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公孙度在谋划
司马徽不由击掌赞叹:“好好!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造诣,才智恐怖,可称‘鬼才’也!”
郭嘉摇头道:“天下之大,智者云集,弟子不敢当此称呼!”
司马徽点头道:“好好!谦虚清明,务实稳健,方有远图!”
郭嘉起身,无言望向东北,心道:“吾决计不输于你!”
……
同一时空下,远在辽东的公孙度似乎心有所感,也是抬头对望虚空,“有人觊觎我等?”
“召集心腹,议事!”
虽然按照官职,公孙度仅是襄平城的县尉,但是怎奈何人家有一个好义父,不仅帮他打点好了跟辽东郡守的关系,还给他置办了一所大宅院。
而这也成为了公孙度集团议事的核心场所。
片刻后,柳毅、阳仪等一众文武齐聚。
公孙度高踞正座,望着厅内众人,亦是一番得意。
自从实施“架空计划”以来,自己一方面挖掘人才,另一方面也对各县官僚拉拢分化,已有初步成效。
武将层面,头号心腹大将柳毅,忠心耿耿,亦有勇略;除此之外,尚有郭昕、柳浦、公孙模等部将。
文官这块,阳仪擅长内政,首席文官;名士凉茂虽有被胁迫之因,但也承诺加入麾下,也是好事一件。
而且还有“一龙”之龙腹正避居
兵权这块,暂且不提玄菟郡义父处的兵力,至少辽东郡治所襄平的三千兵力自己手拿把掐,而且后续自己架空各县后,便能也调动各县守兵。
因此,全取辽东就差一个契机!
契机何在?
黄巾之乱!
公孙度按剑而立,目扫帐下文武,慨然道:
“诸君且听!方今海内崩析,黄巾四起,汉室气数将尽,英雄豪杰将起!度虽边鄙之臣,亦有鸿鹄之志!辽东虽僻,然北扼胡马,南窥齐鲁,东据沧海,山川之险,足以为基。更兼诸君皆世之英杰,或怀萧何之智,或具韩信之勇,岂愿终身蜷伏,俯首于庸碌汉臣之流耶?”
“昔齐桓以莒、邾兴霸,晋文以蒲、屈成业,皆起于微末,而终慑诸侯。今中原疲敝,百姓思治,若我等内修耕战,外联乌桓,广纳流民,严整甲兵,则辽东千里,何异金汤?他日铁骑南向,清君侧,扶汉鼎,诸君皆可裂土封侯,名垂竹帛!!”
言至此处,公孙度举觞向天,声震屋瓦:
“丈夫处世,当带吴钩,取万户侯!诸君可愿与度共执槊,辟天地,成此辽东王业乎?!”
(翻译一下:“大家听我说几句!现在天下分崩离析,黄巾贼寇到处起义,汉朝的气运就要结束啦,未来各方豪杰都会起事。我虽出身边陲小吏,但是也有大志向!辽东虽偏居一隅,但北可遏制胡人铁骑,南能俯瞰齐鲁大地,东据汪洋之险,山川形胜足以成就根基!更何况在座诸位皆是当世英杰——有人智谋堪比萧何,有人勇武不输韩信,难道甘心一生屈居人下,向现在的朝廷无能之流俯首称臣吗?”
“历史上齐桓公凭借莒、邾小地成就霸业,晋文公依托蒲、屈边地开创大业,他俩都是从微末崛起,最终威震天下!如今中原混乱,百姓渴望安定。只要我们对内发展农耕、整顿军备,对外联合乌桓、收容流民、强化军队,辽东千里山河便是铁壁铜墙!待他日大军南下,肃清奸佞、匡扶汉室,诸位都能裂土封侯,名垂青史!”
说完,公孙度高举酒盏,声震营帐:
“大丈夫在世,就该手持利刃,博取功名!诸位可愿与我共执长枪,开疆拓土,在这辽东之地闯出一番惊天伟业?!”)
不得不说,自古以来,古今之外,凡是上位者皆有一番好口才!
公孙度话音刚落,柳毅便高举拳头拥护道:“愿随主公,成此王业!”
众人齐声跟上:“愿随主公,成此王业!”
“愿随主公,成此王业!”
……
开场白之后,公孙度也不含糊,开始议事:“如今辽东郡下辖襄平、新昌、安市、辽队、无虑、平郭、西安平、沓氏、汶县、北丰,共计十县。诸县官僚愿与吾共进退者几何?”
柳毅上前禀道:“襄平、新昌、安市,三县官僚自县令以下皆愿对主公效忠,北丰、平郭、西安平三县则不愿臣服;沓氏情况特殊,暂时为盟友;其余三县则态度暧昧,观望为主。”
公孙度阴笑道:“县令?不服?观望?那就一并解决之!中原有黄巾,辽东亦可有黄巾!柳毅,按计划行事!”
柳毅应声退下。
“阳仪何在?”
头戴四方帽的文官之首阳仪拱手而出。
“招揽人才之事可有难处?”
阳仪面色尴尬道:“主公,有两事容禀。一来钱财捉襟见肘,难以重金许之;二来,李敏口出恶言,不愿出仕,携家属渡海逃亡,下落不明!”
“甚么?”公孙度闻言勃然变色!
李敏(生卒年不详),辽东襄平人,东汉官员,曾任河内太守,后去官回乡。能任职太守,足见其能力卓着。所以公孙度格外看重此人,亲自携重礼上门聘请,结果被拒,公孙度便想着对其施加压力,逼其就范。
不成想,人家直接跑路!
临跑路前还骂你一顿,你回嘴都找不到人!
“气煞我也!”
公孙度佩剑出鞘,一剑斩破帷幔:“世家出身,便如此傲慢吗?哼,该死!人虽去,坟犹在!传吾命令,掘其父亲坟墓,焚烧骸骨,灭其宗族!”
柳毅作为头号死忠,也拔剑吼道:“吾王不可侮!杀!”说罢,转身出厅,点齐人马,径直杀奔李家。
一旁的凉茂心中大骇:这公孙度也太过独断霸道!如此不能容人容事,若在其帐下,有不慎顶撞,岂非性命不保?
此地并非良谋啊!
“世家皆是自命清高,霸占钱地之辈,纵他日我全据辽东,留之亦是祸患,不若一并解决!郭昕、柳浦,此事交由汝二人!”
二将齐声道:“喏!”
“至于沓氏么,”公孙度眼中寒光一闪,“上月盐酒之事,不管真相如何,亦要给其一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