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那少爷被带了过来,他一脸不屑,趾高气昂地说道:“包大人,找本少爷何事?”
包拯说道:“有人指证你昨夜行踪可疑,你作何解释?”
那少爷哼了一声,极其嚣张地说道:“纯属污蔑,本少爷昨夜一直在房中休息。”
展昭在一旁说道:“大人,不如搜查一下他的房间。”
包拯点头同意,一番搜查后,在那少爷的床底下发现了一个包袱,打开一看,正是那百姓丢失的玉佩和一些其他财物。
包拯怒喝道:“你还有何话说!如今证据确凿,看你还如何抵赖!”
那少爷顿时瘫软在地,面如死灰,求饶道:“大人饶命,小的一时糊涂,求大人开恩。”
包拯大声宣判:“来人呐,将这恶少重打二十大板!”
那恶少一听要被重打二十大板,吓得尿了裤子,边哭嚎边喊道:“包大人,我爹可是本镇首富,您要是打了我,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包拯听闻此言,面色更加冷峻,厉声道:“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莫说是你爹只是一个富商,便是皇亲国戚犯了法,本府也绝不姑息。”说罢便令衙役行刑。
那恶少被按在地上,板子一下下落下,惨叫之声响彻公堂。
周围百姓见状,纷纷拍手称快。打完二十板后,恶少已是皮开肉绽,趴在地上奄奄一息。
包拯站起身子,高声说道:“今日之事,便是给众人一个警示,无论何人,只要触犯律法,定不轻饶。”
随后,包拯吩咐将财物归还失主,并派人将此事告知那恶少之父,表明若再纵容子女作恶,必将一同惩处。至此,这件案子圆满落幕,而包拯铁面无私之名更是传遍大街小巷。
然而这时,那恶少的家人匆匆赶来。只见那富商满脸谄媚地对包拯说道:“包大人,小儿年幼无知,犯下大错,我愿以千两黄金捐赠给衙门,助大人修缮公堂,只求大人从轻发落。”
包拯听闻,脸沉如水,怒道:“本府判案公正无私,岂容你用金钱收买。”众人皆赞包拯清正廉明。
那富商仍不死心,又哭诉家中独子,若入狱恐断香火之类。
包拯沉思片刻后,再次宣判:“此子盗窃他人大量财物,本应重罚,但念其父真心悔过,虽不可免罪,十年刑期可减至五年,并责令其父于城中开设粥棚三月救济贫民,若有丝毫懈怠,定斩不饶!”那富商听后,虽心中不甘,但也不敢再多言。只得连连称是,匆匆离去。
百姓们对包拯此举也是议论纷纷,大多称赞其既维护了律法尊严,又不失人情。
一连几日,富商不但没有开设粥棚,而且城中突然出现一群盗贼,专偷富贵人家。
包拯闻之,派展昭前去探查。展昭很快查得线索,竟是那恶少父亲暗中指使,妄图报复包拯。
包拯得知后,冷哼一声,亲自带领衙役前往捉拿。那富商见包拯前来,还佯装无辜。包拯直接拿出证据,那富商才知事情败露,瘫倒在地。
包拯当场宣判:“大胆富商不思悔改,竟敢蓄意报复朝廷命官,扰乱治安。来人呐,将这富商压下去,狗头铡伺候。”
那富商懊悔不已,却已无济于事,最终人头落地。言而无信,妄图戏弄包公,真是咎由自取!
包拯再次以公正严明之举,震慑宵小,守护一方安宁。城中百姓无不叹服,包拯青天之名愈发响亮。
包拯处理完恶少盗窃一案,正准备离开清平镇,却又接到一桩报案。
报案之人是一位老者,他满脸焦急,眼中满是忧虑,急匆匆地说道:“包大人,我的孙女失踪了,求大人帮忙寻找。”
包拯连忙安抚道:“老人家莫急,莫急,慢慢说来。”
老者说道:“昨日孙女出门去集市,至今未归,家里人四处寻找都不见踪影。”
包拯问道:“她出门时可曾说过要去何处?”
老者摇头,一脸无奈:“未曾,只是和平日一样去集市买些针线。”
包拯沉思片刻,冷静地说道:“公孙策,你带人去集市询问一番,展昭,你随我去老者家中查看。”
来到老者家中,包拯仔细观察着屋内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没有发现打斗的痕迹。
展昭说道:“大人,会不会是被人贩子拐走了?”
