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远在上京的晋帝韦真亲眼看到自己精心策划的东迁队伍归来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无尽的悲凉与愤怒,因为归来的人马甚至还不及当初计划中的一半!
就在阎苍率领着大军逼近神州与定州交界之处时,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所笼罩,这个时候象征着冬天的第一片雪花才刚刚落下。
那片晶莹剔透的雪花宛如一个轻盈的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缓缓地向着大地飘落。
它轻轻地落在了一片枯黄的草叶之上,瞬间便融化成了一滴小小的水珠,仿佛是大自然洒下的一颗泪珠,默默地诉说着战争即将带来的伤痛与苦难。
阎苍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奇袭战术,一举成功攻克了神都。
此消息犹如一阵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天下,引发了轩然大波,震撼人心!
位于神州大地之上的晋军各级官员们,听闻这一惊人战报后,个个惶恐不安,心中的防线瞬间崩塌。
他们明白大势已去,纷纷争先恐后地递上降表,表示愿意主动归降于强大的秦国。
转眼间便迎来了万物复苏的开春时节,令人惊叹的是,就在此时,几乎整个神州大地的各方势力皆不约而同地向秦国呈上降表,明确表达了归顺之意。
然而,睿智的阎苍心里十分清楚,这些人之所以选择投降,无非是迫于当前形势所逼,他们对秦国实则并无太多忠诚之心。
但是,他仅仅只是将军,终究不是一国之君。
因此,有关如何处置这些降臣的忠诚度问题,还需交由秦帝白任亲自定夺。
阎苍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派遣亲信快马加鞭地将详细的战报以及堆积如山的降表送往元州。
当这份捷报传至秦帝白任手中时,他不禁喜出望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全然不顾此时的神州是否已经完全稳定下来,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调动大批精锐军队,并精心组织众多能臣干吏,浩浩荡荡地向着东方进发。
终于,在秦光兴七年,也就是二三八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秦帝白任满怀豪情壮志,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踏入了神都城那巍峨雄伟的城门。
自那一刻起,这座素有“天下重镇”美誉之称的城市,正式开启了它作为秦国未来百年国都的辉煌篇章,同时也成为了秦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发源地。
秦帝白任踏入神都那巍峨壮观的城门之后,心中激荡着对未来战局的憧憬与渴望。
他迫不及待地找上了阎苍,急切地询问起后续战争的详尽计划。
如今,秦国已然成功拿下神州大地,而曾经强大的晋国和赵国也已被削弱至仅剩下两三处州郡。
秦国统一天下之势犹如破竹,势不可挡,白任满心期盼能尽早剿灭其中一国,从而成就千秋万代的一统霸业。
面对白任的焦急问询,阎苍并未匆忙作答。他微微眯起双眸,陷入深思熟虑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阎苍才缓缓开口回应道:“陛下,依臣之见,晋国的东州以及赵国的江州皆可作为我们进攻的目标。
然而,目前我军历经多年战火洗礼,将士们早已身心俱疲。在此情形之下,我们首先应当集中精力去消化新近收复的这三个州郡,同时积极征召新兵补充军力。
唯有如此,待我方休整完毕、兵强马壮之际,方可一鼓作气攻克任一敌国。
此时,切不可贸然出兵,轻启战端啊!”
诚然,阎苍以区区两万兵力夺取神州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但这样的奇迹实属小概率事件,想要再度重演几乎是天方夜谭。
当下的秦国虽然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兼并了大片领土。
但正因如此,更需停下脚步,好生休养调整,精心梳理并充分利用这些新得之地的各类资源,稳固根基,方能确保最终实现统御天下的宏伟蓝图。
若是冒然发动战争,那么无论是其麾下那些忠心耿耿的士兵们,还是这些新近归附的州郡百姓和官员们,恐怕都将会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难以幸免。
毕竟,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动荡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它不仅会夺走无数无辜生命,还可能导致社会秩序崩溃、经济衰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而且,如果秦军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无法延续之前那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遭遇挫折甚至失败的话,那么他们目前所拥有的大好局势极有可能瞬间土崩瓦解。
到那时,不仅先前付出的巨大努力将付诸东流,甚至连好不容易得来的胜利果实也可能会被敌人重新夺回。
对于阎苍的这番回答,白任显然并不是非常满意。
此时的阎苍正处于一种功高震主的微妙状态,其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已然远远超越了身为君主的白任。
面对如此情形,白任心中怎能安宁?
他急切渴望着能获得一份足以压倒阎苍的丰功伟绩,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彰显权威。
然而,当下似乎唯有通过发动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才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
于是,白任不甘心就此罢休,他接着向在座的其他文武官员征询意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众人竟然异口同声地表示,以当前国家的综合实力而言,要想守住刚刚收复的大片领土已属不易之事,实在无力再挑起新的战事。
大家纷纷劝谏白任切勿再起兴兵之念,以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灾难。
“镇北将军能够如此神速地攻克神州,这充分说明了晋国军队的战斗力明显存在缺陷和不足啊。
倘若再拖延个几年时间,恐怕就不会像现在这般轻松啦。”
白任这番话语说得甚是精妙,一方面清晰地阐明了自身的观点看法,另一方面则不动声色地点明了阎苍此番顺利收复神州实则是由于晋军战斗力已今非昔比、大幅下降所致。
如此一来,便在不知不觉间削弱了阎苍在此番大捷之中所立下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