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瑀有条不紊地安排众将官,把这些新式武器迅速分发下去,并严令他们加紧训练,合理编组。
他的指令清晰明确,眼神坚定而严肃,让众将官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每一位将领都神情专注,认真聆听着贾瑀的部署,准备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使命。
同时,贾瑀还从清风寨抽调出三千余众,将其命名为清风营。他把这三千余人视作整支军队的精锐力量,对其寄予厚望,并进行了精心的安排部署。
贾瑀亲自挑选了营中的各级将领,为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和作战策略。他深知,这三千余人将是战场上的尖刀,必须要将他们磨砺得无比锋利。
一切安排妥当后,贾瑀这才稍作停歇,转身进入庄子内来见家人。
贾瑀迈进院子,远远地便瞧见自己的妻妾们面带喜色,带着孩子们脚步匆匆地前来迎接。
她们身着华服,妆容精致,眼中满是期待与欢喜。那华服上的锦绣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她们内心的喜悦。贾瑀的长子贾荀兴奋地挥舞着小手,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嘴里喊着:“父亲,父亲回来了!”他那充满活力的身影,如同春天里欢快的小鸟。后面的几个孩子也紧跟其后,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般灿烂。
薛宝钗端庄娴雅,步态轻盈,她的目光始终落在贾瑀身上,眼中满是关切与柔情。她那温柔的眼神,仿佛能融化一切疲惫。一旁的林黛玉和许芸,也是满脸欣喜,手中还拿着为贾瑀准备的披风,生怕他着凉。她们的心思细腻入微,尽显关怀之情。其他妾室围在周围看着,或是抱着孩子,或是侍立。
贾瑀加快脚步,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张开双臂,一把将跑过来的长子抱在怀中,亲昵地蹭了蹭他的小脸,说道:“吾儿,可想为父?”贾荀用力地点点头,奶声奶气地说:“想,天天都想!”众妻妾围拢过来,嘘寒问暖,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贾瑀看着妻妾们,目光落在好几人微微隆起的腹部,心中恍然,知晓这是四个月前自己回京述职时留下的“成果”。
薛宝钗捕捉到贾瑀的眼神,娇嗔地笑着白了他一眼,说道:“还有好几个已经孕期月份大的妹子,我让她们歇着没出来迎接你。”
贾瑀不禁笑道:“如今咱们可是一大家子了。”
薛宝钗也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温柔地应道:“对呀,马上又有好几个孩子出生。”
黛玉也调皮地抿嘴一笑,眼中满是灵动的光芒,说道:“夫君啊,您得赶紧再多想几个名字,你之前取的名字马上就不够用了。”
贾瑀听闻,爽朗地大笑起来,放下怀中的长子,伸手将黛玉轻轻揽入怀中,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说道:“哈哈,为夫定当绞尽脑汁,想出些好名字来。”
这时,许芸也凑过来,巧笑嫣然,贾瑀顺势拉过她的手,说道:“老爷,这名字可得取得好听又有深意,莫要辜负了咱们这一大家子的期望。”
贾瑀点点头,目光中满是坚定,温柔地看着许芸说道:“放心,我定会细细思量,给孩子们都取上满意的名字。”
薛宝钗微笑着走上前,贾瑀一手揽着黛玉,一手牵着许芸,又将薛宝钗拥入怀中,说道:“有你们在我身边,便是我最大的福气。”
黛玉娇嗔道:“夫君就会说这些甜言蜜语哄人。”
贾瑀笑着捏了捏黛玉的鼻子:“为夫说的可都是真心话。”
许芸也说道:“老爷平日里忙着军务,如今可得好好陪陪我们。”
贾瑀应道:“那是自然,这几日定好好陪你们。”
说着,贾瑀带着妻妾们在院子中的亭子里坐下,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贾瑀时而与妻妾们谈笑风生,时而逗弄着孩子,气氛温馨甜蜜。
过了一会儿,贾瑀起身,轻轻为薛宝钗理了理头发,说道:“这段日子辛苦你操持家中事务了。”
薛宝钗微微低头,脸上泛起红晕:“这都是妾身应当做的。”
贾瑀又看向林黛玉和许芸:“你们也辛苦了。”
林黛玉轻笑道:“能与夫君相伴,不辛苦。”
许芸也连连点头。
大家又说了一会儿话,贾瑀陪着妻妾和孩子们在院子里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光。
安抚好妻子们后,贾瑀整了整衣衫,前往贾母处。
来到贾母房门前,丫鬟连忙掀开了门帘,迎进来贾瑀,屋内传来贾母慈祥的声音:“是瑀哥儿,终于回来了。”
只见贾母正端坐在榻上,精神矍铄,眼中透着温和与关切。邢夫人、李纨和王熙凤正侍候在旁。
贾瑀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祖母,孙儿来给您请安了。”
贾母笑着摆摆手,说道:“快起来,让祖母好好瞧瞧。”
贾瑀起身,立在贾母面前。
贾母仔细端详着贾瑀,眼中满是疼惜:“孙儿在外辛苦了,可一切都还顺遂?”
