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芳气的在桌上不知道骂了多久,最后口干舌燥把米汤灌下去便回屋了,桌上稻山低头看着碗里的清汤不敢说话,
稻香勾起唇角把桌上的咸菜夹进米汤里,这个家什么时候不吵她才觉得奇怪。
“妈”
桌上三个人心思各异,刘爱红其实也不咋咽得下去,农忙已经快把人榨干,加上又闻到那边的肉香,肚里不知道多久没吃过油脂,根本吃不下去。
听见大儿子的话立马放下碗站起来,“怎么现在回来了?你不是说你们宣传队有事要忙?
哎呀家里没饭吃了,你吃饭了没?要不妈一会儿给你煎个蛋?”
稻阳吃了晚饭,但如果饭菜好还能再吃一顿,走到桌子前一看立马摇头,“妈不用担心我,村里割稻子这么辛苦,你要好好注意身体。”
刘爱红笑着一边摆手一边往厨房走,“上个月你二舅妈送了咱们一包挂面,我给你煮上,再煎一个鸡蛋。
哎还是你好,都知道关心你妈,其他人跟白眼狼一样。”
心里有些欣慰,儿子好像懂事了,年中那会还会跟她红脸,现在都知道关心他妈了。
稻山停住筷子,嘴里无滋无味的米汤似乎泛了苦,稻香跟没听见一样,趁着她妈不在把锅底的米捞的一干二净,快速扒完便把碗拿到水井旁洗干净。
她动作迅速,很快把碗放在桌上就回屋了。
稻阳无声叹气,把目光转向弟弟,“……小山你最近学习吃不吃力?”
“这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跟锯嘴葫芦一样,问他话都不说。”
刘爱红从厨房跑出来,问儿子要不要削根水瓜进去,顺路抱怨一下小儿子,稻山很快也拿碗去洗。
外面虽然就剩下他们母子俩,但二叔那边苗苗三人都在院子里玩,二叔二婶还没吃完饭,稻阳犹豫了一会儿,趁没人注意快步走进厨房。
“进来干嘛,还得有一会儿才好,是不是冷了?那你拿凳子过来烤烤火。”
刘爱红心甘情愿伺候大儿子,为了鸡蛋好吃还刮了一小块猪油下去,香得她不知道咽了多少次口水,最后把煮好的面放到儿子面前。
“趁热吃”
稻阳心里装着事,再加上他隔几天就要跟同学去一趟国营饭店,就算在学校吃饭也得打一个肉菜,这碗面在他看来真的平平无常,甚至还觉得有些寡淡,但对上妈期待的眼神还是点点头,“好吃”
刘爱红这才松了一口气,母子两人坐在灶台前,灶里还剩些火光,不大的厨房显得格外温馨。
“……阿阳,你最近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
怎么看着好像有心事。
刘爱红自然希望儿子明年能去市里上高中,但又怕他这个状态跟小学时一样,太紧张了反倒考不出真正的成绩。
“没有”
灶台的火光照着妈粗糙的脸,稻阳终于有些愧疚,嘴里的面怎么也咽不下去,那可是60多块钱,爸好几个月的工资,妈一年的分红。
可要是不把钱还上,胖子把事情嚷嚷出去,他还怎么在同学面前做人?
想到女友,最后狠狠心,“妈,你看你连农忙都舍不得去公社买斤肉,姐还要把钱给三婶,但凡她把钱交出来,你也不用这么辛苦。”
妈怎么回事?早就跟她说姐把钱交给三婶保管了,但为什么一直没跟姐要?
一提到那个白眼狼刘爱红胸膛起伏就要骂,不过看到儿子碗里的面立马偃旗息鼓。
出嫁快20年,从来没得到娘家的任何好处,偶尔回去一次不带点东西两个嫂子还斜眼瞥她,板着脸恨不得她立马滚出去。
可这铁公鸡的两位嫂子最近给她送了不少东西,这包挂面足足有一斤,大嫂还送了一斤饼干。
刘爱红当然明白她们的意思,死丫头那起码有100块,如果这钱拿回来她们指定要一点。
稻阳看妈看着角落不知道在想什么,想到悬在自己头上的大刀,“妈,我们学校明年可能不举行考试了。”
“……什么意思?”
“前几个月报纸上不是有一名同学交了白卷,大肆批评考试是资产阶级教育的产物,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取消考试了。”
刘爱红急了,“不考试,那高中不还得留在公社上?妈还想你去市里呢。”
这两年一直在心里安慰自己,儿子高中考去市里也是一样的,现在居然连考试都取消了?
“没道理啊,村小今年不还考试?”
“村小跟那怎么能一样?我们期末也会考,但不管考的怎么样市里学校都不会录取,现在没有人讲究这个,起码我同学都默认高中还会在公社上。”
刘爱红急得站起来,在厨房里转了两圈,嘴里一直念叨着不可能。
稻阳叹了一口气,“今年我们学校没有一个推荐名额,听说公社唯一一个名额被单位拿了,但市里的学校就有好多个。”
一听连推荐名额都没有,刘爱红深呼吸两口气才没有气的晕倒,“那怎么办?连名额都没有,念完高中有什么用?妈想你去上工农兵大学!”
到时候就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刘爱红不知道幻想过多少次,每次只要一想都觉得扬眉吐气,看杨秀莲还怎么跟她比?
可现在连希望都没有了!
“老天爷啊,你凭什么这么对我们母子俩?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刘爱红看着角落眼里充满泪水,说是万念俱灰都不为过,眼神一下子灰败,稻阳吓坏了,“妈你别急,不是没有法子。”
刘爱红立马转身看他。
“我一个同学家里是教育系统的,他爸认识人有路子,只要打点好关系就能转去一高。”
这不是假话,还是不少人希望孩子能被推荐上大学,不然高中毕业得下乡,只要家里有钱的都舍不得孩子吃这个苦。
以前他们公社中学每年最少也有四五个名额,今年一个都没有,单位的又跟别人争不过来,家长们立马开始打算,必须得想办法把孩子转到名额更多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