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邛听到长乐公主说出“下次”这两个字时,他那脑袋点得如同敲鼓一般迅速,仿佛生怕慢了一拍就会错失什么天大的好事儿似的。
长乐公主见状,不禁掩嘴轻笑出声,娇嗔地说道:“瞧瞧你这副傻样子哟!”言语间满是亲昵与欢喜。
就这样,长乐公主和刘君邛紧紧相拥着,彼此感受着对方的温暖。时光悄然流逝,一个时辰转瞬即逝。
就在这时,只见几名太监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了立政殿。他们恭恭敬敬地向长乐公主行礼后,开口禀报道:“启禀公主殿下,两仪殿那边已然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诸位前去参加宴会啦。”
长乐公主微微颔首,表示知晓此事。随后她转头吩咐身旁的宫女,让其快去将太子李承乾唤醒,并派人前往晋阳公主和衡山公主的住处传达消息,告知她们尽快赶来此处集合。待到所有人都到齐之后,再一同前往两仪殿赴宴。
然而此刻的刘君邛深知自己尚未正式成为皇室成员,不便参与其中。于是他满怀不舍地松开了拥抱着长乐公主的双手,躬身向长乐公主辞行。
长乐公主虽有几分留恋,但也明白此时的礼数规矩不可废。她微笑着点点头,目送着刘君邛缓缓离去。刘君邛转身离开立政殿后,径直朝着两仪殿外的官员所在之处走去,等待着宴会的开始。
刘君邛抵达目的地后,放眼望去,只见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们皆已云集于此。他们三五成群地围成一个个小圈子,正兴致勃勃地交谈着。此外,那些参与此次征讨齐州之战且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也同样置身于这片热闹非凡的场景之中。
刘君邛目光快速扫过人群,很快便锁定了那一抹鲜艳的红色身影——身着红色官服的薛仁贵。他面带微笑,步履轻快地朝着薛仁贵走去。待到近前,刘君邛朗声道:“哈哈,仁贵啊!我可是头一回瞧见你身着官服的模样呢,真是英姿飒爽、精神抖擞啊!”
听到好友的夸赞,薛仁贵不禁微微一笑,回应道:“哈哈,说来惭愧,这官服于我而言也是初次上身。只因我身材颇为高大,寻常的官服根本无法合身穿着。为此,吏部的官员们还特地为我量身定制了这一套呢。”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紧接着,刘君邛伸出拳头轻轻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好奇地追问道:“嘿!此次征讨齐州,你可谓是战功卓着啊!不知陛下今日召见,可有赐予你何种丰厚的奖赏呀?”
面对刘君邛的询问,薛仁贵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他压低声音说道:“嘿嘿,承蒙陛下隆恩,将我的官职由原来的左骁卫中郎将擢升为左骁卫将军,并且还加封我为河东县男呢。”
刘君邛一听这话,不禁咧嘴笑了起来:“嘿哟!好家伙啊,没想到你如今的军职居然比我还要高啦?我到现在可都还是左骁卫前军中郎将呢,真没想到你的爵位竟然也已经跟我一般无二喽。”说罢,他满脸羡慕地看着薛仁贵。
只见薛仁贵骄傲地挺直了自己的身板,自信满满地回应道:“那可不,日后要是上了战场,有哥哥我给你撑腰,保准让你安然无恙!”
听到这里,刘君邛赶忙接口道:“哎呀呀,那真是太棒啦!我每次上战场的时候,正愁找不到一根粗壮的大腿可以抱抱呢,来来来,快把你的大长腿伸出来,让我赶紧抱紧咯。”说着便作势要上前抱住薛仁贵的大腿。
薛仁贵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君邛啊,你就别瞎闹腾啦!咱们的恩师可是早就教导过我们,咱们兄弟四个人呐,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长处。所以说嘛,往后在战场上,大家必须得互相帮衬、齐心协力才行,这样才能共同为咱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建立不朽的功勋呐!”
