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号在美利坚待了五天。
就在最后一天,发出正式消息。
华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
协议规定,华国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再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不过必须是3d或者ImAx电影。
海外片商在华国票房的分成比例,将由目前的13%提高到25%。
李元青发现,在合拍片的定义上,不再那么简单粗陋,还是增加了“后期制作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后期制作工作华国承担部分不低于三分之一”。
看来自己的建议书还是有点效果。
就在协议签署生效的当天。
《综艺杂志》、《好莱坞报道》等美利坚娱乐刊物都将此事列为当天的头条新闻。
美利坚电影协会(mpAA)更是在第一时间发出声明:本协议通过提升美利坚电影在华国市场的合法地位,从而打击盗版,保证两国相关产业工作人员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
迪士尼总裁罗伯特也出来接受了采访,就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华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电影市场发展最繁荣最迅速的国家,此次协议意味着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向华国观众提供我们的电影。
就比如说正在热映的《花木兰》,这位美丽的华国工作征服了华国观众也迷倒了欧美的影迷,我为以后能有更多类似优秀的合作感到高兴。”
《花木兰》在华国和北美两地的优秀表现吸引了好莱坞的关注目光。
电影上映至今,北美票房刚破两亿美金。
可内地票房已经超过两亿美金,达到12.9亿华币,比北美加起来要多!
这还是第一次,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电影票房反超北美票房!
罗伯特只觉得可惜,这部电影该晚上映一个月,那他们就能以最新政策争取几千万美金的票房分账!
好在华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了,以后有更多机会从内地电影市场捞钱,这让罗伯特等人摩拳擦掌,这块土地上的钱正等待他们去捡。
但是国内的声音出现了严重分歧。
观众肯定是乐见其成,不用再忍受盗版低劣碟片,大大方方走进电影院看正版就好,好莱坞电影虽然情节薄弱了些,可人家特效做的非常好,刺激了感官就让这张电影票变得很值。
国内电影人则是如丧考妣。
“喊了这么多年,‘狼’终于来了!”
包括分账片、特种片、批片在内,一年将有至少50部引进片在内地电影院里跟国产电影抢观众,以前大家精心挑选公映时间避开进口片的策略也不管用了,以后月月都可能有进口大片,想躲都躲不掉!
唱衰者开始危言耸听。
认为必须要“放开审核”、“政策扶持”...
手段尽出之后,华国电影才能在自家市场上苟延残喘。
当然,这个观点很快被驳斥!
就拿去年十一月上映的《我的变身男友》举例,面对三部好莱坞大片,它依然爆发出了票房潜力,这就说明好莱坞电影不是不可战胜,“小片也能撬动高票房”!
自信派,例如高群书就说道。
【华国电影市场对美利坚开放,毁掉的是那些靠侥幸、靠所谓的明星阵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场取得某种成功的电影制作者。对提高华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对符合电影规律的制作者,只能是幸事。华国电影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
李元青也很同意这个观点。
【兵家大忌,未战先怯!
好莱坞电影目前强的就是特效,我们迎头追几年也能追得上。
而且仅靠特效的电影是快餐,大家以前没吃过、吃的少,才会让满大街开满肯德基之类的快餐,等我们的物质基础再上一层楼,大家的食品安全食品健康意识提升上去后,这种没什么营养的快餐就不再具备巨大的吸引力了。
好莱坞电影也一样,最多十年,大家也就看腻了,观众会不满足于仅是“轰隆爆炸”、“美国人拯救世界”等单一情节,转而会看向既有特效水平又符合华国文化价值观的文艺作品。
所以我们不该悲观,而是要创作更多接地气,华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用“华国龙”击败“好莱虎”!】
李元青甚至引用教员的《论持久战》,认为这场对抗也会和“持久战”一样分三个阶段,2012年毫无疑问会是战略防御,今年的数据不会好看,但无需悲观。
其实很多人心里对李元青很不满。
你是拍好莱坞电影的,《花木兰》成绩高,可那是带着外人来打国人,因为这一部电影从大年初一,高压态势直到现在还没结束。
《逆战》被压的现在还没破亿,《超时空救兵》更惨,三百来万票房彻底撤档,景田拿到了《李献计历险记》女主都不敢现在宣传,生怕被媒体扒出春节档票房,追着她嘲讽。
刘奕菲终于可以回家里坐月子了。
安教授回了法国,李建明也开始正常上班。
小姨和表姐没走,两个妈妈也还是放心不下刘奕菲和“龙儿”,哪怕家里请了两个阿姨,她俩还是愿意来照顾刘奕菲。
其实刘奕菲有说过让婆婆回去正常生活,学校里还有学生要她教呢。
刘如梅笑道。
“那群小兔崽子巴不得我不管他们,都是大学生了,也要学会自律。”
乖孙女这么可爱,巴不得天天和她待一起。
李元青今天回来的早,他就是去电影局开了个会,大家一起讨论该怎么应对新的市场形势。
李元青现在和有些人完全不对付,但他身后是“青奕系导演”,这股势力让会议室里不少人侧目,平常没仔细看,真见到那些属于青奕公司、接受过青奕公司投资的所有导演坐一块,他们才清晰的认识到青奕已经长成何等的庞然大物!
李元青在会议上提了一个建议。
“我们可以参考韩国、意大利等国搞一个国产电影保护月,就在暑期档或者贺岁档专门预留一个月左右时间,不让引进片进入,既不违背大方向又保护了部分国产电影,等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热情降低,国产片可以在任意档期里与好莱坞电影战得有来有回时,咱们再把保护月取消...”
这个建议,不管与李元青对不对付,大家都觉得还可以。
只有少数人担心,华国电影集体躲在保护月里不出来。
李元青摆摆手道。
“这份考虑多余了,保护月最多一个月一个月,蛋糕就那么点,人来多了自然吃的就少了,这种空子就算有人钻,也持续不了多久。”
好莱虎来了,坐在台下的业内人也都在各抒己见,既然结果已经无法改变,那就只能给自己争取到最多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