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暗沉,何书锦一行人已经下山返回,因着昨天娇儿和客儿还想放花灯,几人倒没有直接回客栈,而是去了秦淮河。
一行人上了花船,吃着金陵的美食,望着天上的月亮,家人朋友做伴,何书锦觉得这两天他真的很开心。
这金陵的美食真的让孙氏和何二郎赞不绝口,他们都想带些回去给何老爷和张氏等人吃,只可惜带不了。
李宥笑着说:“伯父伯母,等到了京城,也有金陵的小吃,我知道哪里有,到时候我带你们去。”
何二郎笑道:“你这小子对京城真熟啊,等到了京城,一定要带我们去一次。”
李宥连连点头,说道:“伯父,你放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何书锦看着这两个交流,觉得自家阿爹真的很讨他的朋友喜欢,之前第一次见陈骏和陈进也是,都和陈骏成忘年交了。
现在和李宥也差不多是忘年交了,这些日子,李宥和何二郎说的话比和何书锦说的都多。
酒足饭饱后,大家开始放花灯。
一盏盏花灯照亮了河面,宛如点点繁星,娇儿和客儿的欢笑声徜徉在这秦淮河中。
何书锦转身对李宥说:“李兄,你也来放几盏花灯吧。”
李宥微笑着回应道:“好。”
何二郎在一旁哈哈大笑道:“宥哥儿,你这选的是什么花?”
李宥看了一下,笑着说:“菊花。”
“哎哟,菊花好呀,还能下火。”何二郎可不知道这些花灯的寓意,不过不耽误他的想法。
李宥笑道:“是啊,菊花可好了,我也爱喝菊花茶。”
何二郎给了他一个真不错的眼神。
一阵风吹来,吹得花灯晃晃悠悠。点完花灯后,众人默默许愿,看着花灯一个一个的飘走,像似愿望即将到达彼岸一般。
在金陵游玩了两天,娇儿和客儿都乐不思蜀了。
娇儿喊着何书锦给她荡秋千,何书锦这个女儿奴自然不会拒绝,父女二人在院子里开心得不得了,笑声不断。
客儿后面也坐在秋千上,不过何书锦不敢给他们荡太高,若是甩出去那可就糟了。
虽说何书锦还是有点功夫在身的,不过孩子的安全还是最重要的。
孙氏和梁梦瑶去街上看首饰了,都说金陵的珠宝更加精致,孙氏挑了几样给梁梦瑶准备着,这等到了京城,梁梦瑶接触的都是官夫人,打扮自然不能差。
何二郎则在屋子里陪着李宥说话,“宥哥儿,这金陵真是不错,要能在这里住下也好,不过明儿咱就得继续赶路了。”
李宥点点头,说道:“我也喜欢金陵,不过总归不是家里,还是会有空落落的感觉。”
“对,好是好,就是没有根,我就说虽然觉得舒服,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这下我明白了。”何二郎说道。
“伯父,这次上京你们住哪啊,我也还好去找您多聊聊啊。”李宥问道,他只知道何书锦有亲戚在京城,但是他们一家总不能都住在亲戚家吧。
何二郎笑道说:“这我也不知道,都是锦哥儿安排的,说是托阿骏买了房子,住在阿骏附近。”
李宥点点头,笑着说:“我住在李御史府上,伯父有空可要传信给我,让我上门拜访啊。”
何二郎嘿嘿一笑,说道:“好好好,等确定好了,邀你过来吃暖居酒。”
何二郎和李宥还是谈笑风生,孙氏和梁梦瑶已经回来了,大包小包的可多了。
反正不用她们拿着,带的人多,就买得多了。
何书锦也带着两个孩子走到梁梦瑶身边,娇儿看到亮晶晶的首饰,也想要。
孙氏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孙女,拿出给娇儿买的东西,娇儿开心得不得了。
第二天,众人收拾好东西,这才重新回到船上,这一次东西多了很多。
娇儿和客儿上船的时候还未醒,梁梦瑶就交代婆子将两个孩子抱到船舱里去睡。
何书锦走到船头,吹着江风,转头看了文路一眼,文路马上了然。
文路拿出笔墨,何书锦这是打算画画,他已经很久没有画东西了,这次是被江边风景给吸引住了,这两岸的风景一直在变化,越看越好看。
何书锦看着眼前的美景,手中的笔不停挥动,很快一幅山水画便跃然纸上。
文路在一旁看着,不禁赞叹道:“少爷的画技真是越来越精湛了。”
何书锦微微一笑,将画笔放下,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梁梦瑶走了出来,看到何书锦已经画好了,走过来赞道:“锦哥,画得真好。”
李宥在另一艘船上,也看到了何书锦的画,跟在他旁边的是他阿爹——李御史,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何书锦的画作。
“好一幅山水图!”李御史赞叹道,“此画意境深远,技法娴熟,实乃难得一见的佳作。”
何书锦循声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知道这位就是李御史 李宥的父亲。
何书锦拱手喊道:“拜见大人。”
李御史摆了摆手,笑了笑,说道:“今日我就说宥儿的父亲,没有什么大人不大人多。”
说完,就朝着何书锦这艘船跳了过来。何书锦震惊得笔都掉了,李宥也没想到他爹有举动。
李御史走上前来仔细观赏着画作。他不时地点点头,对何书锦的画技表示赞赏。
李御史看向何书锦,微笑着问道:“不知这画可否割爱于我?”
何书锦有些为难,这幅画他也是颇为喜爱。但面对李御史的请求,他又不好直接拒绝。
这时,梁梦瑶开口说道:“御史大人若是喜欢,不如让锦哥再画一幅赠予大人。”
何书锦听了,连忙点头应道:“对啊,我可以再画一幅。”
李御史哈哈大笑起来,“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能与何公子结交一番。”
何书锦闻言,心中一喜,能与李御史结交,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他立刻躬身行礼,“多谢大人赏识,小子荣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