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当然是选择一起去了。
荀夫人听说他们兄妹俩要一起去安置点,虽然皱起眉头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同意。
不过同意的前提是,他们得带上足够多的护卫跟着一起。
能有人保护自己的安全,不管是茵茵还是庾书明都不会拒绝。
因为他们俩还小,出门自然是用了牛车。
牛车的好处是稳当,但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慢。
好在安置点离得不算很远,足够他们去看过以后,还能及时回来。
安置点为了赶工,依着庾书明的设计,基本都是用木头搭建的临时住所。
从远处看去,整整齐齐的两排房子,但真正走到里头就知道,它能遮风挡雨,却并不隔音,私密性也不算好,又因为离着城镇有相当的距离,生活有不少不便之处。
如今这里头,不以人家来分,而是简单粗暴的以男女分。各住一排,互不侵扰。
但茵茵跟着庾书明看下来,只能看见屋子里人们脸上的满足。
在失去了家园后,还能有一处可以躲避风吹日晒的地方,怎么不好呢。
巡视过一圈,又亲耳听了负责人的汇报,庾书明才让人出去:“茵茵,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想法?”
“大哥安排得很好,我没什么想法,”茵茵老老实实的说,“不过,我看大哥你的意思,是打算只让他们在这里暂时住几日?”
听见前头那句时,庾书明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到后头,茵茵猜出了他的心思,他脸上才带了笑:“没错,这只是个临时的安置点,不是能久居之地。”
庾书明像上课一样,同茵茵分析:“他们既然来了溱县,以后就该是我们溱县的子民,自然要打散了分到底下的镇村去。”
“若是这里修得太好,他们舍不得走,那可就不好了。”
怕这些人舍不得走只是其一,不想叫这些同为江南来的移民一直拧成一股绳,不与溱县子民融合,才是更重要的。
“本就该如此,”茵茵道,“来了溱县,他们总该有新的归属。”
“这话说得好,”庾书明带她一同往外去,“走吧,回家。”
茵茵见状,这才明白过来,今儿这一趟,是想来看看情况,也更是大哥想实地给她上课。
心里感动之余,茵茵又有些摸不清,庾书明这样培养她,是存着什么样的心思。
仅仅只是因为兄妹之情?
兄妹俩刚走到牛车边,还没等上去,旁边屋舍的门响了一下,一个穿着儒衫的青年离开屋子,快步往这边走了过来。
几个跟来的护卫立刻将警惕的视线落到了他身上,甚至离得近的两个,手都直接放到了随身的刀把上,只要这个青年有什么异动,他们就能即刻出刀,让人身首异处。
茵茵垂眸看了一眼自己被兄长突然握紧了的手,又抬头看向那个青年人。
这是认识的意思?
那个青年没有被护卫的阵仗吓住,而是向庾书明和茵茵行了个礼:“学生徐厌,拜见两位殿下。”
“你倒是聪明,”庾书明轻轻抬手,“免礼。”
“谢殿下。”
一旁的负责人赶紧上前回禀:“殿下,这位徐厌,就是名册中那个天隆三年的举人。”
天隆三年啊,茵茵算了算时间,那还是父亲在位期间呢。
从徐厌的名字,以及他的举人身份,茵茵也想起来这人是谁了。
在原文中,因为溱县发展没那么快的缘故,江南那边的消息收到的极晚。几乎是事情都差不多平息了,这边才听到点音信。
因此,他的出场原本还要再迟一点。
徐厌虽然只是举人,却才华横溢,在江南学子间很有名气,庾书明身后的江南士子的势力,不少都是他帮着拉拢过来的。
他本人对庾书明和庾父也非常忠心,后期更是一路官至丞相,青史留名的人物。
若是他,就难怪一向镇定如庾书明,也要心神震动了。
毕竟是更年轻一点的“老朋友”。
见庾书明没有开口,茵茵便问:“你都是举人了,为什么会来溱县呢?”
徐厌并没有因为开口的是茵茵就有所怠慢,而是恭敬的答道:“因为溱县有王爷。”
“王爷当初在京中时,学生曾因王爷的政策受过诸多恩惠,一直深感无有能报答之处。”
“所以听说是来溱县后,就立刻来了。”
到这会儿,庾书明才慢悠悠开口:“你倒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
说完,庾书明又问:“你打算怎么报?”
徐厌说:“学生不才,自认尚可帮着做些文书的事。”
“这文书可不是谁都能碰的,”庾书明转身让茵茵先上牛车,随后自个儿也坐了上去。
末了,才扔给徐厌一句:“只有忠心又有本事的人,才能碰这些个东西,你觉得你是吗?”
说完,牛车动了。
留在原地的徐厌轻笑一声,看向牛车离开的方向,满是跃跃欲试。
牛车上,茵茵饶有兴致的盯着庾书明看。
庾书明无奈的说:“想问什么就问,这儿也没外人。”
茵茵这才道:“方才那人,大哥还挺喜欢他?”
“何以见得?”庾书明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怀疑自己方才表现得会否太过明显。
“因为大哥少有同人这么解释啊,”茵茵说,“所以我猜,这一定是个以后会和大哥认识,且很重要的人。”
“你倒是会猜,”庾书明没有否认,但也没打算现在就告诉茵茵,“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所以不能总拿旧日的记忆的东西来看如今。”
“毕竟,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出什么事。”
茵茵做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随后开口:“大哥说得是,毕竟我只要活着,就每时每刻都和从前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