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卡兹的装甲部队自然是奥尔德姆一手操办。从编制到装备他都负责,还附赠了一些基础战术教材。
可以说这些东西一掏出来,奥尔德姆在某些知情人眼里几乎跟前文明划上了等号。这个身份奥尔德姆也没遮掩,他是凯尔希的哥哥。了解凯尔希究竟来自什么地方的人自然会联想到他来自什么地方。
萨卡兹只是装作不知道,他不说就当没有这回事。
奥尔德姆来自哪里不重要,他给萨卡兹带来的进步很重要。萨卡兹有灵活的底线,这也是他们能一直活下来的根源。
就算是特蕾西娅那样萨卡兹中的温和派,其实也有不为人知的冷酷一面。对待志同道合的人特蕾西娅可以如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她也可以像寒冰般冷酷。
从这方面来说,特蕾西娅肯定是个合格的魔王。
曾经作为萨卡兹六英雄活跃的她也有对待敌人残酷的一面,只是在凯尔希等人的记忆中很少看到这一面。毕竟那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她这位魔王出动对敌。
某位兔兔更是压根没见过特蕾西娅另外一面,以至于只学会了她对待朋友的温暖,还没学会对待敌人的冷酷。
不过阿米娅接受了黑王冠的传承,她早晚会理解魔王应该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一点从阿米娅本能的渴求力量就能看出,她对于有力量才能谈和平这件事有了一点体会。
特雷西斯在这方面就差了不少,缺乏温暖的一面。
他本人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坚定走了垫子路线。奥尔德姆觉得他目前这个状态不错,在新魔王成长完毕前,他可以先把脏活干完、把锅背好。
奥尔德姆这边趁着特雷西斯在维多利亚首都那边吸引注意力,悄悄在新卡兹戴尔建设全新的战车工厂。名义上自然不是战车工厂,那会给邻居带来不好的印象。
他是用拖拉机厂的名义建设的战车工厂,也真的有生产拖拉机给萨卡兹农民种地用。
维多利亚人就大量使用拖拉机这类机械实现了机械化耕种,效率相当高。奥尔德姆觉得萨卡兹也可以学习一下,反正这类设备不难搞。
对一部分泰拉国家来说很难搞的事,在奥尔德姆手里根本没有难度。
借助拖拉机厂这个掩护,奥尔德姆的战车工厂经过几批实验车的测试后,完成了第一款量产坦克S34的设计。针对泰拉的环境,S34有更强大的越野能力,自重被严格控制在中等程度。
太重的话固然可以搭载更好的装甲、设备,在某些地形机动力会变得很糟糕。同时装甲防护也经过多轮调试,奥尔德姆研究过泰拉顶尖的d32钢后,改进了它的配方研发了坦克用装甲。
同时考虑到泰拉人源石技艺这一主流攻击手段,添加了源石能护盾,也就是法术护盾。这部分奥尔德姆得到了巫妖和女妖的协助,得以将复杂的防护术式简化,最终刻印在源石设备上。
这个源石能护盾跟奥尔德姆早期给萨卡兹城市提供的大型能量护盾不是一个东西,是依赖泰拉人独特源石技艺实现的。
奥尔德姆的技术可以达到更强劲的性能,但是对工艺有严格要求。相对来说还是直接用源石技艺来的简便,可以节省很多工时。
也不怪泰拉人大部分重武器都跟源石挂钩,如果引入源石技艺的话,这种设计真的很省事。需要复杂设备来达成的目的,源石技艺可以通过一个术式完成。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依赖源石技艺的装备必须经常用源石充能。换言之离开源石的话,基本没有续航能力。
奥尔德姆不是没试过传统的柴油引擎,他搞出的四行程、12汽缸、多燃料、缸内直喷、离心式机械增压装置的引擎称得上先进。奈何这种工艺对于泰拉人来说……太难了。
泰拉陆地诸国里也就维多利亚尝试过蒸汽机,还是那种巨大笨重的早期型号。后续也往源石工业发展,这类技术自然就没落了。
所以指望泰拉人按照高标准手工制造一台应用另外一种科技树的精密引擎是不现实的事。
奥尔德姆不得不入乡随俗,采用源石作为动力源开始研发一款体积足够塞进S34的引擎。他制造的早期实验型号有1500马力,实际测试后有些浪费,疯狂减配后最终定型为880马力的版本。
主要是砍了涡轮增压器,换成了方便制造的机械增压器。
这个调整压缩了成本,让S34的造价变得没那么昂贵。奥尔德姆对它的定位是一款消耗品,成本控制的比较低。
另外该源石引擎还有更加丐版的720马力款,被奥尔德姆拿来给新式步兵战车等装甲车辆使用。
在奥尔德姆的理念里,这些重要部件最好是能通用就通用。这样后勤好处理,战场维修替换也方便。就算是720马力的丐版源石引擎,塞进S34的话也能带动它,顶多速度慢一点。
火力方面S34有85毫米源石主炮,无论攻坚还是压制火力点都足够。萨卡兹自用版本奥尔德姆还额外加上了自动装弹机来提升射速。准备卖给整合运动用的版本就没有,还是人力装填。
火控系统方面奥尔德姆直接操刀,是最没有挑战性的部分。观瞄方面稍稍费了点时间,研发了炮手热成像仪和基础的激光测距仪。外貌丐版火控方面不动,观瞄系统削减为合像式光学测距仪。
将来奥尔德姆准备把丐版S34提供给自己马甲控制的势力,比如整合运动、烈阳骑士团、克隆魏彦吾发展中的神威军。
S34的第一个对手是帝国集团军,奥尔德姆安排的萨卡兹装甲部队会在大沼泽地区跟帝国集团军交火实战测试。但是更早期的实验版本奥尔德姆曾经提供给赫德雷和整合运动使用,在大河战役中有些发挥。
也是依靠大河战役中跟变异感染生物的直接较量,奥尔德姆修改了S34的装甲布局,重点强化正面、侧面装甲。顶盖和炮台的装甲也进一步优化。
乌萨斯帝国集团军对于坦克这种没见过的武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