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从顺化与广治撤军后,阮福源马上命令阮福滨带着三万正军北上支援广平前线,此时的郑氏大军已经越过了日丽江防线,正朝南岸攻来。
“父王,阮福源派了三万大军支援,现在已经到了东河县了!”郑氏大军的中军大帐内,十八岁的郑梉世子郑柞着急忙慌地冲进大帐朝自己的父亲高声汇报道。
刚从父亲郑松手上接过后黎朝廷大权的郑梉急需一场大胜来巩固他的权柄,而与大明联合出兵攻打广南阮氏,便是最好的机会。
郑梉皱了皱眉道:“顺化与广治已经被大明包围,他阮福源哪来如此多的援军?”
“父王,明军已经撤出东河与广治了!”郑柞连忙答道。
“狗日的明军!”郑梉暗骂了一句,朝郑柞说道:“告诉前线大军,继续向前进军,痛打阮氏这个落水狗!”
“是,父王!”郑柞说完后,快步退出了大帐。
而大帐内其他将领与谋士并没有出声劝谏他们的郑主停止行军,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此次进攻阮氏乃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郑主吞灭广南阮氏的决心十分强烈,不是他们所能劝得动的。
接下来的日子,郑阮双方在石瀚河与日丽江之间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焦灼战,最终因天气开始变热,双方不得不停战。
刚开始的时候,郑氏因气势正旺,曾一度打到了广治城之下,但阮氏在稳定住阵脚后,尤其是在将广义的援军调回来之后,郑阮双方就陷入了彻底的势均力敌状态。
按照历史上正常的发展轨迹,这场大战会发生于天启七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二七年,双方来回打了四个多月,都无法互相击败对方,最终形成了以争江为界的南北两大割据政权,也就是争江以北的郑氏与以南的阮氏。
但这一世,因有了明军的加入,阮氏前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虽然明军快速结束了战事,但也吸引住了大部分的阮氏军队,从而让郑阮双方的分界线从争江南下到了石瀚河与东河城一线。
阮氏之所以能与郑氏相持于石瀚河与东河城一线,除了阮氏军队的悍不畏死外,还有他们从小弗朗机人那购买的火绳枪与火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与此同时,也有曹化淳怕阮氏被郑氏消灭的担忧,在紧要关头,对阮氏支援了一波武器,但其中主要以刀枪等冷兵器为主,弗朗机炮与虎蹲炮为辅。
“好啊,打得好啊,他们打得好啊!”朱由校激动不已地大声笑道,拿着锦衣卫从广南送来战报的双手,也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
“臣\/奴婢,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跪在地下的田尔耕与侯立在一旁的刘时敏等人,连忙跟着高兴地贺喜。
朱由校小心地收好捷报,脸上的笑容依然不减丝毫:“同喜,同喜,都平身吧!”
待众人起来后,朱由校朝田尔耕道:“田尔耕,以后锦衣卫的情报收集,要从辽东适当转移一部分精力到南洋与西北,云南与贵州那边也要适当地进行加强!”
“是,皇爷,臣遵旨!”田尔耕答道。
“嗯,将广南战事的情况去汇报给都督府与镇边府,让他们尽快安排战后奖赏与军队驻扎的事情!”
虽然都督府与镇边府有自己的传信兵,但速度却没有锦衣卫的快,现在的锦衣卫除了路上有快马,还有海上有快船。
为了加强锦衣卫的机动力,朱由校特批了锦衣卫两艘改装后的风帆战舰,在减去大部分沉重的舰炮后,船速要比海军用的风帆战舰快上不少。
没过多久,兵部的捷报也被送到了内阁和朱由校的手上,在找来都督府与镇边府的几位堂官后,经过一番讨论后,因郑阮双方正在广治进行大战,而且进占占城国也需要大军,决定将广西狼兵、广东水师与海军第四营继续留在安南。
其中,海军第四营驻扎舰港与占岛,广西狼兵与广东水师随戚元辅南下接收华英国,并率军进占占城国,组建大明安南总督府。
剩下的渤海水师、福建水师、海军第一营、南京守备与操江军、禁军第八与第十七营各自返回原驻地,与他们一同回来的,还有战场主将沈有容与监军曹化淳。
至于在安南的军队,则交由柳云龙与戚元辅指挥。
回京后的曹化淳与沈有容两人,曹化淳继担任他的御马监掌印兼两府监军,而沈有容除了归位镇边府海军都督外,还兼任着都督府的海军都督,而且顺便将广东、福建与渤海三支水师的名称,都从“水师”改成了“海军”。
未来大明的船队将不再只是局限在海岸与内河,而是要全面面向大海。
有时候朱由校想一步到位将三支地方水师改成海警或海岸警卫队,但想到不能太过激进,便采用了水师改海军的这种方案。
至于主要负责长江沿线防卫的操江军,朱由校让它继续保留现在的名称,而且仍然继续负责长江沿线的防卫之事,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
而戚元辅在安南的两个镇边营,分别从广东水师与广西狼兵各选了一个营,暂时都驻扎在靠近占城国的华英国绥和,作为进攻占城的大本营。
不过华英国早在万历三十九年的时候,就被前广南阮主阮潢南征的时候给灭掉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富安府。
所以,当《舰港条约》签订之后,戚元辅这个安南镇边府副将就可以正式上岗了,带着挑好的两个营头,乘坐广东水师的船只直接南下来到了位于巴河出海口的绥和城,并与广南阮氏驻军顺利完成了交接。
而与戚元辅的镇边府军队一同过来的,还有以满朝荐为首的都督府官僚团队,在戚元辅与广南阮氏军队进行驻防交接的时候,他们也在与广南阮氏派到这里的地方官员进行交接。
至于华英国南边的占城国,因多次遭受广南阮氏的入侵,现在的他们虽然还保留有完整的政权机构与一定数量的军队,但在面对实力全面盖过广南阮氏的明军时,不能说是不堪一击,但也是一触即溃。
在郑阮双方的大战还没结束时,满朝荐他们就已经成功地在藩朗组建起了安南都督府,而且将原先的“藩朗”名称改成了“安南”。
至于原先的华英国,自然不能继续沿用这个前朝的名字了,而且也不能使用广南阮氏任命的“富安”两字,满朝荐在与众人商议一番后,决定改为安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