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奉天),关东军司令部。
在得知又一条重要的铁路线被彻底摧毁后,梅津美治郎的脸色如同死灰!
冈村宁次却罕见地强硬下令:“梅津,你必须立刻向各部队下令。如果无法通过铁路线运输兵力,就改用公路运输;如果公路运输也被华军机群摧毁,就靠步行前进!”
他冷酷地说道:“总之,所有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赶赴沈阳前线,必须将华军登陆部队推回渤海!胆敢延误军令者,一律军法处置!”
接着,冈村宁次又说道:“梅津,请立刻向大本营发报,请求朝鲜驻军立刻赶赴东北支援作战。同时请求海军作战指导,让海军派出舰队,务必歼灭华军海上登陆舰队,决不能让华军的登陆行动继续下去!”
梅津美治郎沉重地点点头:“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冈村宁次脸上闪过一丝狠厉:“还有,务必命令辽阳一带的两个师团的防御兵力,不惜一切代价挡住华军的推进速度。可以动用一切武器,包括毒气弹!”
他的杀气腾腾:“如有必要,可以将辽阳化为一座死城,把城内所有人全部作为炮灰和人质,以延缓华军的推进速度!”
此刻,关东军司令部的顶梁柱明显不再是梅津美治郎这家伙了。
在他误判了卫宁的主攻路线后,梅津美治郎显得手足无措,他之前的精心布局都化为了泡影,此刻束手无策。
稳住局面、发布命令的,反而是那个常败将军——冈村宁次。
在冈村宁次的指令下,关东军迅速做出了一系列调整部署。
锦州方向,日军三个师团加两个独立旅团被迫开始调动,朝他们的后方,也就是新的前线进发。
这十二万日军原本打算依托西边的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以渤海为后援,在狭窄的正面战场挡住强大的华军。
但现在,局势变了。
华军直接从渤海出击,绕开日军主力,在营口大举登陆,这十二万日军预备队失去了意义,不得不立刻转移,
放弃锦州后方阵地,火速赶往盘锦,再前往辽阳,阻挡华军的渡海登陆大军。
可恨的是,华军空军竟然摧毁了北宁线,铁轨上每隔几百米就是一片轰炸区,修复铁路起码得一年半载。
可真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铁路线是指望不上了,日军只能选公路或步行。
但华军空军毫不收敛,在掌控制空权后,b17重型轰炸机群一次次出现在东北上空,专门轰炸锦州至沈阳之间的公路。
日军怨声载道。
炸铁路就算了,你们现在还丧心病狂地炸公路!
炸了公路后呢?你们准备炸什么?
把平原都炸成丘陵吗!
华军飞行员才不管这些,想炸什么就炸什么,只要没老百姓,想怎么炸就怎么炸,反正轰炸机多、炸弹也多!
于是,空军出动率居高不下。
大批轰炸机从渤海一线的四座空军基地起飞,遮天蔽日地掠过渤海湾,出现在东北上空,然后将如雨点般的炸弹倾泻在锦州至盘锦的公路上!
在这可怕的空中地毯式轰炸下,赶往沈阳的关东军主力部队一个中队接一个中队被淹没在火焰风暴中,撕扯成碎片,烧成灰烬!
更可怕的是,日军依赖的公路也被炸毁,调动部队的速度大幅下降,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变成了天堑!
现在日军只能依靠骡马和双腿了。
速度极其缓慢。
为了防止轰炸,日军只能夜间行动,但公路铁路被毁后,他们只能在野外跋涉。
可别忘了,华军侦察手段多样。
一旦零星的侦察兵用夜视仪发现日军,就会立刻召唤重炮打击,把偷摸行军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
这十二万日军的机动速度,用龟速形容都不为过。
……
日军机动慢,但华军不慢。
此刻,营口人工港。
第5集团军已全部登陆,下辖的三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团、一个炮兵旅等作战单位全部抵达东北,迅速集结,形成科学的攻击阵型,向战场进发。
与合成集群进军辽阳的路线不同,第5集团军的目的地是盘锦。
任务是遏制正在调动的十二万关东军预备队。
有条件的话,还要穿插打击,合围秦皇岛、葫芦岛、山海关、锦州接近四十万的关东军,形成战略包围圈,为日后的决战做准备。
一旦横切成功,四十万日军就会被困在狭窄的走廊,进退两难,最终全军覆灭,对日军来说是战略灾难。
但第5集团军不到八万人,去合围近四十万日军,像是天方夜谭。
但别忘了,日本人选这四道防线拦卫宁,是因为地理环境狭窄,战场正面宽度有限,
西北是蒙古高原、东边是渤海,只能前进或后退。
所以梅津美治郎认为,卫宁兵力再多,也无法一次性投入战场,
只能打成添油战术,一次次分兵投入血腥战场,无法发挥兵力优势。
而现在,第5集团军一旦切断日军后路,在锦州横插一脚,彻底拦住日军主力,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四十万关东军也无法一次性投入战场,同样会被包围。
而且第5集团军穿插合围后,并非孤军奋战。
很快,第1集团军、第8集团军、第9集团军的主力也会登陆,三个集团军兵力超过二十五万人!
这个重兵集团抵达后,才是锦州战役的真正决战时刻!
在卫宁的战略部署下,一路进军沈阳,一路合围锦州,同时出击,以最快速度一锤定音,奠定东北大局!
这一切都成了阳谋,就看日本人怎么应对了。
但无论怎么应对,结果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