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赢高佑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
他不想争,也不屑去争,只想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快活王爷。
什么龙椅,什么太原王家,和他都没关系,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皇帝光嫡子就有三人,现在又冒出来一个赢丽质,就算是想争也争不过,索性直接就摆烂了。
可偏偏,他想摆烂的时候,其他的兄弟却不想他过得太舒服太安稳,挖了一个巨大的火坑等着他去跳。
无奈下,才来找李北玄取经。
但李北玄没有正面答复,而是邀请他狩猎。
狩猎,是纨绔子弟最喜欢的项目之一,没有什么固定场所,找一处生态环境较好的荒山野岭就好。
狩猎使用的也不是弓弩,而是最新研发出来的贞观九式马步枪。
火器监研发出来定装纸质弹药后,李北玄给他们画了后膛枪的简易图纸。
因为炼铁厂的钢铁质量达标,能轻松搞出来撞针,所以单发后膛枪被提上了日程。
整枪参考的就是德莱赛m1841针发枪。
这种单发步枪,在枪械发展史上,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针发枪,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
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相对于前装燧发枪而言,后膛枪和弹药一体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如果一个人要从枪口装弹药,射手必须站起来,在没有掩体的情况下,会完全暴露在敌人的射程之内。
但后装枪改变了这一切,后装枪在卧倒的情况下就可以装填弹药,敌人就很难攻击到射手。
但德莱赛m1841针发枪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撞针经每次激发都会接触到燃烧的火药,撞针很容易损毁。所以李北玄让火器监在撞针上进行了改良,损坏后可以随时更换。
在冷兵器盛行的年代,后膛枪、定装弹药明显碾压一切。与此同时,受到一体化弹药的影响,前膛炮的炮弹也设计成了一体化炮弹,减少了装填步骤,让大将军炮的射速也有了显着性的提升。
火器监,所有人纨绔子弟在登记后领取了枪支弹药。
经过简单的培训,他们很快就掌握了三点一线的射击要领。
他们是第一次进入火器监的地盘,被这里的景象瞬间就震惊了。
可当他们提出想要参观一下的时候,却被姚少秋果断拒绝。
能让你们玩枪已经法外开恩了,还想参观军事机密?
怀里抱着天子剑,姚少秋也是底气十足:勒令所有人,天黑之前把所有枪支归还,其中也包括李侯爷。
背着枪,腰上悬挂三棱刺刀,纨绔们突然觉得,他们自以为傲玩耍项目,和李北玄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壤之别。
他们在骑马射箭的时候,人家已经备上火枪和火炮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尤其是三棱刺刀,增加了强度硬度,还能悬挂在枪身上。
不仅能近身肉搏,就连破甲能力也超越了武朝军队惯用的破甲锥。
古人总说百步穿杨,乃为神射手。
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百步的距离大概是一百四十米左右。
武朝的大型弓弩射程超过了八百米,
但寻常弓箭的最大射程在二百米以内,有效射程一百二十米,超过了一百米想要指哪射哪几乎是不可能。
弓箭这东西,都是计算好步数之后,直接就箭雨覆盖。
那些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则是隐藏好身形,伺机射杀敌军的大小将领。
合格的弓箭手一分钟可以精准射击十六箭,但长时间射击会导致体力下降,进而影响射击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几乎都是一壶箭射完就再没有拉弓之力了。
可贞观九式马步枪刷新了这群纨绔对射击的认知。
这东西一盏茶的工夫,能打出一百多发子弹,有效射程竟然达到了惊人五百步,完全在弓弩手的射程之外。?
试想一下,别人引以为傲的弓弩手,在火枪队面前,完全就是任人宰割的活靶子。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枪的制作工艺还是蛮复杂的,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列装全军。
为此,李北玄决定用单发后膛枪作为跳板,彻底实现弹药一体化,也把枪支升级成真正的拉大栓步枪。
赢高佑看着手中的步枪,也是心潮澎湃。
感激地看了一眼张辟疆,这可是连太子爷都没摸过的秘密武器呀。
在狩猎的时候,纨绔们如有神助,在几番脱靶之后,逐渐摸到了射击门道,猎杀的猎物也越来越多。
朱怀弼作为队伍里面的武力担当,
说什么也要深山老林,去和吊睛白额虎单挑,幸好被李北玄拦了下来。
火器不是万能的,这玩意儿能不能猎杀老虎还真两说。
临近中午,大家依旧是兴致不减,但李侯爷已经安排好了去的地方。
绕过崇山峻岭,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他们来到了一座几乎被遗忘的村落。
这里是蓝田县和兆应县的交界处,纨绔们环视四周,全都不明所以。
“这里叫作赵家集。”李北玄看了一眼赢高佑,“据说他们祖上,最初也是以赢为名。贞观元年,赵家集的壮丁参军,战死者无数,就只剩下老弱妇孺。”
听了李北玄的话,众人一眼望去,这里全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大概有二百户左右,只是在路上走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弱,以及八九岁、十来岁的孩子。
整个赵家集,都透着一股子贫困的味道,这让一群纨绔忍不住皱起眉头。
他们不喜欢这种苟延残喘的气氛,也不喜欢这种悲情的场景。
赢高佑也是饱读圣贤书的人,谈不上好但至少不坏,还有些良知,见到这里的贫苦,就忍不住问道,“不是说京兆之地的百姓,大部分都奔小康了吗?怎么还会有这种贫苦的地方?兆应县令是干什么吃的?朝廷每年给他的财政拨款都被他贪了吗?”
“不是兆应县令不作为,而是他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没有壮丁,全都是老弱妇孺,如何脱贫?不是每个县都是蓝田县。从武德元年,你皇爷爷准备统一北方开始,就战乱不断,像这样的村庄武朝还有很多很多。”
说话间,李北玄带着他们走进一个庄户,一名老汉见到李北玄急忙跪地相迎,“老汉见过侯爷,不知侯爷来此有失远迎,还望侯爷见谅。”
“赵叔快起来。”李北玄急忙扶起赵老汉,“他们想了解一下这里。”
“了解一下?”赵老汉先是一怔,很快说道,“赵家集现有八岁至十六岁的娃娃八十二人,其中二十人在蓝田书院读书,六十二人在军事学院学习武艺兵法。”
赢高佑看着坊内供奉的牌位,满是不解,“这是……”
“赵家集的房子,不是给活人住的,供奉的都是历代战死的壮丁。”赵老汉眼睛微微一红,“还有崽崽们的灵位,从他们读书的那天起就放进去了。”
“这是为何?”赢高佑更不理解了。
“戍边,守护家园!”赵老汉说得很直接也很坚定,“守护他们心中的一方乐土,从他们进入军事学院那天起,就当自己已经死了!”
刹那间,赢高佑和所有纨绔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