刘君邛心里自然清楚得很,眼前这位薛仁贵对于大唐那可是忠心耿耿、绝无二话的。原先历史上,万年宫突发大水之时,就连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都尚在寝宫之中沉睡未醒,而其他众人早已吓得四散奔逃,唯有薛仁贵一人毫不畏惧,顶着汹涌的洪水硬是闯进寝宫,成功地将皇帝与皇后营救了出来。
如此大忠大勇之人,一心只为报效国家,能够名流千古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啊。
没过多久,只见一群身着礼部官府服饰的官员迈着整齐而又略显匆忙的步伐匆匆赶来。他们此次前来,身负重任——要精心地安排好每一个参加此次庆功宴官员所处的具体位置。
毕竟,这可是由李世民亲自定为国宴级别规格的盛大宴会啊!所以对于负责此事的礼部官员来说,容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务必慎之又慎。
刘君邛被安排在了六部堂官的三品序列之中。而且他所站的位置十分显眼,仅仅只是排在了尚书省以及中书省那几位位高权重的大佬之后而已。
另一边,薛仁贵则被安排在了武将的序列当中。由于其品阶尚不如其他在场将领那么显赫尊崇,所以他被直接安排在了左骁卫大将军刘弘基的身后。
尽管如此,能够受邀参与这样一场国宴级别的盛宴,本身也足以证明薛仁贵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同样不容小觑。
待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之后,突然间从两仪殿内传出一阵节奏分明且气势恢宏的鼓声。紧接着,便听到一名嗓音尖细的太监高声喊道:“吉时已到,请各位大人速速入两仪殿!”
闻听此言,诸位大臣纷纷领命而动,依序缓缓步入这座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两仪殿。
刘君邛刚一踏入殿门,顿时只觉眼前一亮。原来,整个殿内灯火通明,无数盏华美的宫灯高高悬挂于头顶上方,将原本宽敞宏大的殿堂映照得格外敞亮夺目。
再看四周的装饰布置,更是与往日大不相同。以往这里总是以简约而不失庄重的风格为主,但今日却是各种精美的雕梁画栋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美轮美奂的装饰不仅彰显出宫廷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更使得整个场面看上去无比奢华张扬,尽显皇家气派。
礼部官员将各个大臣引到各自的位置,现在大唐宫殿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前的跪坐,全部换上了长桌,椅子。
大家坐下后,看着与以往不同的陈设,顿感新奇。
刘君邛旁边的刑部尚书张亮靠了靠身后的椅子,笑道:“这椅子坐着就是舒服,以前参加宴会,跪坐到蒲团上面,一跪就几个时辰,起来后脚麻的好长时间路都走不动。”
民部尚书唐俭点头赞同道:“是啊,有这个桌椅在,我现在在部堂坐他一整天都不觉得累。只是啊,这些桌椅实在是太贵了,今年刚收上来的税,一半都用来采购这些桌椅了,我说君邛贤侄,你们工部赚钱是不是太狠了点啊?”
刘君邛见唐俭几句话就扯到自己身上了,说道:“唐叔,你只看到花出去的钱,那你有没看看到赚到的钱呢?就这个月,光是卖家具,朝廷就赚了八十九万六千四百三十二贯,我工部是记过账的,卖出的钱,可是走了你们民部的账的。”
唐俭闻言哈哈一笑:“哈哈,没错,你们工部最近弄了很多好东西,让我们朝廷这两个月赚了很多钱财,现在我给各个官员做俸禄的账单的时候都不需要抠抠搜搜的呢。”
没过多久,两仪殿内的大臣们已然纷纷就座完毕。就在此时,一名太监扯开嗓子高声呼喊起来:“陛下,太子殿下以及诸位皇子、公主驾到!”这声音如同洪钟一般,瞬间传遍整个宫殿。
听闻此言,在场众人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齐刷刷地站起身来,目光一致投向两仪殿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方向。
不多时,但见李世民气宇轩昂地迈着稳健有力的四方步,身后紧跟着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等人,再加上二十几名皇子和公主,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屏风之后徐徐走出。
待得他们行至近前,大殿之中的大臣们齐声高呼:“臣等拜见陛下、太子殿下、魏王殿下、晋王殿下以及各位皇子公主殿下!”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随后与李承乾、李泰等人各自走向属于自己的座位,安然而坐。待到众人皆已落座,李世民抬起右手轻轻一挥,朗声道:“各位爱卿免礼,且看看是否人都到齐了?若是到齐了,便传各国使臣上殿入座吧。”
站在一旁伺候的大太监高德赶忙躬身应道:“诺。”紧接着,他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再次提高嗓音喊道:“宣各国使臣上殿!”
