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遥控器,目光却始终无法从那个木雕盒子上移开。
那股刺鼻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浓,让他心里一阵阵发毛。
林晓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一本书,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眼里满是担忧。
“刘浩,你没事吧?”林晓终于忍不住问道。
刘浩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没事,可能是最近太累了。”
林晓放下书,轻轻握住他的手:“你要是觉得哪里不舒服,就早点休息,别硬撑着。”
刘浩点了点头,心里却始终无法平静。他总觉得,
那个盒子里似乎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那股刺鼻的味道,仿佛在无声地警告着他。
“刘浩,要不……你去找你三叔问问?”林晓突然说道。
刘浩一愣,抬头看向林晓:“三叔?”
“对啊,你三叔不是一直对古董很有研究吗?他也许能看出这盒子的来历。”林晓解释道。
刘浩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也好,明天我去找他问问。”
第二天一早,刘浩便带着那个木雕盒子,开车来到了三叔刘辉的家。
刘辉是个退休的老教授,平日里最喜欢研究古董,尤其是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刘浩小时候就经常听三叔讲一些关于古董的奇闻异事,对他很是敬佩。
“三叔,我来了。”刘浩敲了敲门,推门走了进去。
刘辉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古籍,听到声音,抬头看向刘浩:“哟,小浩,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
刘浩笑了笑,走到刘辉面前,将那个木雕盒子放在桌上:“三叔,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帮我看看这个盒子。”
刘辉放下书,拿起盒子仔细端详起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轻轻抚过盒盖上的花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盒子……你从哪儿得来的?”刘辉问道。
“是张大爷给我的,他说这是康熙年间的木雕盒子,祖上传下来的。”刘浩解释道。
刘辉点了点头,继续观察着盒子。忽然,他的手指在盒盖的某个位置轻轻一按,盒盖竟然“咔哒”一声弹开了。
“三叔,这是什么?”刘浩问道。
刘辉拿起纸条,仔细辨认了一会儿,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上面写的是‘十三行之谜’。”
“十三行之谜?”刘浩一脸茫然,“这是什么意思?”
刘辉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据我所知,
广东十三行在康熙年间确实有些神秘的事情发生。这盒子,恐怕不简单。”
刘浩心里一紧,赶紧问道:“三叔,您是说这盒子有问题?”
刘辉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小浩,这盒子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你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
刘浩犹豫了一下,将昨天那股麻意和那股刺鼻的味道告诉了刘辉。
刘辉听完,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小浩,这盒子恐怕不是普通的古董。我建议你暂时不要碰它,等我查清楚再说。”
刘浩点了点头,心里更加不安。他原本以为这盒子只是个值钱的古董,没想到竟然牵扯出这么多神秘的事情。
“三叔,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刘浩问道。
刘浩带着满心的疑惑离开了三叔的家,驱车直奔二叔刘肖的住处。
二叔刘肖,与三叔不同,是一位化学教授,对于物质分析有着独到的见解。
刘浩心里明白,要解开这个木雕盒子的秘密,或许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入手。
到达二叔家时,已是午后。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地板上。
二叔刘肖正戴着老花镜,在实验室里忙碌着,试管中的溶液不时发出轻微的咕嘟声。
“二叔,我来了。”刘浩轻轻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刘肖抬头,摘下眼镜