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荣府提亲 敲定婚期
南宫策重新落座,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详细地向史鼎讲述了提亲的计划。
“伯父,晚辈准备三日后前往荣国府提亲,彩礼已经精心筹备,都是些珍稀的物件,以表晚辈对贾府和迎春姑娘的尊重。
提亲当日,还望伯父能够与晚辈一同前往贾府。”
史鼎点了点头,说道:“三日后吗?时间倒是来得及。
彩礼方面,切不可失了礼数。到时候我会准时与你一同前往荣国府。
不过,南宫贤侄,你与贾姑娘相处之时,可有了解她的性情喜好?这夫妻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包容才是长久之道。”
南宫策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笑容,说道:“伯父说得是。晚辈与迎春姑娘相处时,
发现她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对诗词书画都颇有造诣。
晚辈平日里也喜好这些,所以与迎春姑娘交谈甚欢,彼此都十分投缘。”
史鼎听了,满意地笑了笑:“如此甚好。这夫妻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处起来也会更加融洽。
希望你们日后能够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南宫策感激地说道:“借伯父吉言。晚辈一定会好好对待迎春姑娘,不负伯父的期望。”
两人又就提亲的一些细节问题商议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晚,南宫策才起身告辞。
史鼎将南宫策送至府门,看着南宫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这南宫策看起来一表人才,对贾姑娘也是真心,但愿这门亲事能够顺顺利利,成就一段佳话。”
回到府中,史鼎将此事告知了夫人。
夫人听后,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老爷,你既然应下了这媒人一职,那就好好促成这门亲事。
“那是自然!”
………
接下来的几天,史鼎和南宫策都在为提亲之事忙碌着。南宫策精心准备彩礼,每一件礼物都经过他的仔细挑选,力求让贾府满意。
阳光洒落在荣国府的青石板路上,映照着门前威严的石狮子。
英国公史鼎身着庄重朝服,气宇轩昂地站在南宫策身旁,两队提亲人马整齐排列。
史鼎神色平和,南宫策虽努力镇定,却难掩眼中的紧张与期待。
荣国府大门紧闭,门前两排家丁笔直站立。史鼎稳步上前,家丁们连忙恭敬行礼。
史鼎声音沉稳:“烦请通传一声,英国公史鼎与商部右侍郎南宫策前来提亲。”家丁不敢有丝毫懈怠,匆匆入内通报。
不多时,大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重的吱呀声。贾赦带着几位贾府长辈快步迎出。
贾赦笑容满面,眼神中透着喜悦:“英国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史鼎笑着还礼:“表兄客气了。
今日我与南宫贤侄前来,是为了南宫贤侄与迎春丫头的亲事,还望表兄成全。”
贾赦看向南宫策,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打量。
南宫策身姿挺拔,容貌俊朗,气质不凡,贾赦满意地点点头:“南宫贤侄一表人才,又是朝中栋梁,老夫自然是愿意成全这门亲事。快请进!”
众人穿过宽敞的庭院,一路来到荣禧堂。
堂内布置典雅庄重,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悬挂着名家字画,彰显着贾府的尊贵与底蕴。
宾主落座后,南宫策微微示意,身后的随从们便将彩礼有序地抬进厅中,一一陈列开来。
精致的锦盒中,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每一件彩礼都彰显着南宫家的诚意与富足。
贾赦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彩礼,心中对南宫家的诚意十分满意。
这时,史鼎作为媒人,起身拱手行礼,环顾众人后缓缓说道:“贾兄,南宫贤侄对迎春姑娘是真心实意,南宫家也十分重视这门亲事。
今日南宫贤侄带着丰厚的彩礼前来提亲,就是希望能够将迎春姑娘风风光光地娶进家门。
还望贾兄能够应允。”
贾赦微微颔首,正要开口,一直坐在主位上的贾母微笑着说道:“史鼎啊,你这媒人当得用心。
不过,这婚姻大事,可不能只看彩礼。策哥儿,你且说说,日后打算如何对待迎春这孩子?”
南宫策连忙起身,恭敬地向贾母行礼:“老太太放心,晚辈定会将迎春姑娘捧在手心里。
日后定当相敬如宾,不让她受半点委屈。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在精神上体贴关怀,定不负姑娘的托付与贾府的期望。”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如此便好。我这孙女儿,虽是庶出,可也是我心尖上的人。你既这般有诚意,老身也就放心了几分。”
贾政也微微皱眉,严肃地说道:“南宫贤侄,婚姻非儿戏,日后你与迎春夫妻一体,还望你能在仕途上继续奋进,为朝廷效力,也为家族增光。”
南宫策诚恳地回应:“叔父所言极是。晚辈在朝中定当勤勉奉公,努力上进,不负朝廷圣恩,也为与迎春姑娘的未来努力打拼。”
邢夫人在一旁笑着说道:“看南宫公子一表人才,又这般知礼懂事,想必日后与迎春定能夫妻和睦。只是这成亲的日子,可得好好商议商议。”
王熙凤巧笑着接话:“是啊,这日子可得选个黄道吉日,让两位新人顺顺当当、和和美美。”
众人围绕着成亲的日子展开讨论。有人提议选在中秋佳节,寓意团圆美满;有人则认为年底更合适,喜庆热闹。
史鼎思索片刻后说道:“依我看,九月初八倒是个不错的日子。秋高气爽,又有长久之意,正合了这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美好期许。”
贾赦看向贾政,贾政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贾赦这才说道:“表弟所言有理,九月初八甚好。”
南宫策心中大喜,连忙再次向贾赦行礼:“多谢贾伯父成全!晚辈一定会好好筹备,定让迎春姑娘风风光光地嫁进南宫家。”
此时,躲在屏风后的迎春、探春、惜春正偷偷看着厅中的一切。
探春悄声对迎春说:“二姐,瞧姐夫这一表人才的,对你又这般用心,日后你定能幸福。”
迎春脸颊微红,羞涩地低下头:“但愿如此吧!”惜春也凑过来:“二姐姐可要抓住机会,以后好好过日子。”
贾母似乎察觉到了屏风后的动静,笑着说道:“几个丫头,也别躲着了,出来让策哥儿见见。”
三姐妹有些羞涩地从屏风后走出,向众人行礼。南宫策连忙回礼,心中对迎春又多了几分怜惜,聆听着其他人在畅谈往事,感叹岁月无情!
