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
翌日,李平安便折返七里堡。
如今七里堡以及龙州一线,新修了道路,非常通常。
天一亮出门,等到傍晚的时候,李平安便已经抵达七里堡。
刚刚抵达,便得知王豆子和赵老蔫回来了。
来不及休息,李平安直奔七里堡外的军营。
进入大帐,人员非常齐全,崔九郎、王豆子、赵老蔫等一干心腹都在。
“明公!”众人起身行礼。
或许是因为龙州一脉,有了朝廷编制之后,逐渐走向正规优,这一次见到诸位属下,都穿明光甲,一个个腰板挺直,颇为威严,有了几分正统军人的色彩。
“没想到,你们回来得挺快,我听说战绩不错?”李平安笑着说道。
寇相的门生故吏打通渠道之后,李平安的队伍便对岭南道,尤其是岭南西道的绝大部分区域,有了插手的机会。
不过经过商议,王豆子等人,没有第一时间去扫荡匪冦。
而是先派出宣传队,宣传七里堡,同时对百姓大规模售卖杂面。
不论何时,粮食开道,都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七里堡的出现,瞬间引爆了地方乡村,成为大受欢迎的存在。
与此同时,赵老蔫等人又积极地联系地方上的僚人部落,跟他们贸易的同时,大规模雇佣他们的青壮,作为雇佣兵。
然后又把这些雇佣兵编入乡卫进行集训。
在李平安和尉迟常的影响下,乡卫的进步可谓是神速。
队伍之中,有一些僚人部落,刚一开始这些僚人不服管教,王豆子也不着急,等到对方积攒到了一定程度,直接开始大肆砍杀了一波。
并且直接找到了他们的部落首领,一波压力给了过来。
僚人雇佣兵瞬间怂了,再也没有人敢不服气。
王豆子训练士兵,听风则在各地不停地搜集情报。
如今七里堡的商队,遍布岭南道周边儿各地,打探情报也极为方便。
当地百姓听说,七里堡要帮着岭南道清扫贼寇,全都积极响应。
今年冬天不好过,再让贼人盘剥,直接没有活路。
有了乡亲们的支持,龙州的兵马,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摸清楚了岭南西道各地贼寇的情况。
不仅对方的老巢在哪里,大家一清二楚。
甚至对方巢穴的特点,人员的配比,也极其的详细。
到后来,连哪家地方豪强和世家跟贼寇有勾结,也掌握在七里堡手里。
可以说是,详细的不能再详细。
接着便是双管齐下,寇相现在征伐南诏,缺乏粮饷,直接上奏朝廷,施展铁血手腕,对那些勾结贼寇的世家豪强,进行大范围的抄家,查抄的财产充作军资。
与此同时,七里堡方向,则根据贼寇的具体情况,将乡卫分为多支小股部队,多面开花,直接对贼寇发起突然袭击。
彼时贼寇们的主家被抄家,他们一个个处于没有主心骨的状态,更难以想象,七里堡会突然对他们发起进攻,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李平安在军中办有夜校,除了传授文字之外,便是教授兵法。
王豆子本身就是军人出身,也识字,学起来很快,又有新的作战经验,对于战术的运用更加的灵活。
所以在进攻贼寇时,王豆子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战法。
有下毒的,有离间计的,有突然袭击的,有放火烧山的。
基本上都是动摇军心,断绝后勤,然后一锤定音。
在极短的时间内,岭南西道的各大贼寇势力被一扫而空,同时七里堡也在各地建立了武装据点,作为商队的停靠站。
然后又集中兵力,对于流窜到岭南道的反贼,进行了一波大规模的清洗,甚至还讨伐了数个不尊王道的僚人。
俘虏的人手,漫山遍野,全都送到了龙州。
手下的成长,让李平安非常惊讶。
当然,现在大康这环境,肯定有些贼寇是逃掉了。
想要完全剿灭他们,需要漫长的时间。
但是经过这一次的扫荡,小股贼寇,起码在岭南西道成不了气候。
至少他们不敢跟之前一样,大摇大摆地在乡下收粮食了。
这达到了李平安和寇相的心理预期。
与此同时,七里堡也知道朝廷对于李平安的新任命已经在路上了,所以主力部队没有着急解散,而是按照大都督府的要求,开始训练精兵。
这一次大规模的越境作战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李平安在地方的威信也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地方上的官员,也知道了李平安从一个羁縻州的刺史,摇身一变成为掌握实权的大都督的事情,也开始向李平安靠拢。
不过李平安并没有着急,而是先从军权开始整顿。
这个任务,主要由王豆子他们进行。
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整编各地的府兵。
大康府兵吃空饷的情况极其严重,可以用十不存一来形容。
