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一行人出现时,众人脸上焦急的神色瞬间变成欣喜。
陆书和转身就往队伍前头跑,一边跑一边高兴的喊道:
“爹,你们快过来,咱马上离开!”
其他汉子也都往各自的马车跑去,不多时,整个车队便调头跑远了。
走出去好一段路后,眼见有条下官道的小路,陆天明示意队伍跟上。
整个车队拐向那条小路,走出去一小段路,眼见看不到官道了,才停下来。
此时,已经听不见后头的打斗声了。
陆天明皱着眉头,跟姚县丞和严师傅简单说了下前头的情况,商量接下来怎么走。
他之前去前头看过,那些拦路的树木和石头可不少,又沉又多,光搬离官道就得耗费不少时间。
还有那些被抢了的板车堵住道路,想清理出一条路,也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再加上那些抢劫的流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离开。
三人简单商量了下,决定还是走这条小路试试,看能不能绕过那一段官道。
队伍拐进小路后,行进速度越发慢了,也就比走路稍快些。
众人心下着急,却也没什么好法子。
队伍沿着小路走了好一段时间,才遇到第一个村庄。
不出意外的,村子里也没什么人。
陆天明有意找人打听下消息,队伍便停下在村子里搜索了一番。
先是发现了村后头的一处水井,眼见着水井旁还有打水留下的水痕。
众人知道,这村子应该还有留下的人。
找遍了村子,才在一处地窖里找到了一对年迈的老夫妻。
一开始,两位老人被拿着大刀的他们吓坏了。
还是李瑞给了两个饼子后,两位老人才慢慢相信他们不是土匪。
在得知前边那段官道上有土匪拦路抢劫时,老人告知他们,估计是附近的一处寨子干的。
那寨子里的人,还是因为这两年闹灾才聚起来的。
他们这些附近的村子,也都被勒索过。
好在,那时候县城还开放着,他们也不敢闹大了。
收了些粮食后,也就离开了。
老人说着,脸上却没什么惧意。
然而,等老人得知他们也是逃兵丁时,却开始流泪。
他的子孙和村里其他人,也都出去逃命去了!
这时候都讲究故土难离,人口流动很少。
用老人的话说,庄户人家都很能忍,只要不要他们的性命,基本没有人肯离开家乡。
像之前那些土匪,要些粮食也就要了。
村里人虽气愤,却也能忍了,无非少吃些,配上野菜树皮也能活下去。
然而官府这一回,是真真要他们的命啊!
村里人有在县城打工的,在知道抓兵丁的消息时,第一时间赶回来报了信。
靖王的命令,在十三周岁到五十周岁之间的男子,只要见到,一律抓走参军。
这年月,普通人能活到五十岁的都很少。
这条命令,基本可以用另一句话概括。
只要是活着的男子,就都抓走。
这么多年,村子里那些被迫去当兵的人,哪有活着回来的!
在惯有印象里,被抓兵丁,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村里就只有他们老两口留了下来。
但听了陆天明的话,老两口心下难受。
村里人虽说奔着逃命去的,可路上是啥情况,又有谁知道呢?
运气好,可能能活着到一处安全些的地界。
运气不好的,说不定还不如留在村里的他们活得久!
想起自己的孩子们,老两口说着说着,就呜呜哭了起来。
浑浊的眼泪,沿着满是皱纹的脸落下来。
配上那花白的头发,看得人心里难受。
老人似是觉得这样哭有些丢人,擦干了眼泪,又开始给他们指路。
一番沟通过后,得知队伍需要绕过四个村子,才能绕开那段官道。
陆天明在打听完消息时,特意留了一小口袋的粮食给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觉得只是指了指路,不肯收这么多粮食。
陆天明见状,便借口要从村子的水井里打水,这才把粮食留下。
老人知道他们是好心,见推拒不过,满心感激的收下了。
队伍里众人赶着车来到水井旁,汉子们快速取了桶打水。
第一桶水,各家基本都喂了马。
跑了这么久,马儿也都渴了。
难得见到这么多水,马儿顿时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众人见状,心里觉得安稳不少。
这马能吃能喝,才能有力气拉着他们赶路。
有几户人家见桶里的水喝得差不多了,又倒了半桶进去。
平日里,他们哪儿舍得倒这么多水给马喝,能有小半桶就不错了。
马儿喝了个痛快后,各家才开始往大澡桶里灌水。
这一回,直到大澡桶都装满了,队伍才又继续出发。
两位老人一直送他们到村口,目送着队伍离开,默默在心里祈祷着他们能平安!
直到彻底看不见了,才互相搀扶着,又回了之前躲着的地窖。
队伍继续出发后,按照老人的指路,陆续穿过了四个村子。
这几个村子的情况,都跟老人所在的村子差不多,家家户户锁着大门。
约莫申时左右,队伍才重新回到官道上。
陆天明甩了甩缰绳,马儿开始加速,速度慢慢又提了起来。
队伍里,陆青青感受着马车终于不再那么颠簸,才扶着已经蹲麻了的腿,缓缓坐下。
又走出去约莫两刻钟,队伍才又开始遇到其他赶路的人。
这些人多是靠两条腿走着,没什么行李。
隔得老远听到他们车队的动静,就跑下官道,找地方躲了起来。
等人走远了,才又回来继续赶路。
其实不止他们害怕陆青青所在的车队,车队众人对路上的流民也很防备。
刚经历了流民拦路,大伙都很是警惕。
尤其队伍最前头的陆天明父子,赶路时更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