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扯中,当我俩的脸部,越贴越近时,我忽然就想到了在《灌篮高手》漫画里,主角“樱木花道”最擅长的进攻手段。
凡是我心生向往的东西,一定会努力寻找机会尝试。
面上虽是“拉扯”,但从那小子左支右拙的狼狈样上,很容易便可看出,在这次对敌中,我仍旧占据了绝对的主导。
心念起处,我立刻将他逼到了墙边,并用我的两手,掰开他的双臂,分别按在了墙上。身体微向后仰,脖颈使劲儿,用我的额头,瞄准他那已经完全暴露的面门,全力向前一撞。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除了靠耳朵去听声音外,你还可以用脑袋去“感受”声音。
比如这旁人听来或许没啥,但我“听”来却好似“爆炸”般的“哐”声!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进攻,“震”得我也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忽觉一股陡然间增大的力量,从仍被我双手按着的,那小子的双臂处传来,立时便挣脱了我的束缚。
等我睁开眼睛,想要看一看情况时,就见那小子,正好似一抹被人甩在墙上“鼻涕”般,紧贴着墙壁,缓缓地向地面滑去。
原来那双臂中陡然增大的力量,竟是这小子自身的体重!
当我努力调整着呼吸,准备转过身,对观众们流露出一个“胜利者”的微笑时,突然觉得背后有一股“杀气”袭来。
紧接着,我的余光就看到了身侧人群中的程洋,一个箭步便朝我“飞来”。他盯着我的方向,极为“温柔”地怒吼道:“你要干啥?”
从我的角度看,他这句话好像是在质问我一样。只一个愣神间,他就窜至了我的身后。
紧接着,我又听到了“嘭”的一声闷响。就在我的耳边,从我的背后传来。
因为程洋“飞”向我时,我便已随着他的“位移”,铆足了转身的势头。
所以,几乎在这声闷响发出的同时,我便完成了转身的动作。
恰好就看见了那块,正从程洋身侧坠落的“砖头”。
我很熟悉这块砖头,“它”平时是用来“抵门”的。
每次路过“它”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象着,有朝一日可以拿它“拍人”的画面。
所谓“念念不忘,终有回响”,不过如此。
可我没想到的是,举起“它”的,并不是我。被“拍”的那个,还是我的兄弟……
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的那个人,竟然会是一个“娇滴滴”的“女汉子”……
能陪你一起“砍人”的兄弟好找,能陪你一起“被砍”的哥们也不是多么的难遇。唯独是能替你“挡刀”的伙伴,那可真是百年难寻。
不是交情难处,而是这种敢于牺牲的品格难觅!
程洋就是一个拥有这种高尚品格的人。
“飞翔”中的砖头,杀伤力不比刀差。好在他被砸中的位置,是手臂而不是其它要害。否则的话,他将不幸地成为这场战斗里受伤最重的那个人。
可即便他真的受了重伤,却也并不无辜。
因为接下来在陪我翘课“躲事”时,程洋曾数次跟我表达过心声。
包括但不限于:“你最近混的声名鹊起的,我看着都眼馋!”,“上次他们帮你去堵人,你都没叫我,太遗憾了!”,“这次我想好了,哪怕是陪你一起挨揍,我也必须要参与其中,和你并肩战斗!”……
我虽感动于他得表白,但却无暇顾忌。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如何为今天的冲动买单。
李扬会带人去我的班级“抓我”,自然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否则我也不会在“逃离”现场之后,径直离开了学校。
令我没想到的是,他的反应会这么快。几乎是我前脚刚走,后脚就收到了我所安排的“眼线”汇报:“有一群人气势汹汹地上咱们班来找你了!还自报了李扬的名号!”
我预感到这事会闹大。
但没想到会闹得这么大。
就连我那两个“深入简出”的姐姐,也就是我小姨家和我二舅家的两个“千金”,都纷纷打电话给我,询问具体情况。
原来我用“正义之杖”狠敲“邪恶势力”天灵盖的那个时间段,正值午休刚刚结束。教学楼的门口,难免人潮涌动。其中会夹杂着姐姐们的同学,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她俩虽然一介女流,可毕竟家世优渥。尤其是我二舅家的那个姐姐,兼具天生丽质,性格又是极好,自然颇受各类“官宦子弟”们的追捧。
因此她俩所认识的“名人”,只比我多,不比我少。
而我也在简述经过后,第一时间向她俩表示出了求助的意思。
也既是借助她俩的人脉,看看能不能联系上李扬,避免新的“战斗”发生。
虽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我并不是真的很想“避战”。我的真实目的,只是想彻底地摸一摸对手的实力。
在一中这个地方,哪怕你只是在篮球场上阴差阳错地投进了一个“超远三分”,都会被传说成一代“球王”。
比如我胸前的“单挑王”牌子,便是以讹传讹的产物。只有我自己清楚,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何。
敢动手揍赵阳的选手,虽不至于名不副实。但至少真打起来的话,我可以通过姐姐们的“号召”,缩小战斗的“规模”。
如果能变成单挑的话,更是最好不过!
称“王”虽不敢当。但称我一句“单挑届”的行家里手,我还是当仁不让的。
姐姐们的电话回的很快,“不行啊天涯,我俩找很多人去问了。那小子谁的面子都不给。不行你再找表哥试试吧!”
打来电话的,是我二舅家的那个姐姐。小姨家的那个,也管她叫姐。所以那姐俩议事时,最后拍板的,一定是二舅家的孩子。
我本想说那不如找你爸了。
但是我没有。
一是说不出口。
二是“宝中宝”事件,与我“寻短”的事件,刚好前后发生。
二舅在听过表哥汇报的情况后,便已经“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