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奇策之一,乃与天地借力也,唯格局宏大知识渊博者可用此策。”荀攸率先打破沉默。
夏凡点头应道:“兵者,有可见之兵,有不可见之兵,可见之兵者,荷戟执戈,肉身之士;不可见之兵,日月星城,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兵。七十二侯图,成图于周,将节气周天三百六十日,分类别之,五日为侯,三候为气,六气成时,四时成岁,将一年中的节气更替,万物催融,一一道明。何时虹藏不现,何时雷始收声,何时土润入暑,何时雾霭蒸腾,如此只需暗熟于胸,融汇于心,运用得当,便可胜于百万雄兵。”
荀攸闻言嘴巴张大,片刻方觉失态!
精辟!细致!有理有据!
他怎么能理解这么到位?这到底是我的奇策,还是他的奇策?!
夏凡心中得意:这一番话可是诸葛亮的名言,以此谋士之言攻彼谋士之盾,一个字:爽!
见荀攸还在沉思,夏凡轻咳两声,道:“公达既已出一策,凡亦当以一计应之。此计名唤‘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好计!此计暗含人性弱点,简单易行,甚为好用!”荀攸不愧是顶级谋士,夏凡寥寥几句,他就体会到了此计之精髓。
“奇策之二,攻心之策。城墙之坚,人心至坚,不可力拼也;城墙虽坚,人心浮动,此策可用也!”荀攸也抛出了自己关于人性的理解。
“公达此策甚妙!凡亦有一计,‘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先。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夏凡也不甘示弱,将自己的‘储备’抛出!
“奇策之三,虚实之策。示敌以弱以骄其敌;示敌以强以慑其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敌心必乱!”荀攸抛出第三策。
“公达此言,与凡不谋而合也!吾有一计,曰‘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当代大学生谁能一字不差背出三十六计原文?没有人!
但临阵磨枪的夏凡,可以!
别忘记穿越当天,那一天一夜的疯狂抄录,直接耗尽了电脑和手机的电量,虽然辛苦,但这不就发挥了重大作用吗?!
面对夏凡的云淡风轻,信手拈来,荀攸心中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错了错了!
此人不是狂生,乃是大才!不,大才不足以形容他,他乃是天才!
三十六计不是花架子,是真真正正能落地执行的实战精华!
他的奇策,偏于宏观,或者说是一种思路!临阵决策,还需结合情势而定!所以需要一定才情的人才能施展!
但夏凡的三十六计,具体而微,是真正掰开了、揉碎了,就差亲自喂到嘴里了!这样的三十六计,使用起来门槛极低,基层的将领都能运用!
计无高低,好用即可!
将来在谋之一道,别的不敢说,但在流传性、普适性上,三十六计绝对是王者!
别说奇策十二,连孙子兵法都未必能胜过三十六计!
荀攸长身而起,对着夏凡弯腰作揖:“夏兄高才!攸甘拜下风!自此之后,攸不复言擅军略也!”
夏凡赶忙将荀攸拉起:“公达万勿如此!此乃纸上谈兵矣!凡若精通军略,又何苦求贤若渴?凡之心意,公达想必已知。如公达他日欲投效一方,尽展才情芳华,勿忘凡正翘首以盼矣!”
荀攸感激道:“蒙夏公子看重,攸不胜荣幸!此时相邀,攸实难决断。他日攸若出仕,必不相忘!”
二人不再试探,一时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见时间不早,夏凡提议道:“今日相见,足慰平生!临别之时,凡有一提议:假使汝与我各为其主,兵力相若,各陈于此亭两侧,相距十里,欲行野战。我等各出一计,试看谁能克敌制胜,如何?”
荀攸也觉有趣,应道:“善!”
于是起身观察周围环境,又看看太阳,又踩踩泥土。良久,目有精光,已然智珠在握!
夏凡却是一动未动,只是手指蘸水,在矮几上写下4个字。
荀攸道:“方此时,泥土干燥,微风徐徐,攸欲兵分三路,以中路兵力最弱,然多配以旌旗,并以树枝扫地,尘土飞扬,莫能辨人数;东路隐伏不出,接战时攻汝侧翼,西路抽调精锐之士,绕后包抄,制造骚乱;待骚乱起,全军出击,一击即溃。此乃奇策之虚实!夏公子以为如何?”
跟荀攸比行军布阵?夏凡一个嘴炮王者怎么敢?
所以他没有正面回答,饮完杯中水酒,招呼了一声典韦,径直起身离去。
荀攸正摸不着头脑之际,夏凡边走边说:“吾之策略已留于案几矣!”
挥手离去,头也不回,好一派洒然风范!
荀攸赶忙来到案前一看,眉头大皱,然后高喊道:“夏公子所书何字?……攸不识也!”
夏凡闻言一个趔趄!
晕死,忘了自己顺手写的是简体字!
强行保持身形站定后,夏凡头也不回的说道:“此乃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
任你计谋高超,我自走为上计,徒呼奈何?
说完,大笑而去。
只有荀攸在风中凌乱:这夏凡,还真有意思呢!
把逃跑作为计策,这眼光格局,似乎异于常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