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程都到手了,湖州还会远吗?这个问题,其实已经算不上问题了。
因为,郑彦华玩的一手“舆论战”,已经将“问题的球”传到了钱弘偓、杜建孚及一众湖州将领的脚下,他们可以选择一脚踢开,双方开战,或者,选择拔脚就跑,把这个问题交给后来人。
毕竟,相信后人的智慧,也是不错的选择。
是夜,城外一片沉默,城中,也是一片沉默。
根据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
将要爆发的人,在继续力量,将要灭亡的人,会逐渐陷入疯狂。
城头的士兵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排列的那么整齐,就跟木头人一样,他们……不会死吧?”
崩伤的士兵说:“唐国一定有神兵器,打不赢,他们用手一指,咱们的人就化成水了!”
释放的俘虏说:“唐军会飞,你知道吗,我亲眼看见,他们从观音岭上飞下来!”
街头的民众说:“唐军说了,只要投降,绝对不屠城,他们都主动放人了,肯定不是假的。”
……
千言万语,除了恐惧之外,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想活着”。
未动一兵一卒,就能将一座城池的人逼疯,这就是“武力威慑”的意义所在。
当然,决定湖州命运的,决定全城生死的,并不是占大多数的普通人。
杜建孚尽管该丢的人都丢完了,可回归湖州之后,仍然是防御使职务,手中仍然控制着兵权,如果他足够聪明,就只做一件事就够了,即,加固防御体系。
一方面,过彻底切断与乌程的联系,在两个地区生成“缓冲区”,将湖州城池打造成一个信息孤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护城河、城墙、瓮城等物理设施,以及发动“杜氏家族”影响力(软实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城中大家族的势力,实现“爆兵”以补充城防力量。
这样,湖州至少可以撑5-10天,这期间,派人前往秀州、杭州、崇德等地求援,将唐军围困在湖州城下。
注意,唐军确实很耐打、也很能打,但所以靠大型攻城器械较为笨重,一旦“腹背遭袭”的情况发生,大概率会败退到清溪河口,与李景达汇合。
一句话,以静制动,很难吗?其实,一点都不难,郑彦华搞舆论宣传的时候说了,第二天中午就攻城,你就老实等着就行了。
因为,唐军一攻城就得露馅,什么弓(弩)箭协同作战系统、什么炸药包,就算这个时候,郑彦华手里有155毫米榴弹炮,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攻破啊。
这种情景一出现,被吓得战战兢兢的湖州军民,就会一瞬间清醒过来——
什么嘛,唐军也是会死的!
好不容易形成的武力威慑力,就会瞬间崩塌!
这就跟人类选择程心代替罗辑,换掉的不仅仅是一个“执剑人”,而是瞬间摧毁了“威慑和平”的物质基础,即,“唐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干死我们啊!”
然而,杜建孚仅做了一件事,就彻底断绝了湖州延续下去的可能性。
堵人的嘴,防民于口!
起初,杜建孚只是觉得,自己没战死、被抓了、又被放,这一操作太丢人了,只是下令在军中严禁谈论战败之事,同时,也算积极地想应对策略。
然而,随着城中人心浮动的越来越厉害,舆论发酵的越来越离谱,杜建孚受不了,请示钱弘偓,允许他调遣兵力、城中巡逻,将“妖言惑众、扰乱军心”的人抓起来。
好,好,好……杜建孚,不愧后世评价“往来经度二兄其间”,文不成,武不就,好主意想一半,糟点子一大把。
天近子时,湖州监狱、吴兴监狱人都装满了!
钱弘偓呢?任由杜建孚胡闹吗?是的。
一是,钱弘偓这个人的性格宽宥,史书上记载“性仁孝,事母陈氏以恭勤闻”,是个大孝子,对老百姓也好,可这样的人,充其量就是个“好孩子”“好男人”“好领导”,老钱家基因是不错,可也不是每个人都在军事方面才能突出。
二是,湖州啊,是人家老杜家的地盘,整个系统当中,有多少是人家的铁杆?
所有的大错,都是从小错开始的。
在城外威胁、城内肃清的压抑氛围下,终于有人爆发了。
先是,一大群想要为自家亲人收尸的老百姓,聚集到承恩门,苦苦哀求,结果不出所料,被湖州兵殴打、驱赶。
紧接着,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涌到城门口,哀求之声,也变成了吵闹之声,肢体接触也越来越粗暴。
或许,是某个百姓,激动之下,伸手抽了一个士兵一巴掌。
或许,是某个士兵,情急之下,伸腿踹了一个老百姓一脚。
矛盾就此点燃,进而一发不可收拾!
“你们不敢打唐军,就敢欺负老百姓!”
“畜生啊,我儿子尸体还在外面,你们这群胆小鬼,让我出城!”
“打,打死这群白眼狼!”
借用一句话,“湖州苦杜家久已”,整个吴越是老钱家的,而整个湖州,老杜家是总管啊,日常干出点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事儿,唉,那就不叫事儿。
一个角落、一条街、一个村落、一座城池,怒火熊熊燃烧着,从心理状态转化为物理状态,真着火了!
杜建孚一听,这还了得,造反吗?给老子杀!
好嘞。
本就被唐军威慑的发疯,湖州兵终于找到了发泄渠道,吭哧咔嚓、一顿乱杀,老百姓也终于看清了一切,投唐一念起、瞬间天地宽!
抄家伙!
郑彦华、齐象在城外,还在苦苦想对策,真要等到天亮在动手?那对自己不利啊!
“报——主帅,城中起火!”
“报——主帅,城中内讧!”
郑彦华立即跳起来了,撒丫子往外跑,出了大营,来到承恩门、嘉会门附近,登上高高的云梯。
嚯,好热闹!
那我们也别闲着啊,快,集合队伍。
齐象兴奋地说:“主帅,借机攻城?”
“攻个屁啊,喊口号!”
“啊?”
郑彦华解释道:“给里面的人加把油!”
“喊什么?”
“献城投降,全家安康!擒获主将,黄金万两!”
“大唐好,大唐棒,唐军来了不纳粮!”
“跟着钱氏混,三天饿六顿!”
……
“还有吗?”
“我想想,皇帝说过什么来着……哦”郑彦华一拍脑袋:“打倒吴越暴政,天下属于百姓!”
“好,这就去……”
不久之后,湖州老百姓听到了整齐划一的口号。
他们有生之年,第一次遇到这种组织力,尤其是“擒获主将,黄金万两”这句话,格外悦耳。
时间,嗖——地一下,就过去了。
天刚蒙蒙亮,嘉会门缓缓打开了,一大群人冲出来,高喊:“进城,进城!”
进城!
湖州之战,以这样戏剧化的方式结束了。
一州一县之地,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当然,“观音岭之战”不能算。
进城之前,郑彦华再度强调:“号令全军,严守军纪!敢拿群众一针一线,立即军法处置!”
……
清晨的阳光,照射在湖州的大街小巷,显得那么安静与祥和。
从这一刻开始。
阳山、长洲、无锡、宜兴、长兴、湖州、吴江,这七个太湖周围的主要城市,已经全都在唐军控制之下。
只剩下一个地方,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