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满族包衣答了声“喳!”,转身退出。

多尔衮向右边的郑亲王拿起筷子略微示意,于是两位辅政王与两位内院学士开始用膳。过了片刻,在西偏院值班的内秘书院学士来到面前,向两位辅政屈膝请安。多年衮将向范青下书的事告诉了他,命他在午膳后赶快起个稿子送来,并把要写的内容也告诉了他。值班的学士问道:

“请问王爷,听说范青已经在西安僭了伪号,国号大顺,年号永昌,这封书子是写给范青么?”

“当然要给他。不给他给谁?”

“用什么人的名义写这封信?就用两位辅政王爷的名义?”

郑亲王刚从暖锅中夹起来一大块白肉,还没有夹稳,听了这句话,筷子一动,那一块肥厚的白肉落进暖锅。他害怕日后万一朝局有变,有谁追究他伙同多尔衮与流贼暗通声气,而足智多谋的多尔衮将罪责推到他一人身上。他暂停再动筷子,眼睛转向左边,望了多尔衮一眼,在心中称赞恭候桌边的值班学士:“问得好,是要请示清楚!”

多尔衮对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胸有成竹,此时不加思索,满可以随口回答,但是他故意向范文程问道:“从前,太宗爷主持朝政,有事就问范章京,听范章京一言而定。范学士,你说,我大清国应该由谁具名为妥?”

范文程回答说:“此事在我国并无先例,恐怕只得用两位辅政王爷的名义了。”

多尔衮摇摇头,向济尔哈朗问道:“郑亲王,你有什么主张?”

济尔哈朗说:“我朝已有定制:虽然设有两位辅政,但朝政以睿亲王为主。睿亲王虽无摄政之名,却有摄政之实。这一封给范青的书信十分重要,当然应该用我朝辅政睿亲王的名义发出,收信的是大顺国王。”

多尔衮面带微笑,在肚里骂道:“狡猾!愚而诈!”随即他不动声色,向肃立恭候的值班学士说道:“范青已经占有数省土地,在开封建立伪号,非一般土贼、流寇可比。为着使他对这封书信重视,对前去下书的使者以礼相待,以便查看范青的实际兵力如何,也弄清楚他对我国有何看法,这封书信必须堂堂正正,用我国皇帝的名义致书于他。不可用我国辅政亲王的名义。这是我大清国皇帝致书于大顺国王!”

由于辅政睿亲王的面谕十分明确,口气也很果决,这位值班学士没有再问,赶快退出去了。

多尔衮等人继续用膳。睿亲王府的午膳只有一个较大的什锦火锅,另有四盘荤素菜肴。在午膳的时候,大家都不再谈论国事,东暖阁中肃静无声。

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边吃一边心中嘀咕:以大清国皇帝名义致书范青这样的大事,多尔衮事前竟然没有商量,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洪承畴对睿声王竟然用大清国皇帝的名义给流贼头目范青致送“国书”,合谋灭亡明朝,心中实不赞成。他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只好低头用膳。在这件事情上,他更加看出来多尔衮正在步步向独专朝政的道路上走去,利用顺治的幼小,正如古语所云:“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更加明白多尔衮与皇太极的性格大不相同,今后倘若不谨慎触怒了多尔衮,必将有杀身之祸。

很快地用完午膳,大家随着睿亲王回到西暖阁,漱过了口,重新围着火盆坐下。王府的奴仆们悄悄地退了出去。多尔衮点着烟袋,吸了两三口,向洪承畴问道:“洪学士,常听说范青有百万之众,所向无敌,使明朝无力应付,才有今日亡国之危,你为什么说范青的人马并不很多?是不是有点儿轻敌?”

看见洪承畴要站起来,多尔衮用手势阻止,又说道:“在一起议论贼情,可以坐下说话。你是不是因为原是明朝大臣,与流贼有不共戴天之仇,惯于轻视流贼,所以不愿说他的兵马强盛?”

“不然。臣今日为辅政王谋,为大清国谋,惟求竭智尽忠,以利辅政王的千秋功业。今日范青是明朝的死敌,人人清楚。然而一旦范青破了京师,明朝亡了,他就是我大清国的劲敌。臣估计,范青到达京师城下,大概在七月下旬……”

多尔衮感到吃惊,问道:“只有两个月左右……难道沿途没有拦阻?”

