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庐江世家
庞统见刘晔竟以宴饮为名,私下请霍骁前来“处置”刘勋家眷。
显然是此人今日细查霍骁言行,以及己方大军所为,这才“以退为进”,一面为刘勋家眷求得一线生机,一面为自己洗脱窝藏故主家眷之嫌!
这最后......恐怕还有对霍骁,甚至对自家主公的进一步试探之意!
刘晔智谋深远,深谙明哲保身之道,虽是良禽折木而栖,改投新主,却尚算留有忠义之心。
庞统目光炯炯,瞬间便“看破”了刘晔所谋,加上此前刘晔识破孙策假道伐虢之计,果断献城求援的决断。
这刘子扬......倒当真是个妙人!
霍骁虽不像庞统那般才思敏捷,但他也很快意识到刘晔此般故弄玄虚,定是另有深意。
细细思索一番,自己这个“穿越者”,后世之人,多少还有些“战场相争,祸不及家人”的理念。
但这个汉末乱世,得胜者将敌方家眷屠戮泄愤,甚至私分他人妻女之事,除了自家阵营甚少发生,其他诸侯势力似乎早就习以为常!
刘晔见霍骁眉头紧皱,庞统似笑非笑的神情,心中也多少有些不安。
自己虽是迫于无奈,不愿坐看皖城落入“逆贼”孙策之手,这才主动投降刘备阵营,但毕竟身为背主之人,无论庐江之争结局如何,他始终还是想为故主刘勋保全其家眷。
霍骁入城便接管城防,防备甚严,自己身为新近归附之人,也难以安排刘家数十口潜逃出城,无奈只得出此下策!
若是这位霍将军仿效孙策对待江东世家,行那般暴戾之事,便足以证明刘备此人虚有其表,诈称仁义!
自己即便无力与他们抗衡,也可暗中寻机逃离此地,投往那位许都曹丞相麾下。
若是对方当真信守诺言,对刘勋家眷大度义释,自己倒是对这位霍将军另有“大礼”相赠。
霍骁身为一路主将,自是位高权重!他看着这群瑟瑟发抖,暗自垂泪的刘家老幼,心知今日予杀予夺,皆在自己一念之间。
片刻之后,霍骁叹息一声,说道:
“子扬先生又何必如此?”
刘晔心中一凛,正要辩解,却被霍骁挥手打断,其正色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罪人刘勋家眷,在下不敢私放!但我家皇叔宅心仁厚,既有言在先,愿保全刘勋家眷,便绝不会食言,子扬先生不必疑虑!”
“此事......我霍仲平愿以性命作保!”
庞统见霍骁郑重表态,也笑言道:
“诚如仲平将军所言,我主一向仁德大度,信义为重!那吕奉先数次背反为难,却最终还是得我主接纳!刘勋不明天时,妄图顽抗,乃是自取灭亡之道,此事与其家眷何辜!我主若为此等小事失信于天下,岂非不智之举!”
随即,霍骁,庞统二人又与刘晔商议,鉴于刘勋与主公战事结果未明,这刘勋家眷数十口,便暂居刘晔府中,由霍骁派人看管,虽限制其出入自由,却担保这数十老幼衣食无忧,待主公日后亲自决断。
刘晔见庞统,霍骁这刘备军一文一武两位大员,皆已允诺此事,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此事一了,刘晔终于放下心中担忧,笑吟吟地将霍骁等人引进刘府会客厅,安排宴饮之事。
这厅中仆从肃立,案几摆放整齐,其上美酒佳肴皆已齐备,更有数位“贵人”显然在此等候已久!
这几人衣着华丽,头戴高冠,皆在四旬上下年纪!人人气度不凡,一看便是平日地位显赫,惯发号施令之人。
只不过这些大人物,如今皆是执礼甚恭,连连向霍骁等人行礼。
“霍将军,庞军师,这几位皆是我庐江名门望族中人,待在下为二位引荐一番!”
