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扫视了一群皇亲国戚的官员。
吓得他们就跟鹌鹑一般。
要说出使突厥算是九死一生,那么去萨珊王朝,等于是十死无生。
特别是唐俭,发现李世民的目光看向自己,他的背脊就是一寒,好像有一股冷风刮进了脖领子,浑身的颤抖了一下,缩着脑袋不敢去对视。
李世民注意到这一点,微微叹息了一声。
确实没有好的人选。
身份够了,办事能力不行。
办事能力行的,身份又不够。
想了想,或许李承乾提的长孙无忌,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怎么说也是大舅哥,做这个决定恐怕会被天下人抓到话柄。
帝王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百姓私下议论一些不好的事情,失去民心。
李承乾见此,主动上前道:“父皇,儿臣有一人可推荐。”
所有大臣的视线都看向了李承乾。
唯独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张阿难双眼微微眯了起来。
该来的还是来了。
李世民其实不想让李承乾背负这种名声,给了房玄龄一个眼色。
不料房玄龄故作没看懂,眨眨眼没有任何的动作。
这可把李世民气坏了。
差点气的跳起来给房玄龄一脚。
李承乾也不管李世民答不答应,直接开口道:“儿臣推荐齐国公长孙无忌为此次使臣,带领着大唐使团前往萨珊王朝是最合适的。”
嘶!
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
瞬间在脑中开始幻想着,李承乾这是什么意思。
各种不好的猜测浮现在诸位的脑海中。
高士廉眯着眼看向李承乾,连忙站出来道:“太子殿下,为何说齐国公合适?臣看齐国公戴罪之身,并不合适出使他国。”
这才是亲舅舅。
不少的大臣都为高士廉竖起了大拇指。
敢当面硬刚太子。
李世民也注意到了高士廉异常的举动,在龙袍袖子里的手微微握成了拳。
感觉李世民不对劲,房玄龄站出来道:“义兴郡公......”
此时的高士廉才是郡公,并未封国公,因为之前私扣密奏一事,被贬为了益州长史。
但通过长孙无忌的运作,加之高士廉特殊的身份,李世民还是让他回到了长安。
李承乾在房玄龄刚开口称呼的时候便打断了对方,直接道:“义兴郡公,此乃大唐大计,如此重要之事,肯定需要找一个稳妥之人去办,万一办砸了,大唐将会错失一次机会,这谁也担待不起。”
“二就是身份问题,萨珊王朝虽然和大唐有所接触,可了解的并不多,派一个无名小卒过去,萨珊王朝会觉得大唐轻视他们。而齐国公乃皇后兄长,太子舅父,不管是身份或者办事能力,都是如今朝堂无人可替的,难道不是吗?”
“至于戴罪之身......”李承乾一个潇洒的转身,对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儿臣为齐国公求情,请父皇为江山社稷考虑,召回齐国公,继续为大唐出力。”
啧啧啧!
一番慷慨陈词,说的有理有据。
高士廉都无法反驳。
就连大臣们也是互相对视,交头接耳的颔首认同。
确实,如今要说身份,除了皇室宗亲外,那就是齐国公长孙无忌是最高的了。
不止是皇室姻亲的关系,而且还深得陛下信任。
一起陪着陛下打天下最早的功臣之一。
论功绩,长孙无忌是最顶尖的一批。
论身份,长孙无忌可以在长安横着走。
论能力,长孙无忌绝对是宰府的人选之一。
只是一直被陛下压着罢了。
更深的原因,部分人算是了解,那就是长孙皇后一直在阻拦长孙无忌做大做强。
高士廉深深注视着李承乾有火不知道如何发,怎么说二人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可看着李承乾竟然推自己舅父去火坑,高士廉还是冷静不下来,拱手道:“陛下......”
“爱卿,勿要多说了。”李世民摆了摆手打断了高士廉的话头,直接决定道:“太子所说的朕看很有道理,此事事关重大,只能麻烦齐国跑一趟了。”
闻言,高士廉瞪大了眼。
这就决定了?
其余官员也是非常震惊,特别是关陇集团的官员,他们不止是震惊,还有诧异。
有心想要开口劝说,可又不敢在这种时候去练铁头功,并非所有人都是魏征。
今日恐怕魏征在这里,也会是同样的看法。
没办法,长孙无忌实在是太合适了。
李世民对着房玄龄道:“玄龄,此事中书省要尽快起草诏书。”
“喏。”房玄龄瞬间应下。
根本不给别人反驳的机会。
李世民微微颔首,看其余人都在发懵的时候,直接起身大手一挥道:“下朝。”
“退朝。”张阿难顺势喊道。
就这样,大伙儿刚反应过来,李世民便已经离开了太极殿。
李承乾也没有多耽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种时候不跑,更待何时?