殿外守候的太监听到指令后,亦随之附和着高呼:“宣各国使臣上殿——”这声声传唤此起彼伏,在宫廷内外不断回响,仿佛预示着一场盛大的外交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没过多久,只见各国使臣鱼贯而入,其中以薛延陀使臣为首,身后紧跟着来自三十几个不同国家的使臣们,浩浩荡荡地走进了两仪殿。
当他们踏入这宏伟庄严的宫殿之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整齐划一地向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躬身行礼,并齐声高呼:“臣等见过天可汗陛下!”声音洪亮而又恭敬,在偌大的殿堂之中回响不绝。
李世民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缓声道:“嗯,诸位使臣不远万里而来,辛苦了。今日朕设宴款待诸位,还望大家能够尽兴而归。诸位,请入座吧。”
随着他话音落下,那些使臣们纷纷按照各自的座位安排依次就坐。然而就在此时,众人却发现唯独那吐蕃使臣依旧孤零零地站立在大殿中央,宛如一座雕塑般纹丝未动。
李世民见状,不禁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开口问道:“吐蕃使臣,其他使臣皆已入座,你为何还杵在这里一动不动啊?”
面对皇帝的询问,那吐蕃使臣深吸一口气,然后操着一口略显蹩脚的汉语说道:“尊敬的天可汗陛下,小臣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陛下。据小臣所知,如今大唐的军队正在松洲以及吐谷浑一带大量屯兵,不知道此举究竟意欲何为?难道说是大唐准备对我吐蕃动用武力吗?”说罢,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李世民,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听到这话,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整个大殿之内,仿佛连空气都被震动了一般。
笑过之后,李世民收敛起笑容,一脸认真地看着那吐蕃使臣,解释道:“哈哈,吐蕃使节,你实在是多虑啦!大唐与吐蕃向来交好,且互为联姻之盟,关系亲密无间犹如一家人一般。朕又怎会无端对吐蕃兴兵动武呢?”
吐蕃使臣道:“可是,我闻文成公主的贴身宦官,私自从婆裟罗逃回了大唐,大试图挑拨大唐与我国的关系,自从他逃回大唐后,大唐就立刻对松洲和吐谷浑集结军队了,难道这是巧合吗?”
李世民疑惑的看向吐蕃使臣,问道:“你刚刚说什么?我的文成公主身边的宦官从吐蕃逃回大唐了?他为什么逃回大唐?我大唐公主身边的宦官回大唐,你居然说是逃回来?你为什么用逃这个字?难道我大唐的文成公主在吐蕃被软禁?或者已经死在了你们吐蕃?”
吐蕃使臣被李世民这一连追问吓得面容土色,连忙摆手道:“不不不!文成公主在吐蕃过得很好,老赞普对她十分恩爱,绝对没有任何苛待之举?”
李世民眼睛半眯,然后问道:“那你刚刚为何说我大唐的宦官是逃回来的呢?”
吐蕃官员解释道:“啊不,是下臣用错词语了。”
李世民冷哼道:“哼!我听说现任的吐蕃赞普有个好妻子啊,还是前吐谷浑的公主是吗?”
吐蕃官员眼睛瞪得老大,心想,这事天可汗是如何知道的?难道真是那个逃走的宦官告诉天可汗的?要是这样就糟了。
以现在吐蕃的实力根本无法跟大唐作战,要是松洲和吐谷浑的军队要对吐蕃动手,那么吐蕃这次危险了。
吐蕃官员立马回答道:“回天可汗陛下,我们现任赞普的妻子为人谦和,视文成公主为母,没有半点不敬之举,此时我们整个吐蕃官员全部知道。”
李世民一阵冷笑:“是吗?事情如何,朕自然有办法查清楚的,今日乃高兴的日子,吐蕃使者还请入座,待朕查明真相后,自然会处理好于贵国的事宜的。”
吐蕃使者也无从争辩,只得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但是他的手心还有背上已经汗湿了。
吐蕃使臣做好之后,李世民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李承乾身边,拉起李承乾,然后高声对在场众臣说道:“太子出征齐州,大胜而归,朕心甚悦,今日朕特请诸君来两仪殿赴宴,共同祝贺太子的武功,来,我们一起高举美酒,为我大唐太子贺。”
在场之人全部站起来,举起酒樽高喊道:“为大唐太子贺!为大唐贺!”
李承乾举起酒杯道:“谢诸位爱卿,各位!满饮此杯。”
说完,李承乾把一酒樽的酒一饮而尽,大殿中人,也一饮而尽。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在场之人,示意大家坐下。
然后,宫女们端着各种美食佳肴进入大殿,开始给在场之人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