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李阳继续修炼锻体诀。
修炼之余也开始学习炼器,炼丹的事情还是等等再说。
当锻体诀修炼到第十天的时候,李阳开始修炼第二个动作。当修炼到第三十天的时候,李阳已经能单手提起150公斤的重量。一跃能达到三米高。
想想已经进入秋天,李阳准备去收集各类动物和种子丰富空间。
傍晚时分,李阳出了空间,就听到山下韩家屯有枪声。
前身对韩家屯没什么感情,李家本身就是韩家屯的外来户,与屯子里的住户关系也就是一般,穿越过来的李阳就更不用说了。
但两世的李阳都对小日子都非常痛恨。别说李阳是什么愤青。李阳前世旅游的时候,到过金陵和哈市。两地的纪念馆李阳都参观过。
急忙回空间穿戴好装备,把李老太太也带出空间,两人向山下跑去。
来到李家庄附近时,枪声已经停止了。村子里有三十多小日子和一百来个伪军还在挨家挨户搜查。时而有惨叫声传出。
街上有一个戴着军衔的日军正在训斥几个伪军。李阳拿出一挺轻机木仓,往一处断墙上一架。直接扣动扳机,一阵哒哒哒声响,像割麦子一般一倒就是一片。
李老太太也不等李阳指挥,拿着开山刀直接就往里面冲。也不管是日军还是伪军,一刀就是一个。前面的日军还没倒下,李老太太已经到下一个日军面前抡起了开山刀。
李老太太的速度让小日子们反应不及,十木仓到有八下子打空。偶尔有一两枪打在李老太太身上,连老太太的衣服都没有打破。
看到小日子的子弹根本破不了李老太太的防御,李阳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对保住自己的小命更有了信心。看到那里小日子多,就朝那里扫射一下子。
半个多小时,战斗结束,日伪军全部都被歼灭。
打扫战场是李老太太的任务,两人都已经习惯了。李阳来到村后的山坡上,那里是韩家屯的墓地。
随便找了个地方,李阳开始挖坑。韩家屯幸存下来的十多人,也加入到了挖坑的行列中。
十几个人都沉默不语,偶尔有孩子的抽泣声。
挖了一个来小时。李阳回村找了一辆排子车(手推双轮车)。把一具具尸体装车送往墓地。韩家屯仅存的几个成年人默默帮忙。一直到天亮了,才把人安葬好。
李阳又回村去了村东的韩地主家,韩地主家的院子还是很大的。前后五层,一排五间的砖瓦房。
韩地主家的二儿子在县城当伪军小队长,全家人一直在县城居住。这里只有一个长工看家,昨天也被小日子杀害了。
李阳来这里是为了韩家的家禽、牲口和种子。
先把院子里的十二只鸡、五只鸭子、三头牛、两头驴收入空间。来到客厅,看了看家具,也闹不清是什么木料的。看着不错,收了。仓库里面新收获的玉米、高粱一粒也不剩,锅碗瓢盆,全收了。金银之类的浮财就别指望了。早就被韩地主弄到县城去了。
把韩地主家搜刮一遍,李阳会合李老太太准备回山。路过自家院子的时候,见自家隔壁有两个小姑娘在哭。
李阳家隔壁也是逃荒来韩家屯的。两姐妹母亲早逝,一直和父亲生活。姐姐王招弟,比李阳大五岁,妹妹王盼弟,和李阳同年。
两家关系处的还可以,反正是没仇没恨得那种。
“招弟姐,这里不能再住了,小日子还会再来的。”
王招弟苦笑一下“二狗,你也知道,我家就剩我们姐两个了。还能去哪里呀。你看我们两个和你去山上住行吗?”
李阳考虑了一下,觉得收留两人也无所谓,倒是有人帮忙做饭了。“好吧,招弟姐,收拾一下,走吧。”
招弟家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家里连个铁锅都没有,几件衣服和三斤棒子面。至于瓦盆瓦罐和已经看不出模样的被子,李阳没让带。
后山的山洞,李阳不想去了。这里是李阳穿越来的地方,李阳不想带别人去。而且带着姐妹两人住山洞也不方便。
在离这里不远的叠翠山山顶上,有一座三清观.以前住着几个道士,六十多年前,道观也不知道惹了什么人,几个道士一夜暴毙。死相还挺凄惨,道观也被毁坏的一塌糊涂。从那以后就传说道观不干净,附近的村民都不敢去道观了。
以前李阳去过三清观,三清观有一座大殿和后院的十几间寮房。虽然荒废了许久,也坍塌了不少,简单收拾一下,住人还是没问题的。
李阳在前带路,王招弟一看不是去后山的路,忙问到:“二狗,这是去哪里?”
“去三清观。招弟姐,老太太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李阳。以后招弟姐叫我李阳或者阳子都可以。”
“李阳?嗯。三清观那里能驻人吗?村子里的人都说那里很凶的。”
“没事,这不是有老太太吗,老太太很厉害的。今天你不是看到了吗。老太太神仙一般的人物,小日子的子弹打在身上都没事,你就放心吧。”
王招弟想想也是,今天老太太击杀小日子,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小日子的子弹打在老太太身上,连老太太的衣服都没打破。刺刀刺在老太太身上,竟然有金铁之声。这哪里还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
而且老太太随手一扫,地上的小日子尸体和物资就消失不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走了三个小时,才来到三清观。
从外面看去,院墙已经坍塌,院里院外长满了杂草,门窗已经腐烂不堪,一碰就掉。
进了大殿,里面的三清金身东一块西一块。墙角上蛛网密布,地上是厚厚的灰尘。
直接穿过大殿,来到后院,后院的寮房保存的比大殿要好一些。院子中间有一口井,看了看水质还不错。
找了两个勉强能住人的房间。李阳趁着两姐妹看不见,在房子内放出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