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的灵魂就像是一个绞肉机一般,爆炎虫王的灵魂刚一入体,就毫无抵抗之力的被卧龙的灵魂搅碎成丝丝缕缕的灵魂精粹。
这些灵魂精粹在卧龙意志的驱使下,迅速的渗入到体内,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治疗身体的伤势,哪怕浪费很多灵魂之力也无所谓。
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时间越短越好。
随后之间卧龙全身的伤,在灵魂精粹不计损耗的填补之下,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恢复。
甚至就连只剩下三分之一,那用来支撑蝠翼的暗金色骨骼,都在急速生长。
而小舞这边,也已经被那发爆炎弹给吞噬了进去,全身上下都燃烧着不灭的暴躁火焰。
即便连普通的爆炎弹都有吞噬能量的特性,何况是爆炎虫女皇的爆炎弹了。
爆炎虫女皇的爆炎弹,吞噬能力自然更强,即便是空间之力这种稀有的能力,也在其吞噬范围内。
面对这种火焰,必须第一时间用更强的能量去扑灭对方,不然就会变成添油战术。
因此小舞在被爆炎包裹住后,第一时间就调集了大量的机体材料去对抗爆炎。
最后直到小舞的身高被削弱到了只有一米三的程度,这才消磨了这发爆炎弹的所有能量。
小舞扛过这发爆炎弹之后,立即调集神力空间内的纳米材料对自身机体进行补充。
同时她也有些惊骇。
要知道刚刚她和千仞雪两个人,接连挨了十几发爆炎虫王的爆炎弹,身高也才仅仅被削弱了不到十厘米罢了。
但是爆炎虫女皇仅仅一发爆炎弹,就直接给她摧毁了三十厘米的身高。
这要是没有纳米材料进行补充的话,怕不是再挨两下子,人就没了吧?
这无双级别和12级的极限,真是差的很大啊。
好在这时千仞雪及时赶来,和小舞接力开始替卧龙硬扛爆炎弹。
此时的爆炎虫女皇也越发的暴躁了。
本来其实它还挺开心的,特别是数次命中那只黑虎之后,它觉得只要再给它一点时间,它就可以解决掉那只黑虎。
只剩下一只白虎的情况下,是无法限制住它的。
到时候它就可以腾出手来,帮爆炎虫王们一一把那些空间系进化者给解决掉。
然而随着一只爆炎虫王的突然暴毙,形势直接逆转。
首先它知道既然已经有一只爆炎虫王撑不住了,那剩下的四只爆炎虫王,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到时候等那些空间系异能者腾出手来,它就要遭殃了。
其次那些空间系异能者的表现也令它吃惊,它都没有感觉到进化能量的波动,甚至都不明白对方是怎么恢复的那么快的。
难道是那颗养殖星球上的特殊能力?
也不对啊,那些特殊能力用的是宇宙能量,虫族确实对宇宙能量的了解比较少,远比不上对进化能量的了解。
但宇宙能量最浅层的变化,它们还是可以感知到的。
可是对方呢,刚刚它只感知到些许的宇宙能量波动。
这么点的宇宙能量,绝不可能支撑的了对方这么快速的恢复。
要知道能量是守恒的,对方能够硬扛它一发爆炎弹,即便是威力衰减很多的爆炎弹,依旧证明对方的体质很强。
这么强的体质,想要拥有这么快的恢复速度,不是不可能,但却需要极其庞大的能量作为支撑。
这让它百思不得其解,也摸不清那些空间系异能者的底细。
最后最让爆炎虫女皇难受的是,那只黑虎竟然能够吞噬生物的灵魂,同时还可以借助生物的灵魂疗伤。
这可是噬魂虫独有的能力啊。
没想到那只黑虎竟然也有。
现在它对黑虎发射的爆炎弹,都被两个空间系异能者给硬扛了。
眼看黑虎就要靠着爆炎虫王的灵魂恢复如初,且另外四只爆炎虫王随时可能暴毙的情况下,这怎能不让它暴躁。
甚至爆炎虫女皇都准备打退堂鼓,想办法跑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爆炎虫女皇抉择的时候,两只爆炎虫王同时熄火。
有了小舞和千仞雪的经验,围攻这两只爆炎虫王的机械姬,二话不说就塑形出了更长的刀,直接一击致命,给这两只爆炎虫王来了个断头台。
爆炎虫女皇眼看再次有两只爆炎虫王身死,顿时下定了决心。
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一想到这,爆炎虫女皇也不发射爆炎弹了,而是把全部的能量都用来加速。
随即它身形灵巧的一转,大量的爆炎在宇宙中喷吐,它的速度则是随之一增。
它所逃离的方向,就是来这个星系的虫洞,也是这个星系中唯一一个可以进行空间跃迁的人工虫洞,是虫族制造的。
一边逃离,它还一边以每秒数百次的频率,通过星空巨蟞的服务器,朝着跳虫女皇的座驾,发送它当前所在的宇宙坐标。
空间跃迁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通过虫洞跃迁。
这种跃迁的好处是距离远,耗费能量少。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需要虫洞,并且跃迁的地点是固定的,且短时间内无法连续跃迁,有点类似于传送阵。
另一种跃迁则是随时随地跃迁,跨越以光年计算的距离。
不过这种跃迁的距离比较近,耗费的能量又大。
好处就是不需要虫洞,只需要跃迁地点的宇宙坐标就行,类似于瞬移。
前来支援的跳虫女皇,就是通过虫洞的方式跃迁,所以虽然可以跨过极其遥远的距离,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爆炎虫女皇的目的就是赶紧赶到虫洞那里,以便于跳虫女皇来临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对它展开救援。
而张川这边眼看爆炎虫女皇要跑路,顿时急了。
现在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这要是被爆炎虫女皇跑了的话,那就白打了。
甚至等另外的无双级别虫族强者到来之后,对方有了这次的经历,也绝对不会再落单,以至于给张川他们找到机会了。
不但是张川,其他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