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楚军士兵,已经没有退路了。
等待他们的,除了投降,就只有死亡。
他们宁死不降,向着燕军飞蛾扑火般发动了冲锋。
十万对八十万。
毫无胜算。
只有一死。
可讽刺的是,他们这些普通士兵、平民百姓宁死不降,包围着皇帝的江山,可他们所保卫的皇帝,此时,可能都已经逃到了海上,彻底抛弃了这一片大地。
平头百姓宁死不降,皇帝权贵海外逃亡。
他们怒吼着与燕军作战,向前冲锋。
燕军稳扎稳扎,向前推进,火炮狂轰滥炸,攻击敌人的中军。
不断的压缩着楚军的防御阵型。
一上午过去,楚军已经死了一半的人,剩下的人,也都被逼到了城门和城墙处。
他们被分割包围了,一块块,一团团。
燕军高喊着投降不杀,可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投降。
“杀敌!杀敌!”
李垒手中的剑上满是豁口,身上都是血迹。
他的马已经战死了,此时的他,正在步战。
他的身上还插着两根箭矢,身边是一万多大军,护着他,其他的大军都被分割包围了。
梁凯打马走上前去,来到前线,遥遥的指着李垒大喝道,
“李垒,我是大燕神锋军统帅梁凯!
你们已经被完全包围了,抵抗没有任何的出路,死再多人也没有意义。
你们改变不了楚国灭亡的结局,为你的手下想一想,为你身后的百姓想一想,你想死,他们还想活呢。
投降吧,燕军优待俘虏,不会杀你们的!”
李垒抬起头,看向梁凯,冷笑道,
“梁凯,天羽军副统帅,后升迁为神锋军统帅,你本是坤人,却要做燕国的走狗。
背义忘恩、厚颜无耻之徒!
你做得叛徒,李某做不得叛徒!
身后,就是我的家乡益阳!
乡土埋忠骨,万万年后,楚人还会记得我,却不会记得你!”
“楚军将士听令!杀贼!”
李垒怒吼着,向着梁凯冲杀而去。
身旁的一万多士兵,也齐齐发出悲壮的怒吼,冲向燕军!
飞蛾扑火!
没有任何取胜希望的楚军,向着燕军发动了最后一击。
双方血战,一排一排的士兵倒下。
李垒手中的剑断了,便捡起一杆长戈,继续作战。
他终于冲到了梁凯的面前,或者说,是梁凯冲到了他的面前。
“冥顽不灵,找死!”
梁凯打马而去,手中枪尖直指李垒的胸膛。
血战半日,筋疲力竭的李垒,抬起手中长戈,向着梁凯刺去。
梁凯手中长枪,挽了个枪花,将李垒手中的长戈给甩飞了出去。
而后借助马势,一枪贯穿了李垒的胸膛。
李垒被战马的冲击力带着向后退了数步,才被钉在地上。
他双目无神的看着天空,喃喃的说着最后的忠言,
“杀贼……杀贼……”
李垒死了,死在了益阳城的门口,死在了家乡门前。
梁凯,抬起头,大声吼道,
“你们的主帅已经死了,立刻投降,放下武器,燕军优待俘虏!
本帅再说一次,放下武器投降!燕军优待俘虏!”
然而,他预想中的士兵们齐齐投降的场景,并没有出现。那些士兵,竟然齐齐怒吼着,向着他冲杀了过来。
他们一个个眼睛血红,满眼都是仇恨与愤怒的神色,齐齐冲向了梁凯。
梁凯见状,想要拔出自己的长枪来作战,却发现李垒都死了,还在死死的捧着他的长枪。
长枪卡在李垒的骨头里,卡在手掌中。
梁凯无奈只能放弃,而后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那一面帅旗的旗杆。
“杀!杀光这些楚军!”
梁凯怒吼着,带着兵马冲杀。
最后的那些楚军,双拳难敌四手。
到了傍晚时分,最后一个楚军倒下。
战场上安静了下来,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这一战,也昭示着楚国再无可战之兵,楚国灭亡。
……
将台上。
沈长恭放下了望远镜,感叹道,
“自燕军作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这一次都楚军,着实让本王大开眼界。
二十万人,没有一个降兵,全部都死战不退。
楚人的悍勇,着实让人钦佩。”
南王也说道,
“是啊,这是唯一一次没有一个俘虏的战役,敌军全部战死。
项渠、周云、李垒,这些楚人,彻底洗刷了江东鼠辈这个词。”
“可这么多的楚人,都白死了,若是投入到生产当中去,每年也能生产很多的粮食和矿产,死的可惜啊。
他们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现在,身为敌军战死,家人连抚恤银都拿不到。”
“别多愁善感了,陛下也在这里吹了一天风了,你赶快带着陛下回营歇息吧。”
“还回什么营,直接进城歇息啊。”
沈长恭命令鱼樱军上前,爬上了城墙,进入城中,打开了城门。
鱼樱军在城中布防后,沈长恭才带着大燕皇帝和其他文官武将,进了城里。
城中,郡守早就已经跑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郢都估计是不太可能,有可能去隐姓埋名过日子了。
但下面的官吏并没有跑,燕扶摇也没有杀他们,而是任命了一个燕人文官做益阳郡守,让那些官吏来帮助新郡守,捋顺政务,安抚百姓。
他们入驻了衙门里面,在这里歇息。
仗打完了,就该打扫战场,汇报战损了。
各军的战损统计了出来,因为这些楚军拼死反扑,导致各军战损也都不少,都损失了几千人不等。
两位使者,也分了一个小院,在里面吃饭休息。
公羊战和文博,坐在屋里,看着桌子上的几个菜,皆是愁眉不展。
“文大人啊,咱俩这也算是,亲眼看着楚国灭亡了吧?”
“唉,是啊,没想到,有朝一日,我文某人,竟然也能见到灭国的时候。
益阳距离郢都不足两日路程,我打算,去楚国皇宫看看后,就像燕皇辞行回国。
你呢公羊大人?”
公羊战摆了摆手,说道,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辞行前,你要怎么对大燕皇帝说。
回去后,你又打算如何对咱们陛下说。”
“你的意思是说,大燕皇帝问我们是否愿意投诚大燕,我们如何选择,然后再决定回国后,如何行事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