王豆子每天干得非常头疼,但却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巨大的收获,那就是他们抓到了南越的大批细作。
其中就有搞出了刺杀寇相的细作的情报。
在得知,这群南越蛮子竟然跟吐蕃人有接触之后,王豆子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带着俘虏就赶回了七里堡。
如果换做其他时候,面对李平安的夸赞,王豆子说啥也会客套两句。
但是现在顾不上了。
“多谢明公夸赞。”王豆子随口应了一句,紧接着便说道,“明公,我们有新的麻烦了。”
“你在担心吐蕃人我们不利?”李平安问道。
“是的,”王豆子等人都觉得,寇相年纪大了,即便是攻略了南诏,为朝廷获取天大的利益,但未来,这份政治遗产也势必为岭南南道,也便是李平安继承。
因为如今的大康,日薄西山,崩溃就在这两年的时间。
甚至于现在的剑南道,都已经被李平安集团视为囊中之物了。
所以对于吐蕃人,大家都极其上心。
王豆子颔首道,“我曾经不止一次跟吐蕃人交手,对他们很了解。”
吐蕃人凶残嗜杀,比起南越人还要恐怖十倍。
而且南越人虽然惹人厌烦,但是实力不济,在我们这里讨不到什么便宜。
可吐蕃人不一样,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彪悍,经常攻破我们的城池。
每一次让他们占了便宜,他们便是野蛮的抢劫烧杀。
如果吐蕃人,趁着眼下这个机会,图谋剑南道,势必会对我们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大豹,我让你传递消息给寇相,传了吗?”李平安问道。
“传了,我得到消息的当天,就派人快马加鞭去了剑南道。”聂大豹说道。
“很好!”李平安满意地看了在场的众人一眼。
不光会打仗,还有不错的战略前瞻性,自己的这群手下越来越像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明公,咱们现在该怎么办?”王豆子问道。
“不急,我已经派人去请贺循、公孙县令他们去了,等人员齐全了再说。”李平安摆摆手说道,“李鹏,去给我弄点吃的来。”
赶了一天的路,早就饿了。
李鹏去了食堂,给李平安端来一碗大米粥,以及七八个馒头,还有一大碗咸菜。
“三叔,很晚了,食堂也没有吃食,我给您弄了些简单的。”李鹏道。
“无碍,有啥吃啥。”李平安拿起馒头就开始啃。
吃到了一半,公孙县令、贺循、乃至在此地临时驻扎修养的司马淮陆陆续续的到了。
等人员到齐,李平安一边儿吃着咸菜,一边儿对王豆子点头,“豆子,你把情况跟大家说一说。”
“遵命!”王豆子立刻把情况说了说。
“大都督,你们是不是有些过于紧张了。”公孙县令是公门中人,对于李平安的事情知道的多一些,所以称呼上也有所改变,“据我说知,吐蕃跟咱们大康摩擦了多少年了,都是小规模的战事,连剑南道都波及不了多少,更何况岭南南道了。”
其实不光是公孙县令,便是司马淮都觉得李平安有点小题大做了。
只有贺循,面露思索之色。
因为贺循是世家子,视角更加宽阔,加上寇相做客的这段时间,他经常代替李平安陪伴左右,也听寇相分析过天下局势。
“公孙县令,这一次不一样。”李平安解释道,“之前,吐蕃人也在内斗,入侵我大康的,都是些小规模的队伍,他们根本不敢深入。”
“但是根据我们的情报,如今的吐蕃人,已经停止内斗了。”
“他们一直妄图给大康发起新一轮的攻势。”
“而且这一次,寇相是动南诏,那是吐蕃人影响力更多的区域,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我甚至担心,他们会挑起全面战争。”
“如今的大康,正在面对群狼噬虎的场面,北边儿有草原部落,南边儿有南诏,东有倭寇,洞庭湖之患,再来个吐蕃,能不能顶得住真的是个问题。”
“如今这群蛮夷,消耗着我大康的海量资源,朝廷没有办法,才想办法攻略南诏,一是获取更多的资源,弥补朝廷亏空,二来也有先下手为强的心思。万一南诏彻底倒像吐蕃,到时候咱们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寇相这一路上,一直被刺杀,基本上都是南越人和吐蕃人干的,如今南越人的细作,竟然跟吐蕃人勾结到了一起,这一次寇相的南诏之行,绝对不会顺利。”
“到时候极有可能出现,剑南道动荡,波及我们的情况。”
经过李平安的解释,大家也明白了眼下的局势,也明白了为何李平安都如此的紧张。
“我早就知道,这吐蕃人狼子野心。”司马淮恶狠狠的说了一句,“不过,大都督,我听说这吐蕃人下了高原之后,其实跟咱们汉人一样,时间久了,便软绵绵的没有力气,仿佛喝醉了一样,所以他们根本不敢下高原太久。”
“这一次,即便是影响到了剑南道,也不至于波及我们吧?”
