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人早早来到广场取了照片。
照片里大家笑容灿烂,仿佛将这几日的快乐都定格其中。
接着他们前往第六百货商场。
刚走进商场,就被一股热闹的氛围包围,这里的商品同样丰富多样。
胡小弟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精致的小闹钟,价格倒是能接受,可还是缺票。
江文岚正安慰他,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议论:“听说静安寺后面那条街有人私下换票。”
三人一听,互相对视了一眼,决定去静安寺碰碰运气。
到了静安寺,周围人来人往,看似普通,却都行色匆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来去的人都奔向寺院后面,隐隐有着别样的氛围。
三人小心翼翼向那个方向靠近,想找人打听换票的事,终于遇到一个中年妇女。江文岚迎向对方,主动压低声音开口询问:“大姐,附近哪里能换票啊?我们急用。”
被拦住的中年妇女先左右张望了一下,见没有人注意他们,这才偷摸摸的说:“后面巷子里有人换,进去一人两毛钱。”说完就飞快的离开了。
江文岚三人顺着中年妇女来时的方向走去,果然在巷子口遇到了望风的人。
交了六毛钱,三人被放行,走进了巷子里。巷子里昏暗狭窄,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两侧站着几个眼神警惕的人,见到他们进来,上下打量一番。
江文岚鼓起勇气,走向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管事的人,说道:“大哥,我们想买点票。”
那人嘴角微翘,笑意不达眼底:“想买票?先说说你们要啥票,要多少?”
胡小弟赶忙说:“我们要闹钟的票。”
管事的人眼神一转:“闹钟票可不好弄,价格可不便宜。”
江文岚咬咬牙:“只要您这里能买到,价格好商量。”
管事的人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一张票,十块。”
江文岚心里一紧,这价格比预想中高了不少,她试着讨价还价:“大哥,能不能便宜点?我们也没那么多钱。”
管事的人脸色一沉:“小姑娘,这已经是最低价了,你也不看看现在这票多难搞。”
江文岚思索片刻,觉得机会难得,最终三人完成了交易。
三人拿到票,立刻加快脚步离开了小巷这个是非之地。
拿着换来的票,胡小弟开心地买了闹钟,这一趟上海之行,他也算不虚此行了。
三人找了个附近的国营饭店,简单解决了午饭。然后开始研究怎么坐公交车去火车站。
先跟饭店里的服务员打听了一下最近的公交站往哪个方向走,又问了怎么去火车站。对方只知道附近的站台,坐几路车就不知道了。
江文岚三人只好先走着去找公交站台。到了地方,看着站牌,发现104路公交车到海市火车站。三人心中大定,安心的在这里等车。
等了有半个小时才来车,不知道是发车间隔就是这么久,还是中午吃饭的时候车少。不管怎么样,总算可以去买票了。
到了火车站,找到售票窗口,三个人一人选了一个窗口排队,谁先排到就由谁买票。
就在江文岚快排到窗口时,突然听到身后一阵喧闹。
回头一看,原来是胡小弟那边队伍里有人插队,还和胡小弟起了争执。
那人身材高大,满脸横肉,对着胡小弟推搡起来。
江文岚和胡园园赶紧跑过去,挡在胡小弟身前。
江文岚大声说道:“大家都在排队,你怎么能插队呢!”
插队者瞪着眼睛,恶狠狠地说:“小丫头片子,少管闲事!”
这时,旁边一位大爷也站出来指责插队者,周围人也纷纷附和。插队者见势不妙,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处理好这边的事,江文岚和胡园园才回到自己的队伍。
最终还是江文岚排的队最快,轮到她买票,她跟售票员说:“买两张去金陵的,买一张去京市的。”
顺利买到三张车票,三人心中松了一口气。
拿着车票,三人出了火车站,现在车站门前的广场,时光仿佛回到了他们第一天刚下火车出站的那一刻。
但是心境完全不同,手里的车票是回家的凭证,想到要回家了,心里突然急迫起来,仿佛一刻都不想多待了,想立刻回家。
可惜胡园园和胡小弟的票是明天早上八点的,江文岚的票是上午十点半的。
江文岚特意买的十点半的票,就为了先送胡园园和胡小弟上车,到了金陵,他们就安全了。
没有发呆太久,三人赶紧回了招待所。
整理行李,把这几天买的东西拿出来捋一捋,稳妥的装进行李袋中。
除了晚上还要用的洗漱用品,能收起来的都装进袋中。
看着时间差不多吃晚饭了,三人直接在招待所附近的饭店又吃了一顿海市特色的晚饭。
至于江文岚路上要带的干粮,她打算明早吃早饭的时候再买。回到招待所,三人洗漱完早早睡下,满心期待着回家。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招待所附近的饭店吃了早饭,江文岚顺便买了些干粮。
之后三人便拖着行李前往火车站。
到了车站,时间尚早,他们找了个地方坐下等待。
临近八点,广播通知胡园园和胡小弟所乘列车开始检票。
江文岚帮他们把行李搬上站台,千叮咛万嘱咐他们路上小心。
看着列车缓缓启动,江文岚才放下心来。
十点,江文岚也开始检票进站。
坐在火车上,她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回想着这几天在上海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
从平凉到金陵,再到海市,这一趟旅行,有新奇、有惊险,更有成长。
她知道,回到家后,这将成为她一段难忘的回忆。
而未来的日子,也会像这列火车一样,朝着新的方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