“秦晋之间一条黄河,流贼渡河,竟未遇到阻拦,足见山西十分空虚、无兵防守。流贼过河之后,第一步是攻占平阳。平阳瓦解,太原必难坚守,破了太原之后,山西全省人心瓦解,流贼就可以长驱东进,所以臣估计大约七月下旬即可到京师城下。”

范文程说道:“太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流贼如何能轻易攻破?”

洪承畴说。“山西全省空虚,太原虽是省会,却无重兵防守。况巡抚蔡茂德是个文人,素不知兵,手无缚鸡之力。臣敢断言,太原必不能守;蔡茂德如欲为忠臣,惟有城破后自尽而已,别无善策。”

多尔衮又问:“你说范青到京师的人马只有……”

“十万,顶多二十万。”

郑亲王插了一句:“老洪啊,南边的事你最清楚。要是你把流贼到京师的兵力估计错了,估计少了,我们在战场上是会吃亏的!”

“臣估计,假若流贼以三十万人渡河入晋,实际可战之兵不会超过二十五万。入晋以后,凡是重要地方,必须留兵驻守,弹压变乱。例如平阳为晋中重镇,连通南北,必须留兵驻守。上党一带背靠太行,东连河内,在全晋居高临下,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失上党则全晋动摇,且断入豫之路,故范贼必将派重兵前去。太原为三晋省会,又是明朝晋王封地。太原及其周围数县,明朝乡宦大户,到处皆是。流贼攻占太原不难,难在治理,故必须留下大将与重兵驻守。太原至京师,按通常进兵道路,应该东出固关,沿真定大道北上,进入畿辅。从太原至京师共有一千二百里,有些重要地方,必须留兵驻守。臣粗略估计,范贼到达京师城下兵力,只有十几万人,甚至不足十万之数。但范贼破太原后向京师进犯路途,目前尚不清楚。等到流贼破了太原之后,方能知道流贼进犯京师的路途,那时更好判断流贼会有多少人马到达京师城下。”

郑亲王问道:“从太原来犯京师,出固关,破真定往北,路途最近也最顺。流贼不走这条路,难道能走别处?”

洪承畴说:“明朝在大同、宁武、宣府等处有大将镇守,且有重兵,都是所谓九边重镇。如留下这些地方不管,万一这些地方的武将率领边兵捣太原之虚,不惟全晋大乱,也使范青隔断了回开封之路,在京师腹背受敌。由此看来,范贼攻破太原之后,稍事休息,不一定马上就东出固关,进攻真定,直向京师。说不定逆贼会先从太原北犯,一支人马由他亲自率领,破忻州,出雁门,攻占大同,而另由一员大将率领偏师,从忻州趋宁武。大同与宁武如被攻陷,即清除了太原与三晋的后顾之忧。依臣看来,倘若范贼破太原后仍有二十万之众,他会自率十万人东出固关,经真定进犯京师。倘若他亲自率大军自太原北出忻州,攻占大同、宁武,不敢自太原分兵,即证明他的人马不多。”

“有道理!有道理!”多尔衮在心中称赞洪承畴非同一般,随即又问道:“范贼破了大同与宁武之后,仍然回师太原,出固关走真定北犯么?”

“不会。那样绕道很远,且费时日。”

“范贼从大同如何进犯京师?绕出塞外,岂不路程很远?”

“其实也远不了多少。自太原向北,走忻州、代州,出雁门关,到大同,大约是七百里路。自大同走塞外入居庸关到京师,约有九百里路。从大同经宣府,直抵居庸关,并无险阻,也无重兵阻拦,可以利用骑兵长驱而进。”

济尔哈朗说:“可是八达岭与居庸关号称天险,明军不能不守。”