刘晔身为扬州名士,自己家族在庐江亦是地位尊崇,人脉广博。
如今他对霍骁印象颇佳,既已诚心投入刘皇叔阵营,自然要当众作为表率,引荐其他世家归附,为新主刘皇叔执掌庐江出一份力。
霍骁当然明白其中关节所在!
很快,在刘晔殷勤介绍下,霍骁结识了庐江何氏家主何他,陈氏家主陈禹,庐江故太守陆康族弟陆铭等世家人物。
那庐江陈氏,却正是江东大将陈武家族!陈武并非陈氏嫡系长房,乃是出自陈家旁系,不过家主陈禹也并不避讳,主动谈及此事,颇有开诚布公之意。
这汉末乱世,世家大族人才辈出,却狡兔三窟,同族中人各自扶保不同主公,甚至彼此敌对,倒已是寻常之事,霍骁也心中了然。
不过......这位来自庐江陆家的陆铭,倒是让霍骁更感“兴趣”。
此人既是庐江故太守陆康族侄,那便也是未来的江东柱石,四大都督之一的陆逊族叔!
当年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间接造成陆康惨死,陆家百余口死伤过半,孙陆两家当下乃是仇敌。
在霍骁的后世记忆中,陆逊是在仇人孙策死后,才被其弟孙权招揽,加入了江东孙家阵营。
孙权制衡手腕高超,为平息兄长孙策与江东世家的仇怨,便做主将孙策之女许配给陆逊,两家结为姻亲,作为孙家与众世家“合作”的表率,在这之后孙陆两家才渐渐化敌为友。
此后,陆逊凭借自己的不世之才,屡立大功,更在夷陵之战大放异彩,一手促成了蜀汉衰败!
可惜天意无常,陆逊在官拜平北大都督,东吴丞相,位极人臣之后,却莫名卷入“二宫之争”,触怒孙权,在孙权不断猜忌责难下,陆逊这位天纵之才带着满腔愤懑与委屈离世!
当下这个时空,霍骁自然不会让主公重蹈夷陵覆辙,而此时孙策未亡,孙陆两家远未和解,陆逊便是可以争取拉拢的对象。
看着眼前原本归属曹魏的谋士刘晔,霍骁心中大定,下决心要让陆逊投入自家阵营!
于是,他先不动声色,与陆铭热络攀谈一番。这才得知,原来家主陆康逝去后,仅剩的陆家族人便被孙策强令迁往江东吴郡,其中包括陆康幼子陆绩,及侄孙陆逊。
而身为陆逊族叔的陆铭这一支,则是被孙策“恩准”,在庐江为陆康守墓。
听闻此时陆逊远在江东腹地吴郡,辅助族叔陆绩支撑陆家家业,霍骁倒是颇有些失望。
不过,他手中的烛龙秘谍,已将情报网拓展至江东腹地,寻机邀请陆逊出仕,倒也未必不可能。
霍骁见陆铭为人方正,颇有才学,更有出仕意愿,当即便担保,会在刘皇叔之前为其美言。
自家主陆康去世,陆家便彻底败落,陆家中人更是饱受孙策压制猜忌,如今大名鼎鼎的刘皇叔与孙家相争,自己还有望在其麾下为官,陆铭自是大喜过望,对霍骁连连拜谢。
那何氏,陈氏等家主见此,俱是艳羡不已,纷纷上前与霍骁攀谈,颇有自荐甚至讨好之意。
霍骁心知自家主公要稳居庐江之地,必定离不开这些本地世家大族支持,当即他也只得摆出一副礼贤下士之姿,与这些家主频频举酒,给出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许诺。
而凤雏庞统性格高傲,对这些世家中人的“俗气”自然是嗤之以鼻,反与刘晔相谈甚欢,颇有惺惺相惜之意,这场酒宴倒算得上宾主尽欢。
翌日,霍骁命麾下秘谍分头行动。
一面前往孙策残军退往的襄安一地,打探江东军后续动向。
一面快马传信,前去寻主公驻扎于庐江北部的大军,禀报皖城归附,顺便探听主公与刘勋主力战事。
下章预告“骄兵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