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那位姑娘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管家束手无策,身体之疾有药医,可是任谁都看得出姑娘是心病,这么个身娇体弱重情重义的姑娘身好治,心难医。
“无妨,她才刚醒,重情重义悲伤再所难免,且让她宣泄一番,让大夫等候着,把这救心的药丸拿去,再过一日看看”
如玉梨花海棠般的公子,柔声说道,神情自若,语气从容。
他身上披着雪白没有一丝北烈狐皮披风,从怀中把一玉做的精美药瓶递出去,手指修长苍白毫无血色,阳光仿佛都能透过去。
他与管家衣着仿佛是两个季节。
“这药极难炼制,所用材料也难得,当真给她服用吗?”管家目光盯着那瓶药不放。
“嗯,再好的药在我身上也无多少用,但她不同,她身上的伤病不轻,用上这个会恢复得快些,比用在我身上有价值,别浪费了”
年轻的公子笑着说道,笑起来倒比阳光和熙温暖,语气并没有半分自怨自艾之感。
“是,公子”管家拿着药瓶回去的路上,随手招呼,很快就有大夫跟随着一起。
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懂医药的大夫,因他家公子的身体的缘故,就连他都懂几分医药,出去当个小郎中不成问题,更遑论这些医药高手们。
到了夜里,楚萝擦干了眼泪,轻声看着黑暗道“井源大哥,没关系,我们会再见的”
第二日,出乎管家与那照看楚萝那个女子的意料,楚萝一早醒来,洗漱完毕,并不似刚醒来那般悲伤不已。
她双眼红肿,脸上犹如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霜,可是已经有了精气神。
她正常的吃了东西,在见到管家递过来的药瓶时还是一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能把这么贵重的药丸递给她疗伤治病。
这瓶中药丸并不多,可即便如此,要是把它放到靳无尘的紫云台去,只怕要随便能卖上千金一粒。
按照那些草菅人命的组织的计算方式,这一瓶怕是要抵上好几条百姓的人命。
“这是给我疗伤的?过于贵重,我不能用”楚萝拒绝道。
“我家主人,让我把药给您服下,您尽管放心服用,不需什么报酬”
管家也没想到这姑娘只是闻了闻就知道这药难得且贵重,小小年纪竟然如此识货,倒真不是一般人。
“不想,们救我已属于大恩,岂能再收此重礼”楚萝认真拒绝。
“姑娘何必过于在乎外物,存有用之身,才能做有用之事,药石再贵,重不过人命去,能治病救人才是药石的价值”
管家一番道理说得楚萝再无话说,只得把药服下去。
楚萝向管家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
“姑娘可以随意走走看看,了解一番应该会明白这是个什么地方”管家笑着答。
这管家说话处处蕴含道理,待人和善有礼周到,就连之前照顾楚萝的女子也雅致不凡。
楚萝对这个地方当真是很好奇,而且管家还让她自由走动,不怕她冒犯,倒也真是奇怪。
服了药之后的楚萝,耳聪目明,通体顺畅,听他的话四处走了起来。
走了些时辰,却并没有走得有多远,很多地方都吸引她驻足,她越发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地方,谁是这里的主人。
她住的是个庭院,但是又好像没有界限,居然有百姓耕田种地,浣纱纺织。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安逸的笑,安居乐业似乎都不足以形容。
这些人与她不认识,但是遇着她都会友好平等的打招呼,邀请她坐下休息,并不像有什么尊卑的样子。
路上人来人往,她看着一个不小的银镯子在路中间久已,但是都没有什么去捡,就连玩闹过的儿童都不甚在意。
一个挑着担子的父亲,一遍挑着浇地的粪水,一遍给三四岁的稚子讲历史故事,讲得很有见地。
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就连楚萝也忍不住跟着听了一会儿。
楚萝看着女子上街也都是独行,也没有见着戴斗笠之人,显然不觉得有危险。
楚萝走到一个卖面点的摊子前,那面点做成动物的形状可爱得紧,闻起来也香气逼人。
楚萝身上早已经没什么银两,也只是看了看,并没有露出想买的意思。
“姑娘,看你眼生,来尝尝我做的包子”说话间卖包子的大娘已经用叶子包了一个包子递给楚萝。
“不用了,我不饿”楚萝连忙摆手。
“客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是,这个包子不大,请姑娘吃的,不要嫌弃,尝尝看”老人家很是热情,楚萝盛情难却。
只好吃了起来,皮薄馅厚,肉质新鲜,味道当真很好。
楚萝吃完,拔下头发上的一根银钗,取了根树枝挽了上去。
“大娘,我出门急,没带银两这簪子先抵在您这”楚萝把银簪递与老人家。
“姑娘,快收回去,不要钱,这是请你吃的,要钱我就不喊你了,相遇的缘分远胜这个包子,姑娘说是不是”
老人家笑着拿过楚萝手中簪子替她重新插回头上去。
“谢谢大娘”楚萝继续往前走,她才勉强知道这个地方是座在海上的岛,是个不被外人知道的地方。
转了一圈下来,楚萝第一反应就是世外桃源。
她原本是想向救她的人道谢完就离开,可是眼下离开似乎不那么容易。
这个地方近乎与世隔绝,虽有船只出去,但并不是随时,现下时间还没到。
而且要去找岛中心的那户人家才可以。
她想去岛心找人,但再往前走,路不熟,她不担心有危险,但怕浪费时间,天黑还不到。
她向路人问路,有个小孩自告奋勇的带她去岛心人家。
岛心人家的大门开着,没人不需要通报,楚萝自己走了进去。
直到又看到管家,楚萝这才意识到她要找的人就是救她来此的人,她从后门出去,这是绕了个圈来到了前门。
“管家老伯,可否带我去谢谢你家主人”楚萝行礼询问。
管家笑着道“自然可以”
带着楚萝去见人,越往里走,楚萝听到的朗朗读书声越大。
再往里走,楚萝听到几个年龄更大的声音,他们似乎在辩驳着什么道理。
循着声音,楚萝看到了一座台子。
上面站着穿着粗布短褂的刚才还在街上卖瓜的小哥,有穿着文雅翩翩公子模样的在提笔认真记录卖瓜小哥言论。
还有些衣着不显,应是从事不同活计的人在认真思考辩驳着什么。
他们的言论一个比一个大胆有新意,细听极其有道理。
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这种感觉楚萝好像在哪也有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