“若以常理而言,王爷所论极是。然而目前明朝亡在旦夕,变局事出非常。太原如陷贼手,必然举国震动,人心离散,有险而不能固守。流贼攻下大同与宣府之后,居庸关可能闻风瓦解,不攻自破。纵然有兵将效忠明朝,死守关门,但自古作战,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善用兵者可以乘暇捣隙,避实就虚,攻其所不备,趋其所不守,攻京师非仅有居庸关一途。明正统十四年秋天,英宗在土木堡兵溃,被也先所俘。十月间,也先乘京师空虚,朝野惊惶之际,长驱至京师城外,就避开居庸关,而是下太行,出紫荆关,循易州大道东来,如入无人之境。此是二百年前旧事,说明居庸关并不可恃。再看近十五年来,我大清兵几次南下,威胁京师,马踏畿辅,进入冀南,横扫山东,破济南、德州,大胜而还,都是避开山海关。所以依臣愚见,倘若逆贼走塞外东来,在此非常时期,明朝上下解体,士无斗志,居庸关的守将会开门迎降,流贼也可以绕道而过。说不定流贼尚在几百里外,而劝降的使者早已进入居庸关了。”

济尔哈朗称赞说:“老洪,你说得好,说得好,不怪先皇帝对你十分看重,说你是我大清兵进入中原时最好的一个带路人!”

范文程对洪承畴的这一番谈论军事的话也很佩服,接着说道:“不日我大清兵进入中原,占领京师,扫除流贼,洪学士得展经略,建立大功,名垂青史,定不负先皇帝知遇之恩。”

听了郑亲王和范文程的称赞,洪承畴丝毫不感到高兴,反而有一股辛酸滋味涌上心头。他明白,从前的皇太极和目前的多尔衮都对他十分看重,但是两年来他没有一天忘记他的故国,也没有忘记他的故君。这种心情他没有对任何人流露过,只能深深地埋在心中。最近他知道范青已经在开封建号改元,正在向京师进军,心中暗暗忧愁。他十分清楚,自从杨嗣昌被排挤离开中枢,督师无功,在沙市自尽之后,崇祯周围的大臣中已经没有一个胸有韬略的人。后来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算是小有聪明,勤于治事,可惜被崇祯杀了。崇祯左右再无一个真正有用之人。勋臣皆纨绔之辈,大僚多昏庸之徒,纵有二三骨鲠老臣,也苦于门户纷争,主上多疑,眼见国势有累卵之急,却不能有所作为。想到这里,他不禁在心中暗暗叹道:“呜呼苍天!奈何奈何!”

近来洪承畴不但知道范青已经率大军自韩城附近渡河入晋,指向太原,声称将东征幽燕,攻破京师,而且知道大清朝廷上也在纷纷议论,有些人主张趁流贼到达幽燕之前,八旗兵应该迅速南下,抢先占领京师及其周围要地,以逸待劳,准备好迎击陕西流贼。看来清朝正在加紧准备,已经在征调人马,加紧操练,同时也从各地征调粮草向盛京附近运送。近几年大清国的八旗兵已经会使用火器,除从明军手中夺取了许多火器之外,也学会自己制造火器,甚至连红衣大炮也会造了。白天,洪承畴常常听到盛京附近有炮声传来,有时隆隆的炮声震耳,当然是操演红衣大炮。他心中明白,这是为进攻作准备。每日黎明,当鸡叫二遍时候,他便听见盛京城内,远近角声。海螺声、鸡啼声,成队的马蹄声,接续不断。他明白这是驻守盛京城内的上三旗开始出城操练,也断定多尔衮必有率兵南下的重大决策。于是他赶快披衣起床,在**兼侍仆白如玉的照料下穿好衣服,戴好貂皮便帽,登上皮靴,来到严霜铺地的小小庭院。天上有残月疏星,东南方才露出熹微晨光,他开始舞剑。按说,他是科举出身,二十三岁中进士,进入仕途,逐步晋升,直至挂兵部尚书衔,实任蓟辽总督,为明朝功名煊赫的二品大员,但是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怀有“经邦济世”之志,所以读书和学作八股文之外,也于闲暇时候练习骑射,又学剑术。往往在校场观操时候,他身穿二品补服,腰系玉带,斜挂宝剑,更显得大帅威严和儒将风流。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慈悲大陆战记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时空搅屎棍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关外县令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绝世小书儒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穿越到清朝成李卫三国之小曹贼农门状元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显微镜下的太平镇不见长安大唐繁荣系统去大明扶贫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穿越女帝,清廷覆灭我在大宋当苟王虚构三国她不是和亲公主吗?怎么成女帝了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福寿至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穿越故事集大明训龙师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大乾:帝国独裁者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明朝海盗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大唐第一熊孩子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三国之帝心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大明最狠总兵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