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材质的?摸起来这么柔软、温暖。”
“这是纯棉的。”
“什么叫纯棉?”
“我们的衣物多是丝质、毛纺的,平民百姓则较多用棉麻混纺,海天大陆其他各国贫民还有用粗麻布的。”
“我在观海郡小村落养伤时,见到了一位纺织工匠。这是一位40多岁姓黄的妇人,她见我孤身一人带着宝儿,就时常给我送些吃食,或是来家陪我聊聊天,给我解闷。”
“那位黄大姐心灵手巧,她让人利用村边小溪流水制成水利纺纱机,将过去棉麻混纺中用麻做的经线改为用棉,制成了这种纯棉衣物。”
“我看着好,买来试穿了发觉棉质贴身透气,也更保暖。这两年,我的内衣除了夏季的外,都用这纯棉的了。”
“回华兰城后,为了感谢她的帮助,出了些本钱,让她在我这慧云轩附近开了一个成衣铺,也方便自己随时买点衣物。想着天气渐凉了,为你和倾儿、珊儿各备了几件纯棉内衣,你们试试。”
古烟慧一边说着,一边将内衣递了过来。
紫云将古烟慧手中的纯棉内衣穿在身上,果然觉得舒服,忍不住称赞。
“这位黄大姐还真是一位巧匠。”
古烟慧轻笑着回应,“可不是,黄大姐家中丈夫在神圣帝国入侵时,受了伤,干不动重活。一个女人操持这生意,着实不易。”
“幸好她读过几天书,小时候随着父母出门做过生意,有些见识。所以才借鉴水车磨坊的道理,想出水利纺纱机的法子,节省了不少人力。”
“听说过去一个纱工一天只能织15米棉麻混纺纱,现在一天就能织40-50米纯棉纱。”
“这法子真是不错。”紫云也点头,这位黄大姐以一己之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让人不能不钦佩。
紫云对古烟慧吩咐,“你平时多帮衬帮衬,她遇到什么困难,你也随时告诉我。”
古烟慧笑道。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一件事来,黄大姐说起过,这棉花我海天大陆种植的很少,产量不多,价格较高。”
“听说东方大陆多有种植,但路途遥远,运到华国后,价格仍是不菲,可不可以帮忙问问海外省有没有种植的?”
“如果能种植一些,运回华国,路途总算近些,现在航船多了,运输便利些,价格自然也会便宜不少。”
紫云听古烟慧这么说,心中暗笑。
自己在海外省送齐倾王妃紫金花海的事,这小姨过去常用来打趣自己,恐怕心心念念着自己还没送过什么可心的礼物给她,于是笑着说。
“这事简单,我回王府后,就让人飞鸽传书海外省,一是帮着寻寻,二是让海外省王室别院也种植一些品相好的,算是我送你的礼物。”
古烟慧听言,绝世容颜上露出几分甜美,心中更是温暖,“这小子,两年不见,越来越体贴了。”
春意渐浓,夫妻私话愈发不可闻……
反正舔狗的日子,总有人乐在其中……
回到王府,王妃齐倾、侧妃姜珊见到古烟慧送的纯棉内衣也是喜欢。听紫云详述来历,齐倾点头称赞,姜珊则凝眉沉思。
“珊姐,怎么了?”
“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很大的商机。”
“什么商机?”
“人工便宜了一半多,还不大赚?”
姜珊这么一说,紫云恍然大悟,“不错,穿着更舒服,人工还便宜这么多,确实会大赚,不如我们去了解一下?”
“你天天这么忙,而且国主亲自前往,也太引人注目,不如让海娃去打探一番。”姜珊笑着说
紫云、齐倾说着也笑了,邹海就是华兰城的“百事通”,紫云能听到的街闻巷语,有一大半来自于他。
已经是大小伙子的邹海、安宸现在华兰王室武道学院学习,因为是紫云亲王身边的兼职侍卫,每周要回王府当差两天,明天正好就是回来当值的日子。
……
华兰港附近的一家成衣铺,走了进来两位帅气的青年。
一位40多岁,清瘦、干练的中年女子连忙上前,热情地招呼。
“两位公子,您们来买衣服吗?”
“你这里的衣服都是纯棉的?”
“对,看来两位公子一定是听人说起过,”中年女子满脸笑容,“我这小店开张不久,华兰城卖纯棉衣物的除了咱这一家,就只有城南刘掌柜的一家店了。”
“哦”,进来的两人正是奉了紫云的嘱托,到此走访的邹海、安宸。
邹海听老板娘这么说,有些奇怪,“我可听说,可以织纯棉棉纱的什么水利纺纱机,是你家独有的?怎么这刘掌柜也有吗?”
中年妇人听邹海提到水利纺纱机也觉得有些诧异。
“您也知道我家的水利纺纱机?”
“对,听临海郡的朋友说起过。”邹海不打算暴露更多信息在外,只好含糊其辞,“大姐,你做独家生意不好吗?”
“两位公子,生意嘛,钱怎么一个人赚得完,有一起赚钱的机会,当然愿意合作了。”
华国1000多万国民,至少有两成靠着往返于海天大陆各处经商为生。
邹海的母亲邹妈妈就做着一些小生意,所以邹海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什么“独家生意最是赚钱”“做生意一定要做别人没有的”之类,今天听这位中年妇人如此说,倒是觉着新鲜,笑着问。
“老板娘,你与这刘掌柜怎么个互利共赢?可以给我们说道说道吗?”
“没啥秘密,”老板娘倒是爽快,“我家不是有水利纺纱机吗?可以大大节约人工。刘掌柜家受了我家机器的启发,改良了织布机,也减少了不少人工。”
“我将水利纺纱机的技术教给刘掌柜,他将改良后的织布机工艺传给我,我们大家都节省了人工。”
“您二位看,就这纯棉的长袍,一件我只要您2华国金票。如果不是最近棉花难求,棉价涨了一成,我这里的衣服还能再便宜一点。”
“但同样大小的一件棉麻混纺长袍,就至少要3华国金票,如果丝质的起码要8华国金票。”
“告诉两位一句实话,我家与刘掌柜,自从互换技术以来,产量都翻了一倍多,我这店小,还不咋地,刘掌柜的大店可不是日进斗金了。”
邹海一笑,“所以棉花价格,其实是被你们带起来的。”
“可能吧。”
中年妇人搞不懂这么多了,只好陪着笑笑,“您二位,有啥看得顺眼的没?”
“这长袍和那几件内衣我们哥俩一人要一套。”
邹海也爽快,“不过,我还有个生意关照你。”
“是吗?什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