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报告指出,转基因技术受益的消费者群体广泛:转基因大豆的广泛应用,稳定了食品和饲料价格。若没有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和使用,以大豆为原料的食品和饲料价格可能大幅上涨,这将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所以,国内所有的消费者都是转基因的受益者。
五、对国内不认可人群的片面认知的剖析
1. 极左民粹意识形态洗脑者:这类人往往缺乏对科学的理性认知,仅凭意识形态和主观臆断来反对转基因大豆。他们将转基因技术与一些无端的政治联想挂钩,无视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价值,这种观点毫无事实依据。
以红歌会、乌有之乡等极左民粹网站为例,它们往往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待转基因技术,完全背离科学理性的轨道。它们的思维被极端的、片面的观念禁锢,用阶级斗争看待一切事物,将转基因问题予以政治化,毫无逻辑地把转基因技术与某些别有用心的政治意图相联系。比如,它们毫无根据地声称转基因大豆和玉米都是某些国家实施“生物侵略”的工具,是一场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政治阴谋,全然不顾国际上众多科研机构对转基因安全性的反复论证,以及转基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对农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它们的认知里,只要是带有“外来”“科技变革”标签的事物,就天然存在问题,而不去探究转基因技术本身的原理、研发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它们拒绝接受科学研究成果,对于大量证明转基因大豆安全性和有益性的数据和实验视而不见,也忽视转基因大豆在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给农民、商家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仅凭主观臆断和意识形态偏见的反对,不仅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也误导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正确认识,让人们在面对这一先进技术时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不利于社会的科学认知和可持续发展。
2. 宗教和玄学爱好者:部分宗教和玄学爱好者认为转基因违背了自然规律或宗教教义。但从科学角度,转基因技术只是对生物基因的定向改造,与自然进化中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本质上并无不同,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且经过严格安全评估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可靠的。
3. 反工业化的复古人士:反工业化的复古人士崇尚传统农耕,反对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然而,现代农业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转基因技术是应对这些挑战、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在有限资源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4. 营销有机食品的商人:营销有机食品的商人出于商业利益,夸大转基因大豆的危害,宣传有机食品的“纯天然、无危害”。但实际上,有机食品与转基因食品并非对立关系,且经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这些人品卑劣的商人,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谋取更多利益,不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虚构转基因农产品的危害,将其描述成威胁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洪水猛兽”。它们不遗余力地宣传有机食品“纯天然、无危害”的特性,营造出一种有机食品才是健康唯一选择,而转基因食品则必须被摒弃的假象。
这些商人故意忽视科学事实,无视全球众多权威科研机构和组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充分论证。他们的宣传话术充满误导性,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抵触情绪。例如,他们可能会编造转基因大豆导致各种疾病的谣言,或者声称转基因大豆会破坏生态平衡,但却拿不出任何可靠的科学依据。
实际上,有机食品强调的是生产过程中遵循远古农耕方法和原理,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从来没有过强调不能使用转基因育种技术;而转基因食品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二者的关注点和定义范畴完全不同,并非相互对立的关系。并且,经过严格审批流程、获得上市批准的转基因食品,都经历了大量的安全性评估和检测,在安全性上与传统食品并无差异。
值得警惕的是,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超过80%反对转基因的账号背后,都最终能发现这些营销有机食品商人的推波助澜。
它们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批量制造并传播不实信息,煽动公众情绪。通过雇佣网络水军、发布虚假测评、恶意引导舆论等方式,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上广泛散布反对转基因的言论。这些账号伪装成普通消费者或者“热心科普者”,以看似诚恳的语气传播谣言,让许多缺乏专业知识的民众信以为真,严重的干扰了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和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理性判断,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健康发展。他们这种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科学、误导公众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应当受到严厉的批判和监管。
总之,转基因大豆无论是进口还是未来国产规模化种植,对中国农业和民生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当基于科学事实,摒弃偏见与不实言论,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转基因大豆,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写于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