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召开第二场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核心人物乃是村支两委成员。这场会议对于张聪而言,意义非凡,其目的是让他能够更为全面、更为深入地探寻潜藏在基层的各类典型事例。
只有对这些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案例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够以更加真实、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申家坪村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所取得的斐然成就,从而使人们能够更为直观地领略到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之后的最后一场座谈会,张聪精心筹划,打算邀请一部分当地群众参与其中。毕竟,他们是农村生活的亲身参与者,是最为贴近实际状况的群体,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毫无疑问是最为真实且可靠的。
在这个座谈会上,张聪渴望倾听百姓们内心深处对于庄尔和以及党支部的真切感受与评价,同时期望详细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给大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和变化。
他期盼着通过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能够更为深入地洞悉农村的实际情形,从而为撰写高质量的材料筑牢坚实的根基。
当声名远扬的张聪同志即将亲赴新桥乡开展采访工作,并深入挖掘与全面总结该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及典型材料的消息传来时,乡党委对此予以了超乎寻常的高度重视。
他们迅速采取行动,精心研究并制定了一套详尽完备的方案,旨在确保此次接待工作能够达到最高的规格和显着的成效。
这不,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更是亲自在乡政府坐镇,有条不紊地统筹调度着各种人力、物力等资源,全心全意地配合着张聪同志的采访需求。
与此同时,乡党委还特别下达指令,要求所有党政两套班子成员务必留守家中,时刻保持待命状态,以便能够随时听从组织的统一安排,接受张聪同志面对面的访谈交流。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为了使这次采访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乡政府甚至将申家坪村村支两委的全体班子成员也一并召集至乡政府,随时等候调遣。
如此一来,一旦需要召开座谈会来探讨相关问题或者收集更多信息时,这些人员便能够迅速做出响应,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乡政府如此细致且周全的部署规划,绝大部分至关重要的采访以及座谈等关键活动,都能够直接在乡政府内部高效地完成。这无疑为张聪同志,节省了大量原本需要自行走村串户进行采访,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当张聪得知乡里做出这样详尽而贴心的安排之后,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股温暖的洪流。他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对宋书记和李乡长表达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依据乡里的安排,张聪临时对采访座谈计划进行了调整。他将乡党政领导班子的座谈会范围扩大到了在乡的所有班子成员,村支两委的座谈会地点改在了乡政府,部分群众座谈会则改为面对面的重点采访。
在即将召开乡党政班子成员座谈会之际,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突然在张聪的脑海中涌现,眼前所受到的热情接待以及采访活动的安排,与前世的记忆大致相同,只不过乡里这次的安排显得更为周到和贴心。
在这场即将拉开帷幕的座谈会上,张聪的心中不禁暗自思索着,是否还会如前世那般见到贺林和张敏二人。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前世的场景,那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氛围,一切都显得那样熟悉。
果不其然,就在乡党委书记开始向张聪逐一介绍参与本次座谈会议的人员时,两道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和两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只见坐在那里的,正是乡办秘书张敏以及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中南农学院毕业生——来自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贺林。
张敏身着一套简约而得体的职业装,一头板寸平头短发使他显得格外精明干练;而贺林则穿着一件洁白的衬衫,搭配着黑色的西裤,整个人散发着稳重谦恭、文质彬彬的气质。
他们的容貌、身高,乃至气质,都与张聪前世的记忆如出一辙。
看到这一幕,张聪不禁感慨万千:“难道那些关键的人物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今生今世依然会原原本本地重演一遍,丝毫不会有所改变吗?”
在前世,贺林和张敏两人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一路扶摇直上,最终都登上了高位。然而,令人深感惋惜的是,尽管他们在前期风光无限,但到了晚年,却未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因触犯党纪国法而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想到这里,张聪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既然自己有幸能够重活一世,那么是否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给予他们一些必不可少的警示,从而助力他们避开那些可能导致悲惨结局的陷阱呢?
倘若能够如此,或许不仅能够将这两位曾经的友人从困境中拯救出来,同时也有可能改变某些已然注定的命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