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放不下苏州。
所以不管天王洪秀全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忠王李秀成也只能咬牙接受。
李秀成同意了天王的三个要求,天王洪秀全才放他离开天京城。
李秀成决定在六月二十三日,带着一众亲信离开天京,前往苏州。
........。
说来也怪,天京城这边打成这个逼样,这雨好像一直没停过。
太平军从九伏州南渡大败开始就一直在下雨,连绵不绝的下雨,好像已经下了好久了。
这雨就没有停的意思。
这个六月份的夏季雨期真是太长,太长了,雨下的人心烦。
......
走的那天,忠王李秀成望着天空,雨水滴到自己的脸上,竟然有点凉意。
这不符合常理。
李秀成心里有一股难以说出来的感觉,反正这是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有个预感,有大事儿发生““”
.........。
李秀成自顾自的说道。
李秀成的手下以为忠王李秀成在担心苏州的战局,他赶紧安慰李秀成:
“”忠王......您放心吧,您的威望这么高“”
“”只要您去苏州,苏州一定没事儿的“”
.........。
李秀成听后,长吁一口气,说道:
“”希望,是吧“”
随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带着一行人毅然决然的骑着快马,风尘仆仆的前往苏州,主持战局。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一离开天京,并没有对天京外围的战局产生多大的影响。
湘军这边围困天京已久,也是半围困,半放空状态,一时半会攻不下来。
可天京城外的九伏州要塞,已经被湘军彭玉麟,李昭寿等人围攻了七个月。
忠王李秀成刚一走。
湘军水师彭玉麟,杨载福,陆军曾国荃,李臣典的人就开始对九伏州发动大规模进攻。
当然这种进攻对于九伏州太平军守将贡王梁凤超来说,已经很平常了。
清妖不过是先用大炮轰击,或者是用水师战船上的火炮进行轰击,在派兵登陆,冲锋而已。
没有别的战法。
梁凤超凭借天险以及坚固的防御工事,每次都是以炮还击,以滚石,桐油,火枪击退清军。
这种战法已经打了七个月,贡王梁凤超虽然损失不小,但是九伏州还勉强守得住。
........
可这几日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因为几乎整个湘军的水师战船,在前几日参加了九伏州偷袭忠王李秀成的南渡大战,所以这些战船顺便留在了九伏州长江水域帮着湘军陆上部队围攻九伏州。
湘军有了主力战船以及曾国荃的陆军加入,战斗打的更加猛烈。
每天是冲锋和反冲锋。
面对数万人青妖的围攻,梁凤超顶住巨大压力,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再苦再难,贡王梁凤超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
他希望有朝一日,忠王李秀成能从苏州带来大军,来九伏州帮助自己击退青妖。
........。
可天有不测风云
六月份这场大雨,连续下了十多天,时而暴雨,时而小雨,总是连绵不绝,天空就没有晴过。
1863年6月28日,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
湘军没有对九伏州发动进攻,他们的战船也靠在江边,原地休整。
九伏州的太平军也松了一口气。
“”下这么大的雨,看样子,这几天都不会晴“”
青妖不会进攻,咱们终于可以休息好几天了“”
......
九伏州虽然有两万多太平军,但是他们在这七个月之内,一直采取一部分人作战,一部分人休息的方案。
属于车轮转的一种,虽然偶尔战斗,偶尔休息,但是人连轴转受不了。
如今一遇的消息,大家十分高兴。
贡王梁凤超看到到外面下如此大的雨,他也觉得这个天,青妖不会进攻。
所以梁凤超下令:
“”除执勤兵以外,全军好生休息“”
因为大雨,双方很有默契的休战。
可没想到这场倾盆暴雨,从6月28日开始下起,一直到29日,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
关键是江水上涨,慢慢的涨,一天长了三四米高。
本来这场可以让两帮人马都休息的大雨,却引起了恐慌。
越来越有点水灾的感觉。
........。
湘军这边,曾国荃和杨载福彭玉麟整人,在江边上的一个军营营帐内,开着军事作战会议。
曾国荃对两位水师将领说:
“”两位大人,听说江水又长了四米,要是再下几天,你们的战船就可以开到长毛的阵地了“”
“”你们要准备一下,说不定这雨继续下,江水再长个三四米,咱们就有机会击破长毛“”
.......
杨载福和彭玉麟他们听后相互对视微微一笑。
现在大家都巴不得雨下大点,让江水爆炸,顺便淹没九伏州太平长毛阵地。
杨载福胸有成竹的说:
“”曾大人,我们的水师战船早就准备好了“”
“”就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
如果天空下毛毛雨对湘军进攻不利。
可如果天空下暴雨,就像这几天的暴雨,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暴雨如果太大,可以淹没九伏州太平军阵地,那相当于老天帮忙摧毁九伏州。
所以雨越下的大,对湘军越有利。
........
太平军九伏州阵地内。
贡王梁凤超站长江岸边,他冒着大雨,看着手下人在测量水位。
“”今日江水涨了多少?“” 梁凤超略带担心地问手下测量的人。
手下人测量好之后回答道:
“”今日又涨高两米....哦,不,不,不,是涨了两米半“”
........。
梁凤超一听,心里更加担心,他望着滔滔的江水,唉声叹气:
“”昨天涨四米,今天涨两米,现在还是中午,这雨要是不停,晚上又要涨几米“”
“”这雨再下下去,恐怕会出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