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对面,有一排临时建筑,几个年轻人正拿着图纸比划着。
“爹,那就是镇长和几个办事员。”
李开诚瞬间满面笑容,走上前去拱手打招呼:
“刘……镇长,别来无恙乎?”
“咦,李掌柜?”
那个拿着图纸的年轻人正是镇长刘锐意。
嗯?认识?
两人这么亲切,倒是把李秀文弄懵了,他刚想介绍来着。
“哈哈,竟是你到李家镇当镇长,一直没来拜访,还望海涵!”
“李掌柜,还是叫我小刘吧!”
刘锐意客气的拱手回礼:“这里叫李家镇,我还想着会不会是李掌柜的家呢!”
两人是在姑苏城相识。
李开诚经营牛羊贸易,前两年的牛羊,全是从政府采购,乃是军队从白人手上没收而来。
政府和他交接的办事员,就是刘锐意。
“刘镇长,不知可有幸邀请您到寒舍叙叙旧?”
李开诚环顾周围的环境,临时办公室有些寒酸。
于是发出邀请。
他也不会真的叫小刘,身处满清那种封建社会熏陶,深刻了解芝麻官也是官。
“李掌柜,很抱歉。”
刘锐意摇头拒绝,大夏帝国对官员的品行是很严格的。
“不是我拿架子,而是我们公务员有纪律,不能吃请。还是感谢您的好意!”
他毕业几年就能外派独挡一面,能力和抱负可见一斑。
不能在纪律上影响自己的前程。
其父给取名“锐意”,就是锐意进取的意思。
他见李开诚还要邀请,立刻打断道:
“我还想拜访李家老爷子,现在李掌柜既然过来,我直接和你说吧!”
他向几个办事员示意后,一行人进入到临时办公室中。
“李掌柜,镇政府已经成立,劳您通知镇上百姓办理入籍、置换各种契约。”
刘锐意等人来此一个多月,忙着安排镇政府、学校、道路等修建。
还没来得及正式接管民政事务。
李家镇现有百姓,都只是在港口办理过入境文书。
没有正式入籍,没有户口本。
包括镇上的土地、宅基地,都只是县政府给了一个临时批文,没有给办理正式的地契、房契。
“好的,乐意效劳!”
镇上的人几乎都是他们李氏族人,可以正式入籍,求之不得。
“李掌柜,针对原来临时分配的土地、宅基地,官方会重新测量尺寸办理书契,希望不要介意。”
刘锐意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丝毫不因两人的交情而打擦边球。
官方原来只是给了一幅标准版规划图,测量、划分都是负责建镇的李氏负责。
“呵呵,理当如此。”
李开诚也不以为意,他认识刘锐意两年,知道他的性格。
“我准备将另一个省分配的土地,置换到李家镇,不知可否?”
“可以的!”刘锐意微笑着点点头,并且给出方案:
“只需在那边的镇政府办理土地归还、销户迁出,就可在此重新落户分地。”
说到这里;
他考虑两人的交情,在规则范围提醒一句道:
“归还土地的时候,可以向政府申请一份熟地补贴。”
这种大夏帝国内部人口迁移,有一套成熟的制度。
原址的土地是开垦多年熟地,新土地可都是荒地。
政府会给一部分开垦补贴。
上交的土地,很快会被分配给那些家里儿子长大要分户的家庭购买。
即使要交一部分开垦费,这些家庭也是很愿意的。
“哈哈,多谢刘镇长提醒,以后就要在您的治下生活了!”
“呵呵,看来李掌柜是准备彻底迁居江宁省了啊!”
两人相谈甚欢。
“刘镇长,李家镇的镇政府大楼、学校,还需要多长时间建成?”
李开诚还想着将家里那几个读书的孩子,转学过来呢。
“县政府已经下令,下半年开学之前,新学校就必须开始接收学生。”
刘锐意指着外面那政府办公大楼,自信的说道:
“以现在的建设进度,应该不是问题!”
大夏帝国的这种镇政府大楼,都是固定款式;
千篇一律!
不管到了哪个镇,看到这个楼,就知道是镇政府大楼。
图纸现成的,建设的工人都是老手艺的黑奴,已经形成严密的流程。
这些都是大夏帝国二十年前就设置好的规制。
当时;
考虑两个原因。
一方面,要树立官方建筑的威信;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建设乡镇,相当于一种快餐。
毕竟;
大夏帝国版图,增加太快了!
“还有一件事儿,还需李掌柜大力支持。”
刘锐意话锋一转,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戚钦差向南部九省发布了一项政令:大力发展各地乡镇企业。”
“李掌柜对李家镇最熟悉,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这一项政令,是戚志强开创性的设置。
他总览南部九省政务,这一穷二白的地方要迎接大量移民。
不可能所有民生物资都从其他地方运输。
调动这些老移民的财力,在各乡镇都建设民生相关的工厂。
“终于要开启大移民了吗?”
李开诚看完那份文件后,知道这是在为移民做准备。
“李家镇必定全力支持!”
一年五百万人的移民数量,分到每个省五十万人,再到每个郡约五六万。
每个县数千人;
每个镇也有数百人。
他仿佛看到了无穷商机,数百人要安家,衣食住行,不管哪一项都可以赚大钱。
况且;
这场移民,恐怕会持续很多年,稳赚不赔。
这也好在满清有三四亿人口基数,每年自然人口增长都有数百万。
能充分满足大夏帝国的移民需求。
“好,有李掌柜协助,李家镇一定可以快速发展。”
刘锐意为了自己的政绩、仕途,引诱的说道:
“此地处于周围四县的核心之地,未来可能成为一个交通枢纽,铁路经过这里也有可能。”
“铁路?!”
李开诚闻言,大吃一惊。
他知道大夏帝国历来的惯例,在新土地上都会修建大量铁路。
“铁路真的会经过李家镇吗?”
“这几年正在大范围测量规划,按我的预估,姑苏山作为潘帕斯大平原唯一的山脉,必定会有铁路经过。”
刘锐意继续忽悠:
“交通部的铁路规划,考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口数量!”
“好,李家竭尽家财也要投入进来,我还有几个商贾好友,把他们拉过来!!”
李开诚非常激动,似乎被忽悠瘸了。
表现的迫不及待:“刘镇长,我先告辞了!”
“呵呵,李掌柜先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