………
养心殿内,袅袅琴音如潺潺溪流,在殿宇间缓缓流淌。昭宁帝杨起斜倚在华丽的龙榻之上,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袍上金线绣就的祥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此刻,他微闭双眸,神色惬意,沉浸在白弦音那悠扬的琴韵之中。
白弦音身着素色长裙,身姿婀娜,宛如画中仙子。
她纤细的手指灵动地在琴弦上舞动,每一次拨弦都带出一串清脆悦耳的音符,交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静立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这静谧而美妙的氛围。
就在这一片祥和之中,殿外传来一阵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戴权脚步匆匆地走进殿内,他微微躬着身子,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之色。
来到杨起身旁,戴权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小心翼翼地俯下身,在杨起耳边轻声禀报:“陛下,方才得报,工部尚书贾赦欲招商部右侍郎南宫策为婿,
将独女迎春许配给南宫策。他还请了吏部尚书史鼎为媒人,今日便去提亲了。”
杨起原本舒缓的神情微微一动,缓缓睁开双眼,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轻轻抬手示意白弦音停下,琴音戛然而止,余韵却仍在空气中缭绕。
杨起坐直身子,神色平静,淡淡地说道:“这有何大惊小怪的,男婚女嫁,本就是寻常之事。
那迎春丫头,自幼便没了生母,在府中也是个可怜孩子。
如今能寻得这般佳婿,倒也是一件好事。”
戴权连忙应道:“陛下圣明。”
杨起略作思索,而后吩咐道:“这样吧,你亲自去一趟荣府。传朕旨意,着人打造一块‘佳偶天成’的金匾,送往南宫策府中。
再赏黄金三万两、锦缎百匹、玉如意一对。就说朕祝小两口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
戴权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着手准备圣旨与赏赐之物。不多时,一切准备妥当,戴权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荣府。
荣府门前,一片热闹景象。提亲的队伍与迎接的贾府众人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礼品的交接,戴权到来后,问清楚自众人都在荣禧堂后,直接前往荣禧堂。
戴权来到荣禧堂内,与众人打过招呼,立刻拿出圣旨,王熙凤见此,立刻让人准备香案,紧接着就准备好一切,众人起身,躬身行礼,
戴权见此,满意的点点头,随后神色庄重的展开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工部尚书贾赦之女迎春,端庄淑德,温婉可人;
商务部右侍郎南宫策,才德兼备,勤勉奉公。今闻二人缔结良缘,朕心甚悦。
特赐金匾一块,上书‘佳偶天成’,以彰此美好姻缘。另赏黄金三万两、锦缎百匹、玉如意一对,望二人婚后琴瑟和鸣,相濡以沫,为朝廷之栋梁,家族之荣耀。钦此!”
宣读完毕,戴权将圣旨递与贾赦。贾府众人纷纷谢恩,贾赦更是激动不已,连声道:“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定不负陛下厚望。”
随后,戴权命人将赏赐之物一一抬入府中。黄金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锦缎色泽鲜艳、质地华贵,玉如意温润剔透,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众人看着这些丰厚的赏赐,无不惊叹陛下的圣恩浩荡。
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戴权又与贾府众人寒暄了几句,便告辞回宫复命。而荣府内,因为这道圣旨,喜庆的气氛愈发浓烈。
贾赦满心欢喜,觉得自家女儿这门亲事不仅成就美满姻缘,更得了陛下的恩宠,日后家族必定更加荣耀。
南宫策亦是感激涕零。
接着,众人又开始讨论成亲的各项细节,从婚礼的规模、流程,到婚后的生活安排,事无巨细。史鼎在一旁耐心调和,确保双方都能满意。
贾琏在一旁笑着说:“南宫贤弟,日后咱们可就是一家人了。
到时候可得多走动走动。”南宫策连忙应道:“那是自然,还望琏二哥日后多多关照。”
经过一番热烈而融洽的讨论,各项事宜终于达成共识。婚期定在九月初八,婚礼将按照两府的规格盛大举行。
天色渐晚,南宫策和史鼎起身告辞。贾赦等人将他们送至府门,双方再次行礼作别。
史鼎看着南宫策,语重心长地说:“南宫贤侄,今日这亲事定下,你可一定要好好对待迎春。”南宫策坚定地回答:“伯父放心,晚辈铭记于心。”
望着提亲队伍远去的背影,贾赦心中感慨。这门亲事,既为迎春寻得良人,又与南宫家结下姻亲,对贾府未来大有裨益。
而荣禧堂内这场提亲,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在贾府众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预示着南宫策与贾迎春即将开启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