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太阳一出就暖和了 心情 四处去看看
微服出巡秀山郡,
农田村民冬藏忙。
郡守巡查疏渠道,
相谈甚欢到天亮。
出乎我的意料,家宴结束后的第二天戴灵汐就启程回占姜了。我也没有阻拦,有些隔阂不是用权力就能消除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高敬之多留意一下占姜的情况,当然包括杨景林的动向。
眼看就要过年了,朝廷里的事情也少了很多。我空余的时间也多了起来,前几天白鹿来找我说:白蛮族有一部分族人外迁到威楚郡了,让出来的兰溪郡的土地全部交由朝廷派兵屯田。所以她也要去威楚郡去看一看。
白鹿都出门了,我也就动了微服出巡的想法。
御书房内,我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愣愣的出神。
“那就去秀山郡看看吧,自己也好好看看多罗刀让出来的领地是什么一个情况。”我看着地图自言自语。
第二天,我便在高峰的陪同下微服出巡了。
冬日的暖阳洒在秀山郡的广袤大地上,我身着一袭朴素厚长衫,头戴斗笠,兴致勃勃地微服出巡。身旁,御林军指挥使高峰也是一身便服跟随我出行。
来到秀山郡的一个村落,只见村民们正忙于冬藏。宽敞的打谷场上,堆满了金灿灿的稻谷,农妇们熟练地将粮食装入麻袋,动作麻利而有序。
男人们则合力将装满粮食的麻袋扛到仓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孩童们在一旁嬉笑玩耍,偶尔捡起地上的谷粒,好奇地观察着。
继续前行,远处传来阵阵嘈杂声。我循声而去,原来是有人正带领着一群百姓在疏通渠道。高峰稍微一打听,就得知为那人就是秀山郡的郡守-范宇。
范宇他挽起衣袖,亲自指挥着,手中的竹竿不时地指向堵塞之处。百姓们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扛着铁锹,干劲十足。他们一铲一铲地挖着渠道里的淤泥和杂物,浑浊的泥水溅到了身上,却丝毫不在意。
一位年轻的农夫用力地挥舞着锄头,将一块大石头撬出,随后累得坐在地上喘着粗气。
范宇见状,连忙上前递过一碗水,关切地说道:“大家辛苦了,喝口水歇一歇,咱们加把劲,争取今日把这渠道疏通好,来年的庄稼就能有个好收成!”
农夫接过水一饮而尽,感激地笑了笑,又站起身投入到劳动中。
我看着这一幕,心中颇为欣慰。我走上前去,与一位正在劳作的老汉攀谈起来。“老人家,这郡守平日里待你们如何?”
老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憨厚地笑道:“郡守大人是个好官呐,平日里就常来村里,帮着我们解决难题。这农闲时组织疏通渠道,也是为了我们百姓着想,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听着老汉的话,我微微点头,对范宇的治理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转身看向正在忙碌的范宇,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意。
此时,阳光洒在众人身上,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冬日的寒冷也在这热火朝天的劳动中渐渐消散。
我的出现也被范宇发现了,可能是看我不像是本地人也就过来和我搭话了。
“这位先生不是本地人吧,是商旅?”范宇不停地上下打量着我与身旁的高峰。
“我就是一个闲人,喜欢四处走一走。看来我是打扰到大人了,那我这就离开。”我笑着回应着范宇的话。
“打扰到也不至于,只是现在天色也晚了。也不适合先生赶路了,不如先生就住在这里吧,村里也有几间客房。我看先生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在下也想向先生请教一二。”范宇说的很自然。
“好,既然郡守大人相邀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也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入夜后我在村上的客房和范宇简单的吃完了晚饭,范宇的晚饭也很是简单也就是几个简单的小菜和两碗白饭。
简单的吃完饭后范宇主动开口说话了“先生应该是路过秀山郡吧。”
“对,老夫就是路过。准备北上去大理王都。”我笑着回应着。
范宇,面容清俊,在客房的火塘旁亲自着煮茶,水沸茶香,热气升腾间,气氛也渐渐融洽起来。但是范宇却是一脸的愁容。
我率先开口,语调平和,似是随意地问道:“范大人,这秀山郡在你治理下,看似一片祥和,不知可有什么难处?”
范宇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说道:“先生有所不知,这秀山郡虽表面安宁,实则问题不少。冬日农闲,百姓虽忙于冬藏,可来年春耕的种子和农具,有些农户还未备齐。再者,郡内的几条主要渠道,虽趁农闲在疏通,但仍有部分段落堵塞严重,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我微微点头,目光深邃,似在思索。他又问:“那百姓的生计,除了农耕,可有其他营生?”
范宇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缓缓说道:“秀山郡以农为本,百姓大多靠种地为生。近年来,虽也鼓励发展一些副业,如养蚕、织布等,但规模较小,且销路不畅。商贾往来不多,货物流通有限,实在是难以拓展更多的生计。再加上秀山郡许多土地都是百夷族让出来的,接管的时间不长,千头万绪啊。”
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继续问道:“听闻郡内有几座学堂,学子们的学业如何?师资可充足?”
范宇神色稍缓,说道:“学堂倒是有几座,都是当今陛下下令修建的。只是师资匮乏。有学问的先生大多不愿来这偏远之地,即便来了,也留不久。学子们渴望知识,却苦于没有良师教导,实在令人惋惜。”
谈及此处,范宇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我默默听着,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又问起了郡内的治安情况,范宇则详细地讲述了如何组织民壮巡逻,如何应对一些小的匪患,以及与周边郡县的联防合作。
随着夜色渐深,话题也愈发深入。我还问起范宇对朝廷政策的看法,范宇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朝廷的一些赋税政策虽旨在充盈国库,但对于秀山郡这样的偏远之地,百姓负担稍重,建议适当调整。
我听后,并未反驳,而是认真倾听,不时点头。
范宇还提到了对人才的渴望,希望朝廷能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和培养,给予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激励措施,让有能力的人愿意留在地方,为百姓谋福祉。
这一点都是让我赞同。
夜已深,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映出一片银白。我与范宇谈了许久,从民生到教育,从治安到政策,从地方发展到朝廷大计,无所不包。
最后,我起身告辞,范宇送至门口,拱手作别。回到隔壁的客房,我心中感慨万千,范宇的见解和忧虑,让我对秀山郡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日后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