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发现,迈科尔虽然没有多少计算机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个人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销售思维,却是非常具有前瞻性。
不愧是是未来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做到过出货量老大的牛人。
迈科尔对戴尔电脑的销售,采用的是电话沟通直销模式。
绕过了传统的分销商和零售商环节,从而减少了中间商的加价,也省轻了开实体店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最终售价。
这种模式使得戴尔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产品,给予消费者极致性价比。
和后世雷大米玩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差不多。
这种方式使得,戴尔的产品库存压力风险,降到了同行业最低水平。
不过,戴尔再好,也必须挑出问题来,要不然他们怎么压估值投资。
张启明微笑道:“迈克尔先生,你设计的这种直销模式,非常棒!
不过,应该有售后和物流配送方面的缺点吧?”
迈科尔自信道:“张先生,虽然存在这些方面问题,但是我们的优势,相比较于其他电脑厂商,也非常明显。”
张启明点了点,问道:“迈科尔先生,我们比较看好戴尔公司的经营模式。
不过,缺点有可能成为公司壮大的阻碍。
我想知道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戴尔公司这近一年,出货量越来越大,产品售后问题,以及物流配送问题也越来越多。
迈科尔对于公司缺点,早就有了计划。
于是说道:“张先生,我们公司这次进行融资,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物流配送和收购问题!
我计划在公司目前覆盖范围内,每一个城市开设一家实体店,用于对产品的售后、库存、展览所用。”
张启明问道:“迈科尔先生,戴尔公司,你打算估值多少,拿出多少股份融资?”
戴尔底气十足道:“我公司去年销售额是600万美元,每个季度销售额增长都在以30%的速度增长,我认为估值3000万美元,是比较合理的!
我可以拿出20%的股份进行融资!”
张启明闻言皱了皱眉头,这个年代,对于企业都。
“迈科尔先生,你这个直销模式虽然好,但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很难形成品牌价值。
利润率可比不上苹果那些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估值上自然不可能那么高。
我认为1500万美元的估值比较合适。
而且20%的股份,这太少了,也融资不了多少资金。
戴尔要开的实体店,需要拥有库存、售后、展览作用,店铺面积就小不了,耗费资金可不少。”
菲斯特接话道:“迈科尔先生,20%的股份,我启明投资和菲斯特投资公司两家分下来,也才10%的股份,这点投资,对我们来讲投资价值太低!”
迈科尔听后脸色不是很好看,毕竟还是20岁的年轻人,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
最主要的是,这近一年,他听到太多风投公司对他公司的贬低。
比这话更难听的他都不知道听了多少。
相比之下,启明投资和菲斯特投资,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个人电脑市场正在飞速崛起,他身在这个领域里面,太知道现在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新品牌的诞生。
这让他内心有些焦急,极希望得到融资快速扩张市场。
“张先生,菲斯特先生,估值我可以降到2800万美元,但是融资股份我最多拿出25%。”
张启明见迈科尔已经松口,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一脸认真道:“迈科尔先生,你看这样如何?
戴尔公司估值2000万美元,你拿出40的股份进行融资。
我和菲斯特先生一人给你融资20%股份。
不过,我可以将其中20%的投票权让给你持有。
并且不插手公司具体经营权,
当然,我们会派一位财务人员监督财务情况。”
张启明之所以开出这个条件,就是看准了西方人经营企业上,对于股份的不看重。
西方企业,大多数人更看重企业本身的发展,很多公司做大后,创始人股份都很少。
甚至创始人都会放弃经营,聘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
不像他们东方人做企业。
公司都上市了,创始人和家人手里都还拿着过半股份。
纯粹是家族式企业。
这是思维的不同。
菲斯特点头,认同道:“,张先生这个建议非常不错,我们菲斯特投资公司,也可以答应这个条件。
我们做风险投资,最主要的还是希望投资的公司,能够顺利上市,为我们赚取利润,而不是非得夺取公司经营权。
迈科尔先生,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我相信没有哪家投资公司,会给出比我们更好的条件!”
听到张启明和菲斯特的条件,迈科尔开始犹豫起来,他之所以不想融资太多,就是担心失去公司控制权,对股份倒是不那么多看重。
思虑片刻后,眼神坚定起来,看向张启明和菲斯特说道:
“张先生,菲斯特先生,我接受你们的融资条件,不过我要求签订合同之后,一周之内融资款,必须到账!”
张启明微笑道:“没有问题,合同已签订,我保证当天就到账!”
菲斯特附和道:“我们菲斯特投资公司也是一样!”
迈科尔笑道:“好,我们现在就找律师来拟合同!”
三人达成共识后,几个电话就请来各自律师,开始拟合同。
律师一到,经过两个小时商讨合同细节,三人在各自合同上正式签下自己大名。
40%股权,总计不过800万美元,张启明也没有拖欠的意思,当天就把资金打到戴尔公司账户上。
至此,张启明再次拿下一家巨头公司40的股权。
戴尔公司的投资搞定后,张启明又在菲斯特投资耗费几天时间。
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决定直接从头研发一套操作系统时。
终于在西雅图找到一家做系统软件的小公司,耗资600万美元,直接连人带技术专利,一并打包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