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三年 大年初二
晨曦的微光轻轻洒落在大秦京城的每一处角落,唤醒了这座沉浸在新春喜悦中的繁华古都。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快地诉说着新年的吉祥。
各坊市早已热闹非凡,百姓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涌向街头,去观赏那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
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在人群之中,巨龙的身姿矫健灵动,
龙鳞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舞龙者们配合默契,手中的木杆挥舞自如,让巨龙时而腾飞,时而盘旋,引得围观的百姓阵阵喝彩。
那狮子也不甘示弱,活灵活现地跳跃、翻滚,还不时做出各种俏皮的动作,
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伸手想要去摸一摸那毛茸茸的狮子头。
踩高跷的艺人们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脚踩高高的木跷,却如履平地,有的扮成各种戏曲角色,手持道具,边走边唱;
有的则模仿着各种动物的姿态,憨态可掬。人群中不时传出惊叹声和欢笑声,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海洋之中。
在那巍峨的皇宫之中,皇室成员们也被宫外的热闹氛围所感染。
乾清宫内,皇贵妃刘冰清身着华丽的宫装,头戴璀璨的珠翠,袅袅婷婷地走到窗边,透过宫墙的窗户向外眺望。
她眼中满是笑意,转身对着坐在龙椅上的昭宁帝杨起说道:“陛下,您瞧,今年的新春真是热闹非凡,百姓们如此喜悦,可见我大秦如今国泰民安啊。”
杨起微微起身,走到窗边,与皇贵妃一同望向宫外。
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身姿挺拔,面容英俊且带着温和的笑意,
说道:“这正是朕所期望的。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乃是朕最大的心愿。希望往后的每一年,都能让百姓们如此开心地度过新春佳节。”
宫中一片忙碌景象。宫女太监们穿梭往来,为即将举行的诗词大会做着最后的准备。
巨大的宫殿中,摆放着数张雕花描金的桌案,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还有各种精美的点心和香茗。
殿中四角的铜炉里,焚着珍贵的香料,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散发出淡雅而迷人的香气。
皇子公主们以及妃嫔们纷纷盛装出席。
他们或优雅从容,或活泼俏皮,各自展现着独特的风姿。
大皇子杨景年纪虽小,但眼神中透着机灵与聪慧。他身着一身黑色锦缎长袍,头戴玉冠,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拉着如意公主杨曦的手,奶声奶气地说:“妹妹,等会儿我们可要好好表现,让父皇和皇祖母开心。”
杨曦穿着一身粉色宫装,梳着双马尾,头戴小巧的珠翠发饰,宛如一个精致的瓷娃娃。
她用力地点点头,说:“哥哥,我一定会努力的!”
诗词大会开始,众人以新春为主题,吟诗作词。
妃嫔们纷纷展现出自己的才情,诗词或婉约细腻。
轮到大皇子杨景时,虽然他才刚满七岁,却毫不怯场,
只见他身姿挺拔,勇敢地从座位上站起。
他抬手整了整身上精致的锦袍,而后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响亮地大声朗诵起来:
“新春瑞气满京城,雪映红梅岁月宁。
万户团圆同喜乐,大秦昌盛永安宁。”
这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可吐字清晰,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声音在宽敞的宫殿内回荡。
众人听闻,纷纷鼓掌喝彩。掌声如雷,在宫殿的四壁间来回碰撞。
梅太后高坐在主位之上,脸上笑开了花,那笑容仿佛能将冬日的冰雪都融化。
她连连点头,口中夸赞道:“我这皇孙真是聪明伶俐,将来必成大器!”声音中满是慈爱与欣慰。
杨起也一脸欣慰地看着儿子,眼中满是骄傲,开口说道:“景儿小小年纪,便如此勤奋好学,值得嘉奖。
来人,赏!”话音刚落,太监们便迈着整齐的步伐,迅速端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赏赐。
那托盘里,摆放着珍贵的书籍,书页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还有精美的玉佩,温润的玉质在烛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大皇子杨景的生母皇后陈可卿坐在一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欣慰之色。
她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忖:“我的景儿真厉害!”眼神始终没有从儿子身上移开。
如意公主杨曦见同父异母的哥哥得到了众人的夸奖,心中不甘示弱。
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像一只活泼的小鹿般跑到殿中,仰着粉嫩的小脸,
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道:“皇祖母,父皇,曦儿也有一首诗要献给大家!”那模样可爱至极,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
接着,她脆生生地念道:
“新春到,花儿笑,红灯笼,高高照。
一家人,乐陶陶,大秦年,真热闹。”
众人听了,被她可爱的模样和稚嫩的诗句逗得哈哈大笑。笑声在宫殿内此起彼伏,掌声再次热烈响起。
皇宫中一片欢乐祥和,而在民间,同样热闹非凡。
京城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人群摩肩接踵。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年货摆满了摊位。
卖糖人儿的老师傅手艺精湛,只见他手中的糖稀如丝线般流淌,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糖人儿便出现在眼前。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拉着母亲的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糖人儿,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嘴里嘟囔着:“娘,我要那个糖人儿。”
母亲笑着点了点他的鼻子,说道:“小馋猫,就知道吃。”说着便掏钱买下了糖人儿。
小男孩接过糖人儿,开心得手舞足蹈,迫不及待地舔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不远处,一群孩子正在玩踢毽子的游戏。
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女孩踢得格外起劲,毽子在她的脚尖上上下翻飞,像一只欢快的小鸟。
旁边的小伙伴们大声喊着:“秀秀,加油!秀秀,加油!”