包拯说道:“不无可能,先等公孙策那边的消息。”
不久,公孙策回来禀报:“大人,集市上无人见过老者的孙女。”
包拯眉头紧锁,犹如拧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说道:“这就奇怪了,难道是在半路上出了意外?”
就在众人犹如陷入一团乱麻之中毫无头绪的时候,一名孩童蹦蹦跳跳地跑来说道:“我昨日看到姐姐和一个陌生男子在一起。”那稚嫩的声音在此时显得格外清晰。
包拯听闻,忙不迭地问道:“那男子长什么模样?”神情急切而专注。
孩童歪着头,眨巴着眼睛想了想,才缓缓说道:“个子高高的,脸上有一道疤。”那模样天真无邪。
包拯立刻下令:“展昭,你带人去寻找这个脸上有疤的男子。”语气果断坚决,不容置疑。
展昭领命而去,一路上历经了一番周折,兜兜转转,终于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屋中找到了那名男子和失踪的女子。
包拯匆匆赶到,那男子见状,心中一惊,想要转身逃跑,却被展昭身手敏捷地一脚踢倒在地。
包拯面色严肃地问道:“你为何要掳走这女子?”声音中透着威严。
男子狡辩道:“大人,我没有掳走她,是她自愿跟我走的。”那语气装得可怜兮兮。
那女子泪如雨下,哭着说道:“大人,他说谎,我根本不认识他。”哭声凄凄惨惨,令人动容。
包拯怒目而视,目光如炬:“大胆狂徒,还敢狡辩,从实招来!”那愤怒的模样令人胆寒。
那男子见包拯动怒,吓得浑身瑟瑟发抖,如同筛糠一般,终于吐露实情:“大人饶命,小的见这姑娘生得漂亮,一时起了歹心,想将她掳回去做压寨夫人。”
包拯怒喝道:“你这恶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简直无法无天,目无王法!”那声音震耳欲聋。
公孙策在一旁说道:“大人,此等恶徒,必须严惩,以正国法!”语气坚定有力。
包拯大声宣判:“来人呐,将这恶徒重大四十大板,打入大牢,听候发落!姑娘,你受惊了,快快随你祖父回家去吧。”声音洪亮,不容违抗。
女子和祖父连连磕头谢恩,随后相互搀扶着相携离去。
那姑娘谢过包拯后便跟着祖父离去。包拯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仍是余怒未消。
这时,展昭上前一步,抱拳道:“大人,此次破案神速,定能让百姓更加敬仰大人公正廉明。”包拯微微摇头,沉声道:“只可惜这世间还有众多此类恶徒逍遥法外,本府任重而道远。”
几日后,包拯升堂再审那恶徒。那恶徒在狱中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一见到包拯便连连磕头求饶。包拯面无表情地宣读判词:“你犯下强抢民女之罪,按律当杖责五十,流放边疆,永不得回中原。”那恶徒一听,瘫倒在地。
行刑那日,城中百姓纷纷前来围观。看到恶徒受到惩处,民众无不拍手称快。包拯站在公堂门口,眼神坚定地看着这一幕。公孙策轻声道:“大人此举,既惩治了恶人,也安定了民心。”包拯微微颔首,心中想着往后定要更严厉打击罪恶之事,护这一方百姓安宁。
包拯等人处理完此事准备离开清平镇,继续他们的漫漫行程。
然而,刚走出没多远,就听到后面有人声嘶力竭地呼喊:“包大人留步!”
包拯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急匆匆跑来,脚步踉跄,气喘吁吁。
书生气喘吁吁地说道:“包大人,小的有冤要申。”那神情满是委屈和急切。
包拯说道:“莫急,慢慢道来。”语气缓和了些许。
书生说道:“小的寒窗苦读多年,此次参加科举,本以为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却不料被人顶替了名额。”说到此处,声音已然哽咽。
包拯面色一沉,犹如乌云密布:“竟有此事?你可有证据?”
书生赶忙从怀中哆哆嗦嗦地掏出一份书信:“这是小的无意间得到的,上面有他们作弊的全部证据。”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