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父王!您能不能求求母后!别再让我们出去游历了!……至少!……至少别再让两位老祖宗惩罚我们了!……别惩罚我也行啊!”
“那怕是罚的轻一些也好啊!两位老祖宗实在是太欺负宁儿了?”
“我只是个公主啊!又不用继承王位啊!干嘛还让我吃那么多的苦,学那么多的东西啊!”
“父王!快救救宁儿吧!”
一见到秦浩,秦宁就扑到秦浩怀里开始诉苦,开始告状。
要知道,当初第一次游历出发时,她可是高兴了好久,兴奋了好久。
可现在,她是真的怕了跟着两个老魔头游历了。
而秦安,一副稳重的小大人架势,哪里像个六岁大的孩子。
最初,他可是很抵触外出游历的,但现在,他竟然爱上了游历:
“父王!今年的游历,儿臣的收益比之去年更多,感悟也更深!儿臣明年还想外出游历!”
“只是!……文祖宗的身体……怕是撑不住了!……儿臣又不敢再请求游历!”
“唔!安儿!今年!你又多了哪些收益?哪些感悟?”
秦浩没有接怀中女儿的话,而是问向儿子。
秦安稚嫩的声音娓娓道来:
“父王!儿臣的收益,除了认写了更多的字,学练了更多的招式外,就是学会了将心比心,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看自己!”
“一个人,绝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自己想当然的去看事情,看旁人,更不能偏听偏信,刚愎自用。要兼听则明,多听取别人的看法,别人的意见!”
“另外!就是人无完人!人无完全的善与恶!要对事不对人!对一个人,要抑恶扬善,才是明君所为!”
“而感悟则是,民生艰难,要善待百姓!只有百姓生活过的安稳,有希望有盼头,才会真心实意的拥护朝廷,拥护君王!”
“为官不易,要下抚万民,为百姓们排忧解难,要上奉君王,为君王分忧效力。君王一定要体恤臣子!同时也要监督臣子!让他们觉得只有尽心尽力的为民办事,为君分忧,忠心不二,才能前途无量,青史留名。”
“将士们更不易,那是在用性命保护怀安百姓,保护咱们一家人!更是一定要善待他们,善待他们的家人!让他们在沙场拼杀时,再无后顾之忧!”
“而君王!更是要有信!有智!有情!有义!”
秦浩听了这一大通显得有些空洞的话,心里无比震撼:
这此话,真是这个六岁大的小娃娃自己想出的?不应该啊。
“嗯!只说这君王要有信!安儿,你能具体举个例子细说一下吗?”
秦浩试探着问道。
“是!父王!”
秦安说道:
“记得怀北麦收时,我们路过一片麦田,文祖宗让我跟妹妹也一起帮忙捡拾遗落的麦穗。”
“初时,文祖宗让我们自己决定捡拾的面积。我为了与村里的孩子较劲,就多说了一些。”
“结果,连一成都不到,我就受不了,想要放弃。”
“可是,文祖宗不仅强逼着我捡拾完了自己的一份,还捡拾完了妹妹没有完成的那一份!而且还让我亲自责罚了妹妹!”
“文祖宗说,人无信,则不立!”
“若是我不完成承诺,别人就不会相信我的话语!”
“而妹妹是我的亲人!我也要不仅照顾妹妹,更要为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荣辱一体,兴衰一体,绝不能各顾各的!”
“父王!哥哥那次好狠心!打的宁儿手好疼!”
秦宁又告起了哥哥的状。
“父王!妹妹虽然刁蛮了一些,任性了一些,但却是有着一颗侠义之心,从不欺负良善之人,潇姨说,她很像母后!”
秦安见父王脸色微微变冷,急忙为妹妹说好话。
“唔!……像你母后!?……宁儿!……你可学了你母后的本事?……行侠仗义,可不仅仅是要能打,还要学会动脑子!不要打错了好人!”
秦浩略想了一下,说道。
“父王放心!宁儿最是聪明,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两位老祖宗!爷爷奶奶,潇姨,还有姑姑姑父,他们都这么说!”
秦宁一脸的自得自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