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烈火燃烧着栈道。
但有一条栈道,却被李平安关键时刻叫停了。
寇相站在一旁,看着正在忙碌的士兵。
“你小子为何改变想法了?”寇相问道。
如果李平安愿意,眨眼之间,就能将最后一条栈道给焚烧掉。
但李平安没有下令这么做,而是下令士兵,将剩余的吐蕃人悉数消灭,然后占领堡垒。
“我翻阅了地方县志,发现当初我们的先贤,为了修建这些栈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拆了着实可惜,而且咱们早晚要进攻吐蕃,这栈道毁了,我们怎么过去?”
李平安说道,“而且兵发有云,若是后路尽数断绝,敌人反而容易升起背水一战的决心,对我们不利。”
“可若是契丹人,最后将栈道夺走了怎么办?”寇相问道。
寇相心里很清楚,别看现在自己这边儿看似兵强马壮,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是李平安用副总管的权限,从各地收拢的溃兵和百姓,这些人源源不断的赶往前线,但是却没有什么战斗力,倒是消耗了不少粮草。
更为让人担心的是,这些人之中,很有可能存在细作,要防范细作,在关键时刻作乱。
再加上,王豆子分兵带走了不少人手,真正能够作战的人,反而是极其有限的。
“真的要是顶不住,在一把火烧了栈道也不迟。”李平安说道。
“时间上充裕吗?”寇相问道。
“肯定充裕!”李平安自信道。
寇相正想着跟李平安深度交流一下作战思路,忽然一名听风的细作急速奔来,“总管,敌人已经进入葫芦口!”
“他们有多少人?”李平安赶紧问道。
“敌人声势浩大,有正规军三千,仆从军五千,合计八千人。”细作回答道。
“有没有百姓?”李平安继续问道。
“没有!”细作道。
“跟我料想的差不多。”李平安点点头,刚想跟寇相交流,却见这位老人家已经靠在一块大石头上,微微的阖上了眼睛。
李平安大惊,赶紧上前,想要伸手摸一摸寇相的脉门,却被寇相伸手打开。
“臭小子,老头子只是养精蓄锐罢了,你紧张什么?”寇相一睁眼,神采奕奕,仿佛年轻了好几岁一般。
李平安这才放下心来,转头继续问道,“多少人越过了葫芦口?”
“半数以上。”细作道。
“半数以上.....”一边儿的李亮眸子一亮。
见李平安颔首,当下便冲着身边儿的部曲喊道,“放信号弹!”
“遵命!”
一名部曲从袖子里掏出了信号弹。
片刻后,一颗拉着红色火焰的烟花升空,而天空之上,接下来一枚枚升空,连绵不绝,映照天空。
……
过了葫芦口,便是一处看起来比较宽阔的峡谷,并不影响大军行进。
吐蕃人侦查了一阵之后,迅速入内,踩着枯草前行。
“大人,您看那边儿,天空着火了。”
塞唛身边儿的副将,坐在马背上,一脸好奇的看着天空中的烟花,说道,“将军,是不是大康人发现我们了?”
“蠢货!大康又不是傻子,他们既然要拿栈道,肯定会派出大量的斥候,怎么会发现不了我们?”
塞唛说道,“通知儿郎们小心点,别中了大康人的伏击!尤其是那些仆从军!真的不知道大元帅怎么想的,我要三千人就足够了,给我五千仆从军做什么,拖累我的行军速度!”
“遵命!”副将立刻驱马离开。
塞唛看着天空中绽放不断的烟花,感觉颇为神异,像是天神的伟力,心中不由的多了一丝不妙的感觉。
旋即,上百道床子弩射出的粗大弩箭,如同雨点一般的袭来。
在吐蕃人的躯体里横冲直撞!
“敌袭!”
副将在军中高声呐喊,但塞唛却忍不住松了一口。
敌人一直不来,他反而不放心。
他故意走此地,就是为了引诱对手。
此地虽然是峡谷,但是地形宽阔,要想成功伏击队伍,从他们的斥候巡视范围之外,向内推进,最近也要几百步开外,这个距离,弩箭很难起到多大的效果。
至于几百步的士兵通行区域,当初大军行进,他们早就将里面的干草收割干净,成为了一片坦途。
这也就意味着,几百步范围之内,没有人可以影响到他们的安全。
虽然刚才起到了一定的杀伤,但是只要有盾牌,这么远的箭簇,防范起来很简单。
果不其然,随着副将的呐喊声响起,将士们飞速将大量的盾牌,竖立在队伍周围。
“所有人准备战斗!”
塞唛神色淡然,甚至有一丝不屑。
吐蕃人的士兵,纷纷抽出战刀,警惕的看着周围。
但床子弩的一波攻势之后,就销声匿迹。
塞唛继续环视四周,继续说道,“所有人,抓紧时间,通过此地!”
随着他的命来下达,吐蕃大军立刻加速行动。
很快,他们冲出了谷地,没有任何阻挠。
走出了谷地,便是一片不大不小的冲积平原,这里曾经是汉人的耕田的地方,不过因为双方经常爆发冲突,土地都荒废了。
可塞唛很快便发现了不对劲,怎么河谷里的荒草全都堆积在这里?
“大人,您快看!”
