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本王没记错的话,大明今日才向倭国宣战,燕王又在北平招兵买马有死灰复燃之势,如此内忧外患,还能有余力能应对我高句丽的十万大军?”
李成桂面带轻蔑之色,语气中满是威胁,
崔浩面对李成桂的嘲讽,丝毫没有恼怒,他嘴角挂着冷笑,淡然的说道,“燕贼和倭寇不过两只老鼠罢了,我大明东京王翻手可灭。”
当崔浩提到东京王时,李成桂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人的名,树的影,李景隆的威名不仅是在大明传播广泛,就连他们这些离得近的番邦国也多有耳闻,
仅靠两万人在平原地带击溃了燕军四万余人,燕军出动的还是他们最精锐的朵颜三卫铁骑,
人数只有一半的情况下以步战骑,还做到了几乎全歼敌军的战绩,这一点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可以说是奇迹。而李景隆却真的做到了,
高句丽在大明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他们经过多方印证,对东昌之战的真实性并没有存在太多的质疑,
李成桂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咬着牙沉声道,“李景隆就算再厉害他也就一个人,还能同时兼顾三面战场不成?”
语气虽然强硬,但李成桂的态度却是缓和了许多,
崔浩见李成桂似乎有些想要妥协的意思,脸色顿时就拉了下来,他此次前来高句丽的目的可不是真就只带着朴国昌的九族回去的…
就在李成桂脸色变换不定时,崔浩歪着脑袋,大喝道,“不错,东京王确实只有一个人,那么李成桂你要不要赌一赌,赌我大明的东京王是提兵灭倭寇还是带兵来打你高句丽?”
此言一出,无论是李成桂还是高句丽的百官脸色皆变得难看了起来,
嚣张,太嚣张了。
百官中一人踏出一步,沉声喝道,“大明使臣,我高句丽国主是你们大明太祖皇帝亲封的高丽王,大明是礼仪之邦,你如此步步紧逼,挑衅我高句丽的王者威严是为何意?”
崔浩瞥了一眼说话之人,心中了然,此人是高句丽荣禄大夫郑传道,对华夏数千年文化研究颇深,曾多次前往大明求学。
也是剽窃华夏文明的罪魁祸首之一…
念及至此,崔浩毫不客气的说道,“滚你妈的,你什么身份就来质问老夫?”
说着崔浩高举手中的竹节,厉喝道,“老夫持节而来,代表的是我整个大明!”
郑传道被崔浩这一骂,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张了张口想要再说些什么。
李成桂脸色阴沉,朝着郑传道摆了摆手,冷声道:“大明皇帝陛下的圣旨,本王自当遵从,还请大明使臣先到驿馆歇息,待本王做完大明皇帝吩咐之事,再宴请使臣。”
随后,李成桂看向一旁的近侍,低喝道,“将大明使臣送到驿馆休息,”
崔浩临走前,回头看了眼李成桂,那眼神意味深长。
“岂有此理,那个崔浩实在是欺人太甚!要我说咱们高句丽此时就该联合朱棣和倭国,与大明摆明车马做上一场,”
高句丽武将中,领头的青海君李之兰站了出来,怒声高喝,
李之兰是李成桂的义弟,也是在李成桂在军中最大的臂膀,在军中的地位等同于大明的李景隆。
此人和李成桂一样,都出身蒙元世袭武将世家,不同的是李之兰是女真人,真名叫,佟,豆兰帖木儿。
承政院的都承旨朴忠烈上前一步,劝解道,“不可,大明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李景隆又是百年不出的无双上将,硬碰硬,我们很难有胜算,”
“陛下,华夏有句古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此时应该忍耐,图谋发展。”
高句丽一直在学华夏,上到朝堂布局,下到百姓税收,几乎都是照着华夏的模子抄袭,偏偏又不用华夏的那些名字…
高句丽的承政院就是仿照大明的翰林院,承政院的都承旨等同于翰林学士,高句丽的内阁暂时还没组建,所以都承旨也就相当于高句丽的丞相,
朴忠烈的话在朝堂上还是有一定力度的,就连李成桂都不得不慎重参考他的意见。
“大明如今内忧外患,不过是只纸老虎,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众人脸色一变,循声望去,开口之人身材高大,相貌英武,正是李成桂的第五子李芳远。
只听李芳远继续说道,“李景隆虽说东昌一战立下了威名,可你们似乎忘了,他在郑村坝和白沟河的战绩,你们觉得这几场战役都是同一个人打的?”
话音落下,李成桂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皆露出了思索之色,
李芳远嘴角挂着冷笑,“据我所知,李景隆在东昌能打赢朱棣,皆是因为他背后有高人指点,我还知道在东昌之战结束后,那位高人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李成桂眯着眼睛问道,“消息从何而来?准确吗?”
“回陛下,此消息来自于金陵,儿臣保证这个消息千真万确,”
李芳远双手抱拳,单膝跪地,朗声道,“儿臣,请战!”
李之兰见状没有丝毫犹豫,也双手抱拳,单膝跪地,高声道,“臣李之兰,请战!”
“臣朴得路,请战!”
“臣李明杰,请战!”
……
武将阵营中的众人陆续跪下,请战声不绝于耳。
战意正浓,军心可用。
李成桂暗自点头,而后看向朴忠烈,轻声问道,“朴爱卿以为如何?”
朴忠烈自然也看懂李成桂的心思,略微思索过后,沉声回应道,“既然王子殿下已经摸清大明虚实,那么臣也认为此战可以打!”
闻言,李成桂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高声问道,“朴爱卿可有良策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