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瑶得到府中所有人的一致赞赏,信心倍增,当即就开始着手准备开店的事宜。
周玉瑶雄心勃勃,想着先在晋阳城售卖一段时间,如果反响比较好,逐步扩大经营。
等到有了一定的规模,最后在由赵志的商队把这门生意做到长兴城,长宁城和天启城,最终再发展到整个大夏国。
谭见秋立马拿出厚厚的一沓文件和一张地图过来。
“公主,这是这些日子晋阳城的户部统计的情况,目前在这些地方都有一些闲置的店铺。”
“这附近的人口还算多,交通也比较便利,不如就选到这里?”
谭见秋用手指着地图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周玉瑶很熟悉,附近的居民都是一些老年人,儿子都送到晋阳城的军营里去了。
“嗯...也好,谭见秋,今天就辛苦一下,由你一手帮忙操办这个事情,今天耽误太多时间,我还有一些公文没有批阅。”
谭见秋应承了下来,正准备出去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
“公主,既然准备开店?是否要请一些人帮忙做宣传呢?”
“不用,正常开张即可,到时候屋内设置一些桌椅板凳,再带一口大锅去,应该就可以了。”
“是。”
谭见秋转身出去,却又被周玉瑶叫了回来。
“我记得那附近都是我们晋阳士兵的家,这样吧,到时候开业,你们给周围每户家庭都送一碗,也请他们帮忙做一下宣传。”
“是。”
谭见秋立马去照搬,周玉瑶看着桌子上的那张晋阳城地图,陷入了沉思。
“到时候,我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能开上这个麻辣烫店。”
周玉瑶在脑海中构造她的宏图伟业,想到高兴的地方,笑容便忍不住洋溢在了脸上。
“公主...晋阳城西府又送来了文综,请公主批阅。”
宋红叶的提醒声将周玉瑶拉回现实,周玉瑶赶紧站起身,匆匆的跑向了书房。
两天后,周玉瑶的麻辣烫店就在谭见秋的帮助下开张了。
谭见秋的办事效率很快,只花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把牌匾,桌椅什么的都布置好了。
一块梨木牌匾悬挂在店铺上面,上书三个大字。
“麻辣烫”
周玉瑶昨晚上熬夜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今天一大早就跑到店铺里面来,此时谭见秋正指挥着人忙里忙外,准备开张的事宜。
谭见秋看到周玉瑶过来,赶紧上前行礼。
“不知公主过来,实在是有失远迎。”
周玉瑶大方的摆手表示没事,她现在更关心的店铺开张的事宜筹备的怎么样。
谭见秋胸有成竹。
“公主放心,一切都准备妥当。”
谭见秋告诉周玉瑶,晋阳城的百姓听说周玉瑶亲自拿主意想要开店,都表示了热烈的支持。
这一副牌匾,是张之庆先生特地写的,张之庆在大夏国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有他的墨宝,周玉瑶自然高兴。
“如此甚好,切莫忘了给张之庆先生润笔费。”
谭见秋点点头,当时他坚持要给,张之庆坚决不收,无奈之下,谭见秋只好准备开业的第一碗麻辣烫,先给张之庆先生送去。
“嗯,可以,张之庆先生到了我们晋阳城做了不少贡献,理当放在首位。”
这时候一个下人来报。
“谭大人,公主,吉时快到了,厨子的锅也已经烧热了,咱们这...什么时候可以开张?”
谭见秋赶紧看了一眼太阳,时候确实不早了。
“不等了,起锅,下丸子,咱们开业了!”
谭见秋一声令下,早已经准备好的鞭炮立马就开始噼里啪啦的作响,在外踮脚张望半天的晋阳城百姓鱼贯而入,直接就冲进店铺里面。
周玉瑶有些惊讶,谭见秋却是微微一笑。
“公主,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昨天先做了一锅,分给周围的人家,今天全是回头客啊!”
不仅如此,周玉瑶还看到了许多面孔,那些人应该不是住在这附近,居然也会绕远路来光顾生意?
周玉瑶心里正这样想着,突然看到门口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张之庆先生?他怎么也来了?”
门口张之庆满面春风,笑呵呵的拱手。
“听说这家店新开张,我来给各位捧个人场啊!”
谭见秋赶紧下去迎接,将张之庆迎进门来。
“小二,快快快,给张先生下一碗麻辣烫,不可怠慢了先生。”
张之庆笑着同意了,拉着谭见秋的衣袖。
“我昨天尝了你送来的这些东西,实在是美味啊!想了一晚上,今天还是没忍住想过来再尝一尝。”
张之庆说完,拿出铜钱。
“这次可说好了,我这有的是钱。”
张之庆的一番话把周围的食客都逗笑了,周玉瑶之前也考虑过定价的问题。
周玉瑶觉得,既然这些食物算是张万和的恩赐,自己也不可以滥收费。
周玉瑶早就给谭见秋定下来了收费标准,每个人来上门,基本上花七个铜钱,就能吃饱,花十五个铜钱,就能吃的又饱又好。
周玉瑶也下了楼,走到张之庆的旁边。
“先生,您这样的大儒都能来,小店实在是蓬荜生辉啊!”
张之庆笑着应承了下来,一抬头发现是周玉瑶,立马变了脸色。
“哎哟!公主!老朽何德何能啊!还能让公主特地照顾?”
周玉瑶笑着摆摆手表示没事,自己从上京城回来之后,一直都想登门拜谢张之庆,无奈公务缠身,实在是走不开啊!
现在自己新开了这个麻辣烫店,没想到张之庆先生还过来捧场,周玉瑶十分感动。
小二,把张之庆先生的账抹了,今天我做一回主,再请张之庆先生好好吃一顿。
小二应答了一声,张之庆却变了脸色,急忙拉下周玉瑶的手。
“公主,莫非...莫非这家麻辣烫店是你开的不成?”
“是啊,有什么问题么?”
周玉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看着张之庆的表情十分严肃,心里不由得犯了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