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习惯性地早起准备早餐,却意外地看见黎烁已经在客厅里,拄着拐杖认真地看着一本小说。
他的专注和宁静让我倍感欣慰,仿佛一夜之间,这个曾经调皮的孩子就变得成熟懂事了。
我犹豫了一下,怕打断他的思绪,准备悄悄地走向厨房。
“妈妈。”
就在这时,黎烁抬起了头,用他清亮的声音叫住了我,“我有话要跟你说。”
“哦?”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一边心里涌上一丝期待,“有什么事吗?”
黎烁看着我,眼神坚定却又有些许犹豫,似乎在考虑怎么措辞。
“就是……那个,在我住院的时候,你是不是一直跟依依住在一起?”
“嗯……对。”
我有些惊讶他的这个问题,“你不在这里住,尚叔叔为了方便我照顾依依,就安排依依和我暂时住在这里。”
“一方面是这里距离医院也不算远,而我也因为有些事,需要散散心。”
说到距离医院不太远,我的脸下意识有些发烫。
要知道黎硕昨天可是为了找到这儿,拄着拐杖走了十多公里才过来。
但我肯定不能告诉黎硕我是为了特意躲着他,才会答应商言之暂时住在这儿。
“这样啊……”
黎硕低下头,若有所思地翻起刚刚放下的书页,好像找到了某种答案,又像是在酝酿下一个问题。
“你怎么会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我有些好奇,尽量保持轻松的语气,想让他放松下来。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问,只是觉得……我从家里伤了腿之后进了医院,是不是会给你们的生活添麻烦。”
黎烁把书放在一旁,认真地看着我。
他的这一问让我一时无言,有些不知所措。
他才一个孩子,竟然考虑起这么复杂的问题。
“没有,其实一点也没有。”
过了一会儿,我轻声说:“我是你的母亲,你既然身上有伤,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我的责任,你可千万别想太多。”
我努力的斟酌着用词,拘谨的笑了笑,“母亲照顾孩子天经地义,哪里会有麻烦呢?”
黎烁点了点头,似乎得到了某种确定,但脸上依旧保留着些许复杂的情绪。
他微微叹了口气,像是在努力理清心中的思绪。
“妈妈,你知道吗?”
“自打商叔叔和我聊过之后,这些日子里我想了很多,有时候会觉得很害怕自己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
“傻孩子……”
我赶紧坐在他身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你不会失去的,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即便你可能也知道了什么事情,但你还是孩子千万别去把自己也想进去……”
“这……都是我和你父亲的事情,跟你没有关系的。”
话虽这么说,但我们心里都明白,生活从不简单。
与黎时川的问题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剑,一直威胁着我们的生活。
在阳光渗透进窗纱,洒在地板上的刹那,我和黎烁对视了一下,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这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信任。
黎烁坐在那里,眼神闪烁着些许挣扎,但语气中已经多了几分轻松。
“我想了想,还是回医院住吧。现在我这条腿动不了,整天拄着拐杖,对你和依依来说,实在是麻烦了。”
他说着,嘴角勉强扬起一个微笑。
“不会的。”
我急忙说道,“这里是你的家,不管是我,还是依依或者商叔叔,他们都不会介意……”
黎烁冲我摇了摇头,显得有些固执。
“我知道你们不会嫌弃我。”
“可我自己觉得不太妥当,我不是小孩子了,不能总给大家添麻烦。医院更方便一些,我也能趁机多康复些。”
他的语气很平静,似乎经过深思熟虑。
我心里咯噔一下,想劝住他,却又怕显得太过勉强。
“没关系的,我们可以慢慢商量。”
我试探地说道,不想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妈,不用担心啦。”
黎硕忽然露出一抹笑容安慰我,“其实再过不久就会好的,我自己也能照顾自己了。”
“好吧,”
我无奈地点头,知道他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那你什么时候回去?”
“明天吧,我已经问过医生了,他们说恢复的情况不错。”
黎烁回答,语气虽然轻松,但我从他的眼中仍能看出一丝不舍。
这时,依依从旁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加入我们的谈话。
“黎烁小哥哥,你真的要走了吗?”
“是啊,不过没关系的,我回去养好伤,咱们还可以常常见面。”
黎烁安慰道,用关切的目光看着依依。
“那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哦。”
依依歪着脑袋,笑容中满是期待和祝福。
“当然。”
黎烁点头,目光诚挚。
看着两个孩子的互动,我不禁心里一阵暖意涌起。
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所以便不打算跟商言之商量……
不过作为一家之主,我也不会让他对这种事没有知情权。
当天晚上,我和商言之坐在客厅,温暖的灯光洒在我们周围。
我轻声提起黎烁的决定,看着他,想看看他对这件事作何看法。
“黎硕的意思是他觉得呆在家里可能让我们费心继续照顾他,所以不想继续留在这里,他说医院更方便。”
我认真地说,心中有些不安。
商言之沉默着,微微皱起了眉头,像是在仔细考量这个消息。
“虽然他这么说,但我觉得他留在这里,我们都能更好地照顾他。”
商言之开口道,语气中透着一丝坚定。
“我知道,可是他已经决定了。”
我无奈地回答,努力想找到合适的说辞来解释黎烁的固执,“黎烁这孩子你是知道的,一旦下了决心,很难改变他的想法。”
商言之思考片刻,然后说:“也许我可以尝试和他谈谈,看看他的顾虑到底是什么。”
“如果他坚持要回去,那我们也尊重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