秀秀脸上红扑扑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她依旧不停地踢着,笑声回荡在街道上空。
这时,一位卖春联的老者摊位前围满了人。
老者左手抚须,正拿着毛笔,思考着如何下笔,紧接着,想到什么立刻挥毫泼墨写春联。
一个年轻人挤到前面,笑着对老者说:“大爷,给我写一副春联,要那种特别喜庆,能带来好运的。”
老者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小伙子,今年多大啦?成亲了没?”
年轻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二十三了!还没呢,正打算今年找个好姑娘成家。”
老者哈哈大笑,说道:“那我给你写一副特别的春联!”说完立刻动笔写下上联是‘新春新景新希望’,
下联是‘好年好缘好姻缘’,
写完横批‘喜事临门’。
“怎么样,小伙子,这春联合你心意不?”年轻人听了,眼睛一亮,连忙说:“好,好得很!大爷您这字写得漂亮,这春联的寓意更是好。”
周围的人听了,也纷纷点头称赞。
在一个小巷子里,几个妇女正围坐在一起剪窗花。
李婶手中拿着剪刀,熟练地在红纸上飞舞,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大公鸡窗花便剪好了。
张婶凑过来,羡慕地说:“李婶,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我怎么剪都剪不好。”李婶笑着说:“这有啥难的,你多练练就行。来,我教你。”
说着,便拿起一张纸,耐心地教张婶剪窗花。
张婶学得很认真,虽然剪出来的窗花还有些歪歪扭扭,但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说道:“等我学会了,过年的时候把家里都贴上自己剪的窗花,肯定特别喜庆。”
再往前走,是一个热闹的戏台子。台上正在表演着一出精彩的戏曲,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在台上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韵味十足。
台下围满了观众,大家看得如痴如醉。一位大爷看得兴起,忍不住站起来大声叫好,还跟着节奏打起了节拍。
旁边的大妈拉了拉他的衣角,笑着说:“老头子,你看你,都入迷了。”大爷嘿嘿一笑,说:“这戏唱得太好了,我忍不住啊。”
在一个小院里,王二麻子正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喝酒。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几个人你一杯我一杯,喝得面红耳赤。王二麻子端起酒杯,大声说:“兄弟们,今天初二,咱们好好喝一场。
希望新的一年,咱们都能赚大钱,过上好日子。”朋友们纷纷响应,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其中一个叫李四的笑着说:“二麻子,你今年可得努力了,听说隔壁村的翠花还没嫁人呢,你要是赚了钱,说不定能把她娶回家。”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王二麻子脸一红,说道:“去去去,别拿我开玩笑。不过我今年确实得好好干,争取多赚点钱。”
天色渐渐暗下来,街道上的灯笼都亮了起来。红彤彤的灯笼将整条街道照得如同白昼,处处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皇宫内,皇帝和皇室成员们也用完了晚宴,继续欣赏着歌舞表演。而在民间,人们或是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讲述着一年的趣事;或是走出家门,与邻里一起分享新春的喜悦。
大秦的新春,皇宫与民间同欢共庆。无论是皇室的尊贵奢华,还是民间的质朴热闹,都在这新春佳节中,共同构成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卷。
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人们怀揣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期待着大秦的未来更加昌盛繁荣,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