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游宫中,通天教主观望:“这封神量劫中,人类首当其冲!”
灵山之上,准提对他的师兄接引道:“师哥,虽说神虚子师弟和释空等人均为人族,但……”
接引立刻打断了他:“这不是我们能够插手之事。
神虚子不仅是我们的人祖,还是我西方的大德!”
女娲坐在娲皇宫中叹气:“人的尊严已经不再,连仙人都不如。”
她内心不满,却又无力改变。
在八景宫中,老子发出深长的叹息。
火云洞中,三皇五帝亦感受到失落与无奈。
首阳山上,燧人氏轻声叹息:“我人族的傲骨几近崩溃。”
这时,一人急匆匆赶来大喊:“首领,英灵碑正在发光!”
燧人氏闻讯飞速赶到,只见那碑果然放光,其他先辈也随之到来。
有人问:“这是什么征兆?莫不是在接纳英灵?”
英灵碑见证着人类的崛起与艰辛历程,自远古以来一直庇护着众人。
如今英灵碑重现光辉,令人心潮澎湃。
“是天衍兄长!他激活了英灵碑!”
燧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族大能无不振奋异常:那个人回来了!
当年不周山前出现一位黑衣者平静宣称:“遵照老爷之令,人类不在神名单内!”
这一句语如雷鸣,震撼整个洪荒世界。
各处大能反应各异,鸿钧则显出怒容。
“你以为你能左右这洪荒大局?”
他冷冷地说,并抬起手掌动了封神榜。
榜中文宇愈加闪耀,意欲摄取姜王后的灵魂。
然而黑衣者坚定地宣告:“天地无仁慈之心待万物如同草芥,上天漠视人间,人类也不需尊敬天空。
人类永不封神!”
说罢,那立在山上的石碑忽然升腾,展现出历代英雄事迹的光影浮现在空中。
洪荒各个人类也心有所感,异口同声呼喊着‘人类’两字。
崆峒印随之低吟起来,鸿钧愤怒喝道:“不可狂妄!”
随后虚空锁链束缚住英灵碑。
罗睺挥掌释放一道灵光融入石碑之中。
霎时间,所有锁链被震碎。
伴随响动,庄严建筑逐渐显现,即为人族的英灵殿堂。
此变化震撼整个混沌界。
面对即将降临的天谴,女娲宣誓支持英灵殿;太清道人在远处表态:“吾立人族正统!”
以功德化解天劫,尽管威力惊人依旧存在。
混沌中本应平衡共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规则成熟化,导致局面复杂多变。
这柄权在混沌之初就稳居首位。
如今英灵殿崭露头角,让这无上存在感到一丝威胁。
哪怕是些许的威胁,也绝不容忍!
当所有人以为人族英灵殿难逃覆灭之际,
火云洞中,**神皇站起身来说道:“诸位,在百年前一战后人族衰落。
但百年后的今天,诸位愿意再次挺身而出吗?”
“我们愿意!”
三帝五主起立,异口同声。
他们表示愿以绵薄之力助人族振兴,誓为人族英灵殿而奋斗。
话音未落,功德之龙从三帝五主身后腾出,汇聚成一条巨大金龙直冲天劫。
“你们疯了!”
太初真人大为震惊。
与其他大能不同,女娲与老君或靠开辟洪荒,或依实力悟道,并不完全依赖功德。
而三帝五主则完全不同,他们的成就皆源自于自身的功德积累。
此番行动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功德,甚至可能会危及自身性命。
火云洞中的众强者随着金龙腾空而出,一个个神色憔悴、重伤累累。
然而,神皇依旧笑颜道:
“此生无怨,只为不屈!人族永远不会低下头颅。”
面对此等壮举,太初真人更是恼羞成怒。
此时,天空中的灾云已有所削弱;原先八十一位神雷也消减了一重。
威势锐减。
这时,四条巨龙自东海升腾而起,敖宗称:
“我族乃人族图腾之一,与人族共命运,因此支持英灵殿屹立不倒。”
一座山脉之中,白泽忧心忡忡地道:\"殿下,我们妖族不该卷入这场 ** 。”
他对面站着红发少年,名唤陆云。
“形势已变,英灵殿已然显现,说明混沌在变革,你觉得我们可以有选择余地吗?”
陆云说道。
虽然妖族百年来闭关锁国,局势已不容乐观,但是陆云认为:
“如今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决断。
天雷已减半,英灵殿成建制基本确定。
我们此时加入,既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给妖族留有一条退路。”
白泽虽心中仍有担忧,但也认同他的观点。
随后,陆云高呼:
\"我为妖族太子,认同人族英灵殿应运而生!\"
这一声回响传开,黄泉地界也随之响起另一阵声响——地府主宰幽后道:
“我也承认英灵殿的地位。”
不久之后,在遥远西方,西昆仑上传来了清扬的声音:
“今还赠法恩德,我亦赞同人族英灵殿的设立。”
在这些回应之间,众多受过女娲教化之人,也纷纷表示支持人族英灵殿成立;当然还有些沉默的人未曾表态。
在众人合力之下,原本浓厚的劫云彻底散去。
这一刻,英灵殿之上浮现出一个巨大的‘人’字;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壮观的变化:殿堂迅速扩张并壮大,最终稳固地矗立起来。
时光流转河在首阳山显现。
这一切使得整个宇宙为之震动。
包括一向铁面无情鸿钧,也在惊恐中见证了墨渊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力量。
接下来,一道声音响起:「人族三帝五主,因无私奉献可以入住英灵殿。
」
光芒中桥梁降临至火云洞,接引诸位进入圣殿。
同时又宣布姜夫人(古代杰出女性代表),同样能够进驻人族荣耀之列。
商朝末期皇后姜夫人行礼准备离开时,看到纣王悲伤地注视着自己。
两人生离死别令人揪心。
皇后姜氏泪眼汪汪地说道,“陛下勿伤悲。
妾此去也是赎罪,若能进得英灵殿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请替妾照看二子……望来日相会于彼岸。”
说罢便迈步踏上了那座光桥消失不见。
纣王望着妻子远去,泪水盈眶久久不能平息。
这个贤淑的女子曾经是他忠实的伴侣和挚爱,现在只能化作永恒的记忆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