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青这种金贵人和我们可不一样。这是觉得咱们知青点太破太小了,所以才不愿意继续住在这里了吧。
看来这以后应该也是不想喝,其他的知青们来往了。”
李莎莎现在还挺酸的。虽然说人家是自己花钱搬出去的,但李莎莎也看不惯别人的条件比自己还要好。
如果能够出去住的话,利莎莎也不想要住在知青点这个地方。
可是家里面给的那些钱不多,需要省着花。她干活又没有别人勤快一天最多就只能够赚个几公分的。
这些钱还得要留给她补贴自己的肚子。还能够偶尔去城里面的国营饭店吃上一顿最好。
要是将这些钱花在住宿上面里,李莎莎是舍不得的,看着沈玉露从知青点里面搬出去。其他的那些老知青们。
心里面难免是会有些嫉妒羡慕的。可要说故意刁难对方或者是想要使什么坏,那这又是不至于的。
毕竟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与人交好总比与人交恶好。只是如果有热闹可以看的话,他们也是会看的。
在李莎莎故意说出那些话的时候,其他人在这边也都在默默的观察沈玉露的反应。
或许这是在看人是不是一个好欺负的这也说不定。又或者想着到时候能不能在这个女人身上弄到一点便宜之类的。
只可惜沈玉露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让人拿捏的软柿子。她看着眼前这个跳出来说酸话的女人。
沈玉露看着眼前跳出来的出头鸟,语气冷淡的开口:“我只不过是想让大家能够住得宽裕一点。
自己从小又习惯一个人住,所以才搬出来的而已。李同志这样诬蔑我,可得小心祸从口出的道理。
往小了一点,你这是嫉妒心作祟。所以才故意说了这几句酸话的。
就算是我搬出去,也不影响和知青点的大家来往。你说这些挑拨离间的话,是不是想要影响集体的和谐。
破坏集体和谐这种事情,可是只有坏分子做的….应该不会是什么….”
敌特吧。
虽然少女没有将意思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但是话语中的态度已经很是明显了。
看着眼前这个跳出来的李莎莎目光还带着一些怀疑。
她想要平平静静的在这里过几年的生活,那么就绝对不可能表现出太过软弱的一面。
况且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这一切都是按照流程来的,就算是搬出去了,那也是和大队长那边提前通报过的。
在沈玉露说完了之后,周围的人仿佛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事情,他们在旁边凑热闹都担心会不会卷进去。
这个新来的女知青不仅和这些村民们快速地打好了关系。
就连那张嘴也是很厉害的。旁边的人都不敢说话了。
更别说李莎莎。她只是看不惯和自己同一批下乡的女同志,日子过得比自己还要好,在这边的人缘关系也十分的不错。
现在还能够单独搬出去住,有个单独住的地方。
刚才只是想要故意刁难说几句话而已。现在就直接被吓得面色苍白了起来。
李莎莎刚才还伶牙俐齿的,可是现在间就结结巴巴了起来,脸色更是涨得通红。
“你….我刚刚才没有那么说….”
