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的喊声让在院子里等候的几名男子心急如焚,又不能进去,只能看着一盆热水又一盆热水的往屋送。
在取名的问题上几人都被蓝春惊奇的脑回路给打败,简直草率至极,他们甚至觉得如果是个男孩的话肯定会被蓝春嫌弃死。
其实他们只是不懂蓝春的浪漫,蓝天怎么了,蓝天不好嘛。等孩子长大后找一个姓白的,名字就叫白云,多般配呀,简直天造地设的一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庆的喊声越来越响,期间已经喝了两回参汤,只为有力气生孩子。
“臭小子你能不能别转,转的咱头都大了,太医都说了小安庆是顺产,不会有任何问题。”
朱元璋实在是无法忍受蓝春在自己眼前转圈,于是再次开口劝阻。
“不是我想转呀父皇,而是我一旦停下来就会不受控制的心烦。”
来回走动可以分散人的注意力,缓解人的紧张情绪,不会使人一直在想某件事。
“咱知道你担心安庆,本来咱还不紧张,被你这么一搞连咱都紧张了。”
生孩子这种事朱元璋经历过许多次,但是这么紧张还是头一回,可能是被蓝春给带偏的。
“父皇你紧张啥,你都二十几个孩子了,我这可是第一个,我能不紧张吗。”
“迁都一事你也别急,没个三两年是建不好的,北平百姓比你还急呢,就是苦力有点少,让二哥三哥他们再送点过来。”
能嚯嚯别人就不嚯嚯大明百姓是蓝春的宗旨,这种劳民伤财的工程大明只接受伤财,劳民就算了。
“没人你不会让海军去抓嘛,这种事你找汤和,他现在是海军司令,老二老三他们你就别指望了,现在他们正忙着给自己建宫殿,还朝咱要人呢。”
朱樉他们三个已经开始着手建造属于自己的大本营,所有俘虏都被用来充当劳力,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派了懂工程的匠人给他们,以后再见面可能就要称皇了。
“二哥他们真是的,这么快就给自己建造宫殿,就不能等大明弄好再说嘛。”
“臭小子,他们三个心里日夜思念的人都在应天,不尽早建造好宫殿怎么把人接过去,扩张一事欲速则不达,所以咱才同意让他们稳着点。”
俩人有一嘴没一嘴的聊着,以此来分散紧张的心情,这也是无奈之举。
突然一声婴儿哭啼声打破了二人谈话,瞬间二人就愣在当场,然后一言不发。直到十几秒后蓝春才从愣神中反应过来,然后快速朝屋内跑去。
“媳妇,媳妇...”
还没进屋就被一名年长的宫女给拦住。
“驸马爷稍安勿躁,公主和小郡主二人安然无恙,正在为公主和小郡主擦洗身子,你不能进去。”
闻言蓝春激动的大喊:
“我有闺女了,我有闺女了……”
蓝玉也跟着大喊:
“我有孙女了,老子有孙女了。”
朱元璋一脚踹在他身上,然后一脸不悦道。
“你在谁面前自称老子呢,那是咱的外孙女,你蓝小二也是命好,哼!”
被朱元璋踹了一脚的蓝玉也不生气,只是嘿嘿嘿的笑着。
“傻样,跟你姐夫一个德行……”
骂完蓝玉朱元璋这才打算进屋去看看自己外孙女。
蓝春此刻已经把蓝婉儿抱在怀里,全身上下紧绷着,生怕用力弄疼自己闺女。
“叫爹爹……”
刚刚赶来的朱元璋闻言笑着说。
“你小子是高兴的傻了不成,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说话,拿过来让咱抱抱。”
蓝春没有霸占着不给,而是非常利落的把蓝婉儿递给朱元璋,自己则朝安庆走去。
“媳妇辛苦了。”
没有花里胡哨的言语,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让安庆觉得自己刚才所受的痛苦是值得的。
“相公,我没能为你生下一个儿子。”
闻言蓝春抓着安庆得手放在自己脸上说。
“说的什么话,我最喜欢女儿了,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婉儿。”
蓝家是没有论字排辈的,蓝玉也想不起来搞这种,祖上更是不可能,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能起个好听的名字就不错了。
“婉儿?”
安庆念叨着,随后对蓝春说。
“相公你喜欢就好。”
古代女子就有一点好,相夫教子,会尊重丈夫的选择。
马皇后和朱元璋等人在一旁逗弄刚刚出生的蓝婉儿,牧氏和蓝玉也想抱抱,可是在场之人他们一个也惹不起,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孙女在别人怀里咿呀咿呀的乱叫。
“媳妇你想吃啥不,我让厨房给你做。”
女子刚生完孩子消费非常大,所以需要补补身体,这还是蓝春听别人说的。
牧氏见抱不上孙女只能来伺候儿媳妇。
“臭小子你就别在这添乱,公主殿下在月子期间我会照顾的,你来照顾我不放心,你该干嘛干嘛去,别打扰公主殿下休息。”
说完就把蓝春往外撵,无奈之下蓝春只能去逗蓝婉儿。
“父皇,一个月后我再去北平一趟,然后找个人在那监管,后面就不用我一直在那边看着了。”
蓝春可不想一直留在北平,万一自己回来闺女不认识自己怎么办。
“没问题,咱给你放个假。”
朱元璋几人逗弄了一会蓝婉儿后就离开了,几人不可能一直待在蓝府,都忙着呢。
蓝春足足在家呆了一个月才回北平,安排完一切事宜后又马不停蹄赶回应天开启自己的带娃生涯。
不知不觉三年时间转瞬即逝,这三年内大明并没有做出新的改革,一切都在朝事先安排好的方向发展。
云南那边沐英已经彻底掌控安南和云南两地,经过三年的治理安南百姓已然接受自己是大明人的事实,并且开始学习汉语。当然,这一切都是蓝春指使的,要想让对方彻底变成大明百姓就要让他们忘记自己过去,重新开始。
接着一本抄录了所有汉字的字典也在这三年之中现世,而且全部都带拼音,能让幼童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查阅怎么读,以及表达的意思。
因为字典内容太多,所以蓝春建议朱元璋给分为上中下三本,分别对应着不同年龄段孩子要学的知识。
字典的现世代表着以后大明对读书人的掌控越来越深,因为读书人所学的东西都是经过朝廷筛选后才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