李平安知道,对方说的情况是醉氧。
但是醉氧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而且这东西是可以缓过来的。
“司马将军,不管吐蕃人来不来,咱们都要做好准备。”王豆子说道,“即便是吐蕃人不来,一旦吐蕃人攻略艰难,牵扯了剑南道的兵力,南越人也有可能大规模北上的。”
人群之中,崔九郎也说道,“咱们的准备可以不用,但不能人家打过来的时候,咱们一点防备都没有。”
“对,现在的局势过于动荡,咱们要做到起码得有备无患。”李平安说道,“而且咱们岭南南道,有拓地之权,即便是他们不来找我,我也要找他们的。”李平安说道。
“我觉得不等我们找他们,他们就会来找我们的。”王豆子说道,“南越人都是狼子野心,跟吐蕃人臭味相投,他们准备了那么多年,如今出了寇相和我们搅局,他们不发动是不可能的。”
“所以咱们现在就要做好准备!”李平安接着说道。
“三叔,您说,咱们要怎么做?”李亮开口道。
“首先,战争对于百姓来说,很遥远,这件事情不要说出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尤其是我们的客户,切不可受到波及。”李平安交代道。
“明白!”
“知道了!”
众人纷纷点头。
“贺循,前段时间,我让你们多购买粮草,有结果了吗?”
李平安又看向了贺循。
手里有足够的粮食,才有底气应对一些危机。
“目前已经抵达了好几批了,不过主要是海运的粮食。”贺循说道,“不过最近有消息传来,蒲甘国统一了周边儿的十八个小国,其国王披因比亚,大力发展农业,这些年收成很不错,很多商人囤积了不少粮食。”
“我们的海上船队收购了不少,而且海运比较慢,估计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海上运输我们不能决定,一旦进入内陆,便可以多雇佣些纤夫,多给些月钱,在保证粮草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把粮食运回来。”
李平安说道,“另外,南越国那边儿,也要大肆搜刮,不要在乎什么竭泽而渔之类的事情,我想开了,南越国人饿死便饿死,起码我大康的百姓不能挨饿。”
“我要将我们的所有粮仓全都装满。”
“这样的话,各大粮商肯定会趁机涨价,而且咱们积存的钱财,未必够用......”人群之中,贺循忍不住为难道。
“告诉这些粮商,如果想稳定跟七里堡做生意,就老老实实的别乱涨价,当然,我们也可以多找几家粮商。至于钱财.......”
李平安想了一下说道,“等下,我会拿一批肥料样本给你,用我们的肥料去换钱。”
经过这段时间的生产,七里堡的磷肥已经堆积如山。
至于卖出去多少,李平安还要思考。
但是不论是放出去多少,用来购买粮草,绝对是没问题的。
“从明日开始,所有工人,不分男女,都要进行半个时辰的武装训练。”
李平安继续说道,“一个月后,我会组织咱们的所有工人,参与一场比武大会,项目有负重前进,弓箭射击,举重,我会拿出五千贯钱作为赛事奖励。”
“具体怎么奖励这个钱,你们自行商议、”
“明白!”贺循点了点头。
“公孙县令,我已经跟朝廷沟通过,玉林县会划给岭南南道,以后我是你的直属上级,我给你的权限跟刺史平级,后续即便是做不了刺史,给你个郡守也是可以的,但是你也要辛苦一下,玉林县境内的各大作坊,你要搞起来。”
李平安又看向了公孙县令道。
“大都督,我也想加快工期,但是人手不够用。”公孙县令无奈道。
“以前是玉林县的人往七里堡跑,现在你属于我,一切政策与七里堡齐平,其他州县的人,就会往七里堡跑。”
“人手不够,就尽快找人。”李平安想了一下,看向聂大豹,“放出风声出去,让大家尽快知道,玉林县属于岭南南道,待遇跟七里堡一样,我不信招不到人。”
“建设作坊,以男工为主,但不少女人也在报名,我们要不要?”公孙县令说道。
“只要能干活,不分男女都要。”李平安说道。
“好!”公孙县令点头。
玉林县的男丁,基本上让七里堡给抽空了,玉林县令有困难是一定的。
但李平安肯定会给予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
“好了,大家都去忙了,聂大豹、王豆子、李亮,你们留一下。”
“好!”
其他人陆陆续续离去。
“豆子,你要加派人手,时刻关注洞庭湖和吐蕃人的动向。”
“好!”王豆子颔首。
“大豹,岭南道这边儿不可松懈,现在咱们是岭南南道,你不要仅限于防范南越人进来,也要更多的派我们的人去南越,只要知道他们的粮食据点,我们就派我们的骑兵过去打草谷。”
李平安交代道,“另外,豆子,你这边儿加快骑兵的训练进度,大规模招收骑兵,马匹不够,就去南诏买,他们那边儿富裕的很。”
“是,”同时答应一声。
“对了,咱们的仓库还有多少火箭、弓弩、战甲?”李平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