“哼!你要搬走就搬走了,到时候别求着回来就行,少了一个人,我们这里住的还更舒服。”
李莎莎大概是身上有一点小动物的直觉在的觉得自己说不过人家。
随意的甩下了两句话之后,就直接跑路了。她还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回城呢。可不想栽到这个地方了。
想了想,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搬出去住,这目标似乎有些太显眼了。
她又对着这些知青们开口说道:“大队里面还有几处空下来的房子可以租出去。
面积小的一年其实也花不了多少的钱。如果有人帮她两个人一起住的话,那就花的钱更少了。
比起和其他人挤在一起,有一个自己私密的地方也能够好很多
大队长说了,如果你们有谁还想要出来租房子的话,可以去找他。”
她说的这些也没错。大队长那边的确是让她转告了这件事情。
只不过沈玉露还在其中加了一点自己的私料而已。
那么多人都住在一起,的确是有些不太方便的。
特别是那些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如果家里那边寄来了什么东西,还得躲着吃。
这些人当中的品性也不能够确定之前他们这里也发生过少了东西的事情。
不过在那么多人里面,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小团体和更加熟悉信任的人的。
如果他们两两三三的搬出去住的话,那么分摊一下,其实也没多少了,住的还能够宽裕一些,还能够做到一个人一个房间的。
这样一想就有人蠢蠢欲动了。虽然他们看着大部分都像是没什么钱的,但是这些人也是一个比一个的会装。
这规定有的和她一样,在外面还偷偷吃了好东西呢。
随着沈玉露从知青点搬出去,后面还真的有三个知青也跟着一起搬出去了。
其中有一个人是单独住的,另外两个是一起的。大队里面的房子其实就是那种最普通不过的土房子了。
是那些孤寡老人或者是搬家不打算回来,又或者是家里人都没了的房子,
这房子不太好给谁也没办法,平均的分给村里人。
那孤寡老人的后事又是村子里面办理的那么房子自然而然也就归属村里了。
这种事情在农村还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破旧的土房子卖又卖不到几个钱也没人愿意买。
空在那里又让人觉得有些浪费,现在能够租出去给大队里面增加一些收入,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村子里面其他人当然是没什么好不同意的。大队队长给村子里面又增加了一笔收入,心里面也是高兴的。
看着那几个租了房子的年轻人眼神仿佛都变得更慈爱了一些。
这些知青们总算还是有那么一点用的。
有了其他几个搬出知青点的人之后,沈玉露在其中都没有那么显眼了。
她搬出来住之后依旧是过得挺低调的。就算是可以做饭的,家里面很少会出现肉香味。
一般来说,她都是直接去国营饭店吃一顿热乎的然后买一堆熟食之类的,又从国营饭店那边打包一些。
收到空间里面就可以直接接现成的。只是其他人看着她穿的那么朴素,家里又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肉香的味道。
这也让其他人因此还产生了一个误会。这些知青们还以为她是花了钱租房子。
所以日子才过得那么一般的唯一的好处应该就是有个单独的居所了。
可聪明人能够观察到沈玉露状态的看着这姑娘面色红润,整个人血气又很足的样子,就知道平时的日子过得一定不差了。
西北这边的风沙大,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更是仿佛都要将大地给烤干了。
短短几年的时间过去,曾经那些白白嫩嫩的知青们皮肤已经晒得和当地这边的人没什么两样了。
沈玉露每天都抱着厚厚的头巾,用的不少空间里面的护肤品。在几年的时间过后。
她虽然没有晒成那种过分黑黄的肤色,但是也能够看得出皮肤是有些偏黄的了。
不过这种皮肤也很符合这个年代的画风。等到将来回去养个几年,应该就能够慢慢地恢复过来了。
在这种繁重的体力活下面,有人因为坚持不想去而选择了,在当地结婚,还有不少盼着有一天才能够回城的。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沈珍珠都是靠打零工生存下来的,那些存款其实也都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后来经过媒婆的介绍,沈珍珠还是成功的,把自己给嫁了。
可对方并不是什么干部家庭,家里的条件也比较一般,还要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的。
即便那个比自己还大了八岁的丈夫是一个正式工。
在家里每个月的时候还要交一部分家用给公公婆婆那边能够省下让他们小家存着的钱就更少了。
沈珍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每天不仅要接各种街道办那边的活。
还要在家里做家务,伺候公公婆婆还得照顾孩子。
从前的沈珍珠是副主任家受宠女儿,不用操心这些人间烟火。可现在的日子却过得挺惨的。
因为娘家的事情传的太广了,婆家这边每次提起这件事情都是嫌弃和贬低的,在婆家沈珍珠都没办法抬得起头来。
正在糊火柴盒的沈珍珠恍惚之间仿佛有听到了房间里面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她那张曾经年轻漂亮的容颜消磨的已经成黄脸婆了。明明还很年轻,可是却给人一种很沧桑的感觉。
听到房间里面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女人有些不耐烦。
刚来不想去听房间里面孩子的哭声,可是下一秒婆婆带着孩子骂骂咧咧的过来了。
“沈珍珠,你耳朵是聋了吗?连我大孙子在房间里面哭都没听见。
你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当妈的?你这么狠心的对孩子不管不顾的,难道就不怕将来孩子不让你这个亲妈?”
