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所有拼图中,最重要的一块当然还是吐蕃。
当李适、王臣君臣兵不血刃平定河朔三镇、铲除藩镇割据毒瘤,进而集十路大军攻灭回纥汗国之时,吐蕃君臣也没有闲着,同样也在努力的奋进。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公平一说,许多事情并不是努力就能有回报。
赤松德赞还有达札路恭君臣已经足够努力,但是无论是造炮还是制造手榴弹,结果都不尽人意,制造出来的东西不仅笨重,威力也小。
经过无数次尝试,还是没办法跟唐军的火器相提并论。
在多次演练之中,火炮甚至无法跟炮弩和伏远弩相比。
“问题出在火药,一定在火药!”公孙说十分肯定的道,“安西军使用的火药,跟我们使用的火药肯定不一样。”
经过几年的摸索,公孙说总结出一些经验。
铸炮的材料及炮壁的厚度已经无法再改进。
所以问题就只能是出在火药上,毕竟火药的配方和配比非常杂。
只是他所知道的,长安西市售卖的火药配方和配比就有数十种。
鉴于此,安西军极有可能摸索出了一种全新的火药配方及配比。
“狗奴,你就不能说点新鲜的?”赤松德赞轻踹了公孙说一脚,黑着脸骂道,“除了会说两国的火药不一样,能不能说说哪里不一样?”
“这个……”公孙说顿时语塞,他是真不知道具体哪里不一样?
只不过,公孙说这货当年能当上军器监丞,还是有点儿本事的,虽然不知道吐蕃的火药跟安西军的火药哪里不同,但是这货居然学会了反向思考。
“赞普,还有大将军,我这里有一个建议,不知你们想不想听?”公孙说道。
“说说,是什么建议?”赤松德赞皱眉道,“如果是派遣细作去安西刺探消息,那趁早还是免了吧,根本就没用,王臣麾下的那群狗崽子的狗鼻子灵得很,我们的人才刚刚进入安西就被发现,去了几百个,就没一个活着回来。”
“啊这……”公孙说顿时语塞,赞普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说什么?
“狗奴。”赤松德赞的脸色变得更加的难看,“除了这个,你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大将军可是一直在我面前赞美你,说你是罕有的智者。”
赤松德赞的这顶高帽子扣过来,公孙说顿时间又惊又怕。
因为赞普送上的这顶高帽子可没那么好戴,要是拿不出与之匹配的东西,毡帽后面悬狐尾还是轻的,搞不好直接就被炮制成人皮唐卡。
只不过,公孙说这厮的确有点东西,至少反应速度很快。
顿了顿,公孙说又道:“赞普,如果不能设法获得安西军的火药配方,短时间内想仿造火器肯定是仿造不出来了,即便造出来,也不如安西军犀利,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到了战场上也只能被安西军碾压,所以得反其道而行之。”
赤松德赞神情一动道:“该如何反其道而行之?”
公孙说一脸郑重的说:“组建一个火器东岱,模仿安西军的战法与各东岱交战,在这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火器的战术。”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安西军的火器再厉害,也必然存在弱点。”
“我们到现在不知道安西军火器的弱点,不意味着没有,只是尚未发现而已。”
“但是,只要我们多尝试几次与‘火器’的交战,就一定能够发现它的弱点。”
顿了顿,公孙说又道:“唯其如此,下次与安西军交战时,即便火器仍旧不如人,但是至少不会再毫无招架之力。”
赤松德赞转过头看向达札路恭。
达札路恭难掩脸上的兴奋之色:“赞普,这法子不错!”
赤松德赞却还是有些犹豫,站起身在大厅里来回踱步,盆达延赞松、达札路恭、乞力热藏等吐蕃大臣的目光则随着赤松德赞来回的移动。
尽管这几年吐蕃在战场吃了不少败仗,不过吐蕃君臣还是很团结的。
赤松德赞的威信也没有遭到太大削弱,依然牢牢控制着吐蕃的政局。
好半晌,赤松德赞才终于下定了决心:“这样,在三勇部新组建三个火器东岱,每个东岱需装备一百门两寸大炮,此外每个桂庸都要随身携带至少四颗烟花瓷,今后三勇部的各个东岱需轮流与火器东岱进行战阵演练,以尽快摸索总结出一套足以应对火器的战术!绝不能等到唐军杀上雪域高原了再去想办法!”
“遵命!”三勇部的三个帅臣同时应喏。
赤松德赞又道:“此外,还需遣使前往长安,再次提出与大唐会盟。”
“对,再提与大唐会盟!”大相盆达延赞松击节赞叹道,“此举一者可令大唐君臣放松对我吐蕃的警惕之心,二者可以借机算计大唐盟使。”
乞力热藏当即出附和道:“可向大唐要求派王臣来会盟!”
“对,让王臣前来会盟。”盆达延赞松狞笑道,“然后在会盟地附近埋一支伏兵,只等王臣进入到伏击圈内便擒斩之!”
达札路恭心下只是冷笑,这点儿微末伎俩也想算计王臣?
不过,达札路恭并没有说出来扫盆达延赞松和乞力热藏两人的兴致,会盟之事即便不能擒斩王臣,但是用来拖延一下时间还是可以办到的。
因为每次吐蕃提出会盟,大唐还从来没有拒绝过的先例。
所以这次吐蕃提出会盟,大唐大概率也会遣使前来会盟。
“可!”赤松德赞采纳了盆达延赞松两人的建议,又说道,“除了重提与大唐会盟,还需联络他国组建一个反唐联盟!如今之局势,单凭吐蕃一国之力,已经不足以战胜大唐,所以还要派出多路使者前往大食、南诏以及更远处的白服突厥诸部,说服他们与吐蕃结盟,一旦大唐出兵攻击其中一个国家,另外几个国家皆需立即出兵相助。”
“此外,上勇部需要再一次南征天竺,以筹集粮食及财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