贾瑀微笑着回答:“祖母放心,一切都好。”
邢夫人在一旁笑着插话道:“瑀儿如今越发有出息了,这都是老太太您的福气啊。”
贾瑀对邢夫人施礼,回道:“母亲一切安好。”
李纨则默默递上一杯茶,轻声说道:“小叔一路奔波,先喝口茶润润喉。”
王熙凤眉眼带笑,一双美目含情脉脉,眼神中透着几分深情,娇声说道:“瞧瞧咱们这位小叔,出去一趟,更威风了呢。”
贾母点点头,拉过贾瑀的手:“好,好。只要你平平安安,祖母这心也就踏实了。”
贾瑀说道:“祖母,家中之事多亏有您坐镇,孙儿感激不尽。”
贾母轻拍贾瑀的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只管在外安心做事,家中有我。”
贾瑀又与贾母说了好一会儿贴心话,屋内众人时不时附和几句,气氛温馨融洽。
贾母对邢夫人三人说道:“你们先下去一会吧,我和瑀哥有些正事要谈。另外让丫鬟们把二老爷叫来。”
邢夫人、李纨和王熙凤听闻,连忙应声道:“是,老太太。”随后三人恭敬地退了出去。
王熙凤临走时,又忍不住回眸看了一眼贾瑀,眼神中仍带着那丝若有若无的暧昧。
不多时,丫鬟们便去请来了贾政。
贾政到来后,贾母神色焦急,迫不及待地问道:“瑀儿,你快说一说,如今到底是一个什么情景?一个月前宝钗就捎信请我来庄子上。再后来你二叔也在衙门中告了假,也来到庄子上了。后来我就听说京城大乱,皇上驾崩,赵王坐了天下。这一桩桩一件件,可把我这老婆子的心都搅乱了。你快跟祖母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瑀面色凝重,深吸一口气说道:“祖母,此事说来话长。当今圣上突然驾崩,皇上的死因不明,赵王趁机兵变夺权,又囚禁兄长。如今只是一味逼迫大臣承认他。”
贾母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那这新皇登基,咱们家可会受到牵连?”
贾瑀宽慰道:“祖母莫要太过担忧,目前来看,咱家暂且无事。只是这局势未稳,还需小心应对。”
贾政在一旁插话道:“瑀儿,那朝中如今的各方势力又当如何?”
贾瑀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二叔,如今赵王初登皇位,根基未稳,朝中一些老臣对其颇有微词。但赵王手段凌厉,已开始打压异己,扶植自己的亲信。”
贾母叹气道:“这可如何是好?咱们贾家可不能在这风浪中翻了船。”
贾瑀坚定地说道:“祖母放心,孙儿自会小心行事,保家族平安。”
贾政忧心忡忡地补充道:“如今这赵王如此狠辣,若不能改变,只怕会引发更多的祸端。我之前在衙门中也听到一些风声,说是赵王对不服从他的大臣,手段极其残忍。”
贾瑀说道:“赵王他们内部也颇有矛盾。我听人说,赵王一开始想拉拢我,但是后来却有牛继宗率兵来攻,接着他们又暗杀了安顺亲王。我被逼之下只能起兵反抗,先是打败了牛继宗,后来又攻下了紫荆关,这才带兵来到了咱们庄子。而在紫荆关赵王又派人来议和。”
贾政说道:“那瑀儿你如今打算怎么做?”
贾瑀说道:“赵王篡逆,我绝对不会和他同流合污,我决心拨乱反正。”
贾母听了,脸上露出担忧之色:“瑀儿啊,这拨乱反正可不是易事,稍有不慎,咱们整个家族都要遭殃啊。”
贾瑀目光坚定,拱手说道:“祖母,孙儿深知此事艰难,但忠义二字不可违。若让赵王这等乱臣贼子得逞,天下必将大乱,百姓受苦。咱们贾家世代忠良,此时怎能退缩?”
贾政沉吟片刻,说道:“瑀儿有此决心,二叔深感欣慰。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莽撞行事。”
贾瑀点头应道:“二叔放心,孙儿如今有十足把握。”
贾母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既然你已下定决心,祖母自当支持你。只盼你能平安归来,保家族无恙。”
众人又就后续事宜商讨许久,直至夜深才各自回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