抱着孩子的老婆子口中絮絮叨叨的脸上好像有写满了对这个大孙子的关心似的。
沈珍珠听得耳朵都已经有些烦了。可是为了防止这个婆婆继续这样继续叨叨叨叨叨叨的念下去才有停止这个孩子的哭声。
她只能够将儿子抱了过来。
“妈,我刚才也是抽不开手,所以才没有管孩子的。孩子哭两声。
你就让他哭呗,养成了天天抱孩子的习惯反而还不好。
还有家里不是有你这个奶奶帮我带孩子吗?这孩子就和你这个奶奶亲。”
这小兔崽子就是个小魔星。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就要要开始哭了。
沈珍珠听着也是觉得有些烦的。她巴不得把孩子丢给婆婆带自己就可以不用管。
虽然自己是亲妈,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深珍珠在心里面默默的骂小兔崽子。
自从家里出了事情之后,本来就读书不太好的……于,更是没把什么心思放在学习上面。
初中毕业之后,沈浩宇就没有打算继续读下去了。没有读书又找不到工作的,一直在街头巷尾的游荡这也不像话。
那个时候沈珍珠都还已经结婚了。可是这个姐夫家里却不太欢迎沈浩宇。
这个小舅子沈浩宇没办法在姐夫家里这边弄到好处,就连成功蹭饭的次数都很少。
没办法,实在是没饭吃了,手头上那些钱都不够花的,他就主动去下乡了,虽然下乡的日子累了点。
但只要肯干活的话,还是能够有点吃的不会饿死。
在沈浩宇主动下乡之后,沈珍珠整个人也是松了一口气。她可以不用管这个弟弟了,那么自己也能够更轻松一些了。
只是这一家人知道沈珍珠,现在连最后一个亲人都不在城里面了。
难免对这个儿媳妇就更加的看不上了,对这个儿媳妇的态度也不见得有多好。
这也是沈珍珠,在短短几年快速衰老下来的原因。
听着这个儿媳妇居然还有胆子和自己顶嘴,把自己当作老封君老太太的,婆婆也毫不客气的掐起了这个儿媳妇手臂上的软肉。
“好,你个省珍珠,我看你是这两年还没有学乖,居然还敢和我这个婆婆顶嘴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儿子娶了你,那你这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嫁得出去了,哪里还有现在这样的日子过。
叫你好好看着孩子,你就好好看着孩子就是了,其他的你多嘴干什么?我看你是身上的皮子又痒了。”
这一家人拿捏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儿媳妇也是拿捏的死死的,这几年不仅言语之中都是各种贬低。
无论是家里的男人还是这个婆婆,都会对沈珍珠这个儿媳妇下手。
从前刚加进来的时候,沈珍珠还会反抗,可是每次反抗之后这一家人下手就更重了,简直不拿她当人看。
沈珍珠都有些后悔当初嫁给这个男人了,可是现在就算是后悔也没用了他们两个孩子都生了。
这一家人也不会放过她这个好用的儿媳妇。她有时候在精神恍惚的时候都还在想着是自己这样。
在城里面的日子更苦,还是乡下干活的日子更苦。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随后就传来了,高考要恢复的消息,那些乡下的知青们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子回城。
今年还有去年刚刚高中毕业的这些学生们则是迎来了一个好机会。
各地的人都开始重新在学业上面卷了起来。
乡下的人忙着去买书,寻找能用的资料等等,现在如果有人愿意卖这些资料的话,应该是供不应求的。
各地的这些出版社处于一个门疯了的状态。
现在书店里面的那些书籍和资料都已经一抢而空了,现在还有人都在等着书店那边开门。
回收站那边更是被人翻的底朝天了,就为了找一本二手的书籍。
这些也足以见得他们想要参加高考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