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张小姐但说无妨。”皇后放下手中的茶盏,笑着看向张南荛问道。
“此事,臣女本不应多嘴,但是,上次小皇孙之事,臣女也看出了一二,臣女刚刚从东宫出来的时候,恰巧听到宫女说,闵家戚夫人求见太子妃。”张南荛小声说道。
“她还有脸来?”皇后一听到闵家就来气。
当初,皇孙失丢一事,太子瞒着太子妃,按她的想法,这事,就应该告诉太子妃,看她到时候,是不是还纵着,闵家那郡狼子野心的玩意。
“臣女听太子妃的意思,似乎是明日见那戚夫人。”张南荛又说道。
“混帐,只要有本宫在,那闵家人,就别想进宫。王公公,你去和宫门口的人交待了,皇宫中,闵家人与狗不得入内,谁要那么没眼力见放闵家人入宫,便是与本宫为敌。”一向温和的皇后突然动怒了。
知情的人都觉得,那是闵家人太过了,不知情的,还以为,这是皇后在找岔。
“皇后娘娘恕罪,此事,是臣女不该多嘴。”张南荛赶紧跪下说道,心里却是暗戳戳地想着,太子妃这些日子,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自己也要反击一二才是。
“好孩子,这事,不怪你,本宫还要好好谢谢你才是,若是你不告诉本宫,那闵家妇进宫了,还指不定要怎么谋害本宫的皇孙呢。”皇后想想,那人若是想要祸害太子妃那便祸害了去。
“常嬷嬷,你一会去东宫,把本宫的小皇孙接过来,这几日,小皇孙便长住坤定宫,把奶娘和换洗的衣物一并带过来。”皇后想也不想地说道。
皇后甚至想着,一会要去毓秀宫找娴妃把那小床要来,她觉得那小床怪好的。
“是!老奴这便去。”常嬷嬷听了张南荛的话,也担心,太子妃看顾不好,小皇孙。
“皇后娘娘,那臣女便先回去了。”张南荛觉得事情差不多了,便想赶紧出宫去见母亲,还有那个,她许久未见之人。
“不急,张小姐可有许人家?”皇后想着,张南荛这般乖巧的女子,她挺喜欢的,不过自家弟弟已经成亲了,没机会了,可这皇宫里,不是还有两个皇子尚未婚配吗?
“皇后娘娘,臣女尚未婚配,不过,臣女有喜欢的人了。”张南荛说到这,还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她与卫隐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呢。
“哦?不知张小姐心仪的是哪家公子?”皇后想着,说不定,自己可以给他们赐婚。
“皇后娘娘,臣女还不能告诉你。等臣女与他的亲事定下来,定会请皇后娘娘替臣女赐福。”张南荛也不客气地说道。
“那可说定了,到时候张小姐可别忘记了。”皇后笑着说道。
卫家
“娘,我不想成亲。”卫隐一脸无奈地看着卫母,不明白,她哪来那么大的的主意。
“你这孩子,再不成亲,你就被皇上抓走。”卫母不满地说道,儿子一把年纪了,哪有不想成亲的?
定是少年不知成亲好,成天就知道混男人堆里,她都要怀疑儿子,是不是有龙阳之好了。
“哪会。”卫隐说到这,是有些心虚的,毕竟,他年纪差不多到了,那人也该到了年纪才是,只是那丫头,最近怎么不到自己跟前愰了?
“怎么就不会,你是忘了那成婚令了不成?”卫母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哎哟,娘,我知道了,这事,你别急,回头,我定给你带个满意的儿媳妇回来。”卫隐说着,就想往外走。
“卫隐?”卫隐还没走出院子,就被突然探出来的头吓了一跳。
刚刚还想着,这丫头不知道最近跑哪去了,这就突然出现了。
“哎哟,姑娘,你是来找卫隐的啊?”卫母看着张南荛,两眼直冒光。
这姑娘不仅长得好,看起来就十分机灵。
难怪,儿子不愿意她说的那些姑娘。
“伯母,我能借他用用吗?”张南荛一脸讨好地看着卫母问道。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不用还也可以。”卫母就差拿着鞭炮将卫隐送给张南荛了。
“那倒不用,伯母,我一会就把他还回来。”张南荛说完就拉着卫隐要离去,走到一半,才察觉自己这样做,有点失礼,赶紧将自己手中的糕点塞到卫母怀中。
“伯母,今日来的匆忙,这点糕点,孝敬给你。”张南荛赶紧说道。
“哎哟,好好,老婆子,我也沾点你的光。”卫母一看,这不是京城那顶难买的糕点铺子的糕点吗?
她记得好像是叫甜心铺子的。
卫母看着离去的两人,嘴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看来儿子的终生大事,有着落咯。
“哎哟,我说卫婶子,刚刚那姑娘是谁啊?”隔壁的林大娘探出一个头,一脸八卦地问道。
“哟,林大娘,你眼神还怪了的嘞。”卫母一脸得意地说道。
“那是!那是不是你未来儿媳妇?”林大娘笑着问道。
“哎,孩子的事,我也不知道。”卫母嘴上说着不知道,可眼神里都是喜庆。
心里是甜甜的。
“哟,这些日子是上哪去了?”卫隐双手抱胸,他还以为这丫头最近是把他忘了呢。
“嫁人去了啊。”张南荛故意想要试探一下卫隐对自己是不是有情,赶紧问道。
“真的?”卫隐心里一紧,他死死地盯着张南荛。
心里满是怨念,她要嫁人,为什么不找自己?
“你说呢?”张南荛从卫隐脸上看到了悲伤。
心里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她一厢情愿就好。
“那你倒是把你那夫君带出来我瞧一瞧。”卫隐双手紧握,尽量让自己语气平静一些,问道。
“时间到了,你自然就见到了,不过,卫隐,你这么紧张,该不会是喜欢我吧?”张南荛故意凑卫隐耳边,轻声问道。
张南荛本也想弱图之的。
但是,太子妃那视自己如眼中钉的架势。
自己还是早日与这人定下亲事才好,要不然,指不定,太子妃真以为自己肖想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