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苍南军表示不是自己不想赢,实在是己方一直被压着打。
拓苍皇朝南疆的将领,不像大乾的边军将领有那样的权力。
尤其是在筹措粮草方面。
虽然拓苍皇朝不怕一个两个将领反叛,但也怕一群将领一起反叛。
若是内部的叛乱一起,哪怕是平叛了,对于拓苍皇朝也将是一次重大打击。
所以拓苍皇朝的将领是没有筹措粮草的权力的,他们每个月的粮草都是在南苍城中统一调配的。
今日是3月2日,按理说新一月的粮草本来应该到了的,但实际情况是没到。
因为拓苍皇朝出现缺粮食问题了。
如果大乾没有在这个时候动手的话,拓苍皇朝南军还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一打起来就暴露了粮草不足的这个问题,他们的粮食续不上。
因为北方的战事,不少粮草都被分配到北方了,好在是南军也有储备的粮食。
别的都还好说,他们可以拼死守城,但真的不能没有粮食。
目前南方基本上都处于用上了储备粮的阶段,有的甚至需要到了借的地步。
实在不行,他们就只能从百姓那里强行征集粮草了。
绝大部分王朝和军队都是这样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才是少数情况。
这是特殊情况,算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若是不从百姓手里征集粮食,那都不用防守了了。
这一点是大乾早就预料到的。
从北方战事打了这么久,
加上暗探观察到进入南苍城的粮草数量减少,可以推断出这个结论。
拓苍皇朝可不知道白薯可以种植。
即便是种植后的白薯也是要经过一定的特殊处理的,因为白薯带有一定毒性。
白薯不吃到一定的量毒不死人,但会让人拉肚子,吃的估计还没有拉得多。
大乾并没有将种植白薯的事情严加保密,在江北道江南道全面铺开种植。
在当时疏通河道的时候,白薯成为了很重要的口粮。
言归正传,从观察到进入南苍城的粮食减少,并且由贾诩的暗探报回来以后,李承泽就知道时机到了。
若是大乾和拓苍皇朝不打起来还好,
但是打起来就麻烦了。
粮食不足的问题立刻暴露出来。
拓苍皇朝的南军到东军全都在要粮食,好在这是两个粮仓。
补给东军的是东苍城,补给南军的是南苍城,但依然改变不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拓苍皇朝抽调的又不只是南方的粮食,同样抽调了西军和东军的粮食,用来供给北方。
更别提粮食在运输过程中还会出现消耗的问题,就地征粮似乎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为了迎战大乾军队,拓苍皇朝的南军将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就地征粮。
这是在炎王季炎嵩和昌王季昌河的共同决断下做出来的。
季炎嵩和季昌河展现了他们作为拓苍宗室的担当,让各军将领就地征粮。
尤其是那些商贾巨户、世家大族,谁都清楚他们的粮食最多了。
季炎嵩和季昌河让他们放心征,大胆征,一旦拓苍帝季星北追究下来了,他们会一并承担。
更何况他们清楚这种事情一般不会处罚,毕竟他们强行征粮是为了与大乾交战。
强行征粮确实是缓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同样激化了矛盾,埋下了祸根。
自从季星北上位以后,为了缓解拓苍皇朝对于大乾皇朝的贸易逆差问题,
也就是拓苍皇朝的出口额远小于进口额,在与大乾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
季星北给出的答案是闭关锁国,贸易禁止,强行切断了拓苍皇朝南方与大乾的贸易往来。
这本来就让拓苍皇朝南方的一些世家大族和商贾巨户有了很大的不满。
他们没有爆发,只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没有办法跟拓苍皇室作对,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埋怨。
闭关锁国就算了,现在还强行征粮,再一次激化了矛盾。
加上现在大乾和拓苍皇朝的战事已经打响,不少人已经动了小心思。
相比于看起来江河日下的拓苍皇朝,他们觉得蒸蒸日上的大乾更有盼头。
哪怕是大乾败了,由于大乾地处南方,怎么样都不会成为四战之地。
而拓苍皇朝是真正的四战之地。
于是乎,就有拓苍皇朝南方的家族给大乾递了投名状。
虽然说拓苍皇朝实行的是封锁,但山林他们是不可能封锁得住的,尤其是一些小道。
战时的情况下,拓苍皇朝南方的阳朔城守军将精力都注意在防守上,
没有办法去关注一些山林小道。
这些山林小道还真不好走人。
可偏偏有人擅长走这个。
正是从江陵道北上的山地之王高仙芝。
向大乾递了投名状的正是通过山林小路跑到大乾军营的阳朔城陆家长子陆一航。
经过高仙芝和他的随军军师郭嘉的讨论评估以后,决定相信陆一航。
主要是暗探也给了消息了,陆家确实是被征集了粮草了。
不仅如此,陆家还被敲诈了一大笔资金,说是军费。
但实际上季炎嵩和季昌河没有允许他们这么做,只让筹措粮草。
人心是不可控的。
陆家乃是阳朔城乃至整个朔州的首富,乃是超级巨富,而阳朔城的守军将领便动了歪心思。
陆家的计划并不是带着高仙芝他们抄山林小道进入阳朔城,主要是他们也不认为大军真的能够跟着他们进去。
陆家能够做到一州巨富,还能够保住家业自然是有实力的。
陆一航的父亲乃是天人合一境巅峰。
虽然比不上现在阳朔城守军将领,
但是想搞内乱绰绰有余。
因为守军将领不会时刻都在城门楼上守着,在他不在的时候陆一航的父亲带着人趁机打开城门即可。
虽然高仙芝有信心带着人抄山林小道进入阳朔城,但还是陆一航的方法更为稳妥。
因为从小道进入阳朔城之后,要是没人接应打开城门,就是瓮中捉鳖了。
郭嘉则表示可以双管齐下。
由李嗣业带着陌刀队准备冲城,
徐荣则带着小规模的高山营跟着陆一航回去准备行动。
夜色之中,阳朔城发生了一场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