副将拍打着塞唛的胳膊,声音发颤。
“看什么?”塞唛还在思索,为什么杂草改变了位置,而不耐烦的抬头。
可下一刻,人就彻底的慌了。
就在自己的正前方,有一面火墙正在急速飞驰而来。
大量的牲口,载着满满当当的柴草,柴草堆里,似乎还放了特殊的材料,冒着滚滚的黑烟,对着他们冲撞过来。
“所有人退回谷地!”
塞唛感觉头皮发麻,嘶吼一声,转身就往谷地里逃窜。
其他士兵也是如此,可刚跑到了没有多远,牲口们便带着一辆辆火车,冲撞而来。
水火无情。
人在大自然面前,没有丝毫抵抗力。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士兵,眨眼之间便尽数死在火海之中。
不远处的山丘之上,王豆子一脸震惊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李平安不止一次跟他们说过,当初汉帝刘秀的故事,人家用一场天外星辰,刹那间就消灭了王莽数十万大军。
王豆子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有这个本事,但是却一直思索如何借用大自然的伟力。
这一刻,他做到了。
不过看着滔滔火海,他还是被震惊的不行。
而在远方观战的李平安,则将手中的望远镜交给了寇相。
寇相知道此物,可以观察非常远的事物,也会用,接过来之后,看了一眼,一张老脸之上,皱纹都舒展开来了。
他以前就知道李平安这小子打仗有天赋,只是缺乏系统的教育。
可当他亲眼看见,李平安打仗之后,彻底意识到一个问题。
有些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这可是将近上万人的联军,一把火就给烧没了?
这不是前朝文宗皇帝,才有的本事?
寇相放下手里的望远镜,看向李平安的眸子多了一份坚定。
“这下吐蕃人的援军彻底完蛋了吧?”寇相问道。
“就算有几个命好的,也影响不了大局!”李平安说道。
寇相收拢心神,转头看向李平安,“接下来怎么办?”
“自然是反打了。”李平安轻笑,扭头看向身边儿的传令官,这一刻号角弥漫战场。
岿巍山。
苏定海此次伏击吐蕃人,携带的粮草十分有限。
现在早就过上了吃草根的日子。
他很清楚,在这么下去,在厉害的士兵也要哗变。
就在他准备借鉴那些已经挂掉的前辈们,来一次孤注一掷的时候。
忽然收到了写满了密语的孔明灯。
可山上风太大,看不清楚写的什么,便飘远了。
但是苏定海意识到,寇相肯定是有所行动。
第一时间,便将自己囤积的最后一波粮草拿了出来,让士兵埋锅造饭。
“将军,您也吃一些吧。”都尉端着一碗米粥,劝谏道。
从发现了孔明灯之后,苏定海便一直观察着敌人的包围圈,接着就发现,敌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有了调动。
“我不饿,你们吃。”
苏定海没有心情吃饭。
手下刚准备劝说,却见苏定海猛然间站起身来。
顺着苏定海的方向,都尉远远地眺望,就见远方出现了一片火海。
“通知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来我这里。”
片刻之后,大量的军官聚集在一处空地上。
“我想诸位,已经猜到,我为什么叫你们来了吧?”
苏定海说道,“寇相,已经将大量的吐蕃人引走,并且已经交战起来,如今敌人剩下的兵马有限,正是咱们突围的大好时机。”
“如果再冲不出去,便是寇相也救不了我们了。”
“将军,我崔不良愿意率我崔家子拼死搏杀,若是夺不回秃鹰岗,我们也不活了。”
一名器宇轩昂的白袍将军起身抱拳,正是二十七八岁,一出场便引来了所有人的关注。
崔家在维州城算是并不是很起眼的一支队伍,甚至说很多人一直以为催不良是过来镀金的。
但是崔不良一上战场,就经验了所有人。
所率一部,多次打退了吐蕃人的进攻,而且到目前为止,是诸多部队之中,保持战斗力最多的一部分。
所以当初苏定海,将秃鹰岗交给了他。
但人是铁,饭是钢,饶是崔不良以及手下,颇为能打,但三天不吃饭,也瞬间顶不住。
别人没说什么,都觉得崔不良能做到如此,已经非常优秀了。
但在崔不良看来,却引以为人生最大的耻辱。
“崔不良,这个时候,你可别托大。”苏定海看了崔不良一眼,“现在优势在吐蕃人手里,这秃鹰岗地势怪异,你进攻他们,反而是强攻,你明白吗?”
其实苏定海不是很想让崔不良去,因为崔不良是崔家子,真的死在这里,他怕寇相受牵连。
“将军莫不是看不起我崔家子?若是您不信,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说话间,崔不良抽出大腿上的匕首,猛地划破手掌,在脸上留下三道带血的纹路。
手下的儿郎们纷纷照做。
“我等虽死,也不愿意看吐蕃人,在华夏的土地上猖獗!”
苏定海颔首道,“某会亲自为你擂鼓助威!若是不胜,你自刎当场即可,不必回来。”
“谢将军信任!”崔不良大步流星,带着将士离去。
等到崔不良离开之后,苏定海继续道,“风字营负责左侧,火字营负责右侧,山字营、林字营,你们居中掠阵,若是崔不良夺地失败,你们赶紧顶上去,这一次,咱们精锐尽出,无论如何也要杀出去!”
“大人,敌人会妖法!他们吃了那种妖物,不怕疼痛,咱们该怎么应对?”有部下问道。
“怎么应对?别说是妖法,便是真的妖人挡在我们面前照杀不误。告诉儿郎们,机会就这一次,想回家的就给我玩命!”
“是!”
剩下的诸多军官,纷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