缓缓收回锐利的目光,语气恢复了几分平和:
“很好,从今日起,诸位当全力辅佐新君,共同为大秦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
大臣们齐声跪地高呼:“愿誓死效忠新君,愿大秦万世昌盛!”
与此同时,宫中的另一角,华阳太后的寝宫灯火摇曳。
她坐在椅上,眉头深锁,目光里满是焦虑与复杂的情绪。
殿内静谧无声,连宫女的脚步声也显得格外轻缓。
华阳太后起身踱步,攥紧手中的帕子,似乎在为某事踌躇不安。
她唤来贴身的心腹宫女,低声吩咐:“去打听消息,看看宫外究竟发生了何事。”
片刻后,宫女快步回返,附耳低语。
听闻赢柱已被逼迫退位、太子秦天即将登基的消息,华阳太后猛然停下脚步,神色瞬间变得复杂无比。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帕子在掌心被攥出一道深痕。
她站在窗前,目光透过摇曳的烛光望向夜空:“子楚……你终究走了这一步。”
夜风吹起窗帘,烛光微晃,映出华阳太后凝重的面容。
她闭上眼,轻轻叹息一声:“走得太远了……但愿他能稳住这天下。”
第二日,清晨的朝阳透过金色的帷幔洒在大殿之上,光辉映照出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
赢柱身穿龙袍,端坐在象征着皇权的椅子上,面色苍白,眼神中却夹杂着一抹复杂的情绪。
他的手轻轻扶着龙椅的扶手,似在强压心中的波澜。
殿中文武百官早已齐聚一堂,整齐肃立,低头屏息,等待着国君开口。
赢柱缓缓抬头,目光扫过满殿大臣,声音低沉而微颤:
“寡人因身体不适,深感力不从心。为大秦江山计,为百姓安康计,寡人决议,将国君之位传于太子子楚,即日起继承大统。”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随后,整齐的跪拜声响彻殿堂:
“陛下英明!功垂千古!太子子楚,乃大秦之幸,吾等誓死效忠新君!”
赢柱的目光缓缓扫过跪拜的大臣,心中却涌起一阵无法言说的悲凉。
他看着这些昔日忠诚的臣子,一个个低头称颂,却无人对他的退位提出异议,哪怕只言片语的挽留都没有。
他的手微微颤抖,紧攥着龙椅的扶手,仿佛不愿放开这一切。
然而,他的目光触及到秦天时,对方却从容地站在一旁,目光平静中带着一抹笃定,似乎一切都已尽在掌控。
赢柱的喉头微动,强忍着胸口翻涌的悲伤:“退朝吧。”
众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吾君万岁!”
声音震天,却让赢柱感到无比刺耳。
他看着这些口中高呼效忠的人,眼眸深处涌起一抹难以言喻的酸楚。
大殿之上,人影渐渐散去,只剩下赢柱一个人依旧坐在那龙椅上,手指轻轻抚过椅背,眼神茫然。
“子楚……你终于如愿以偿了。”
他低声自语,语气中透着无限的疲惫与哀伤,“但愿你能比我更适合这把椅子。”
退朝之后,秦天缓步走出大殿,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副自信从容的身影。
“恭喜太子殿下,祝贺太子殿下!”众臣齐声高呼,气氛热烈如沸。
其中一位年迈的老臣快步上前,拱手说道:
“太子殿下,微臣昨日翻阅了众多史记,深感太子仁德英才,必将开创盛世,功垂千古!
臣斗胆建议,太子的继承仪式应按照古代最高的标准来筹备,以彰显大秦之威仪。”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附和。
“老大人所言极是!太子功业卓着,继位当有最隆重的仪式!”
“对!如此方能展现太子的恢弘气度,震慑四方!”
秦天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众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随后缓缓说道:
“妙哉!老大人的建议极为妥帖。大秦的新气象,自当有与之匹配的仪式来宣告天下。”
众臣闻言,无不喜形于色,纷纷拱手称赞:“太子英明,实乃大秦之幸!”
秦天环顾四周,目光中带着隐隐的锋芒:
“仪式的筹备事宜,便交由礼部全权负责,务必精益求精,让天下人都看到大秦的荣耀与太子的决心。”
一名礼部尚书立刻站出,躬身行礼:“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太子所托!”
秦天点点头,嘴角笑意更深:“既如此,诸位大人便各司其职,做好迎接吧。”
众臣齐声应诺:“愿誓死效忠太子,祝大秦万世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