难道等着五姓七望和关陇集团的官员过来对着自己吹胡子瞪眼吗?
只是想法是美妙的,现实很残酷。
李承乾刚准备离开太极殿,殿门口就等着一身红衣的红秀。
“拜见太子殿下,请殿下去立政殿一趟。”
嗯?
李承乾看了眼太极殿内大伙儿准备出来了,连忙走到了太极殿旁边的角落,皱着眉问道:“是母后找孤有事?”
“嗯。”红秀不明所以的颔首。
感觉太子好像在躲什么,可又觉得肯定是自己看错了。
堂堂大唐太子,除了陛下和皇后殿下,还有太上皇,还有什么人需要他躲得。
不过,红秀不知道的是,她猜的没错。
李承乾确实在躲着那些世家官员,偷偷看了眼正走到太极殿殿门口的那些官员,似乎在左右张望找着什么。
见此情形,他连忙拉着红秀往立政殿的方向跑。
“走,快走,母后不是找孤有事吗,别让母后等急了。”
这可把红秀看傻眼了,身后跟着的侍女也是呆愣了好一会儿,看着二人都跑远了,才追上。
立政殿。
李承乾刚走进了殿内,便长长的呼出口气,刚才跑的急,如今有些气喘吁吁的。
“拜见皇后殿下。”红秀看见长孙皇后略微诧异的表情,连忙行了一礼。
“嗯,起来吧。”
长孙皇后也是呆滞了片刻便反应过来了,看着李承乾匆匆忙忙的样子微微蹙眉:“承乾何故如此着急?”
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看的长孙皇后眉头紧蹙。
有些不满。
这已经不是礼仪不行了,是完全没有礼仪了。
大唐太子在后宫奔跑,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还以为自己是孩子呢。
李承乾回过头,憨憨一笑装傻道:“母后,儿臣听说您有事,这不立马赶过来了嘛,跑的急了些,下次保证不会了。”
感动了。
本来找李承乾是询问长孙无忌的事情,可现在长孙皇后内心就像是被堵了一块棉花,软绵绵的。
旁边的红秀翻了一个白眼。
当她傻呢。
明明是刚才好像在躲什么人,可红秀也想不明白,到底是躲谁。
谁如此能力让李承乾惧怕。
难道是上朝的时候惹怒了陛下?
嗯,越想越有可能。
长孙皇后也只是感动了片刻,该问的也不能少。
“承乾,过来。”
“嗯。”李承乾就像是一个乖孩子一般,缓步走到了长孙皇后面前,故作乖巧。
长孙皇后摸了摸李承乾的衣服道:“跑了一会儿出汗了吧,待会儿回东宫记得换一身衣服,以免病了。”
“嗯,母后请放心,儿臣会照顾好自己的。”
听见这样的回答,长孙皇后便笑了。趁机问道:“对了,听说你答应了萨宝,把军械甲胄卖给给萨珊王朝?”
李承乾对此一点也不意外。
既然都传开了,长孙皇后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也大致明白了长孙皇后找自己是什么事情,恐怕不是单单想问军械甲胄的事情。
“母后,你是想问,儿臣为何推荐舅父去出使萨珊王朝吧?”
被反问,长孙皇后还有些愧疚,不好意思。
毕竟怀疑自己儿子的用意,是非常不应该的。
可她依旧是点点头:“嗯。”
李承乾叹息一声,坐在了长孙皇后旁边的软垫上,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道:“母后,难道您不想舅父早点回到长安吗?”
“当然想啊。”长孙皇后不假思索的说道。
外面再好,哪有长安繁华。
自己兄长出生入死,难道不就是为了此时天下太平享福吗?
李承乾双手一摊:“对啊,既然母后想,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招舅父回长安,还能够给出使萨珊王朝,一举两得的事,母后为何如此担忧?”
这话说的,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
长孙皇后担忧什么,李承乾也知道,包括那些官员的想法,李承乾也是有猜测的。
可是这次,李承乾是真的要用长孙无忌。
这不是一件小事,哪怕是交给马周他们,李承乾还是会担心。
只有长孙无忌是最合适的。
这一点李承乾并没有骗人。
长孙皇后露出了怀疑的眼神,不知道李承乾是真心还是假意。
面对这样的长孙皇后,李承乾确实有些生气和伤心,不过还是努力的解释道:“母后的担忧,儿臣明白。可儿臣是大唐的太子,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儿臣必定不会马虎。”
“再者,儿臣一手推动这次事情,世家时时刻刻盯着儿臣,要是派了别人去,世家从中作梗只会更麻烦。舅父正好有处理这方面事情的能力,所以是独一无二的人选。”
这么解释,长孙皇后倒是能接受不少。
李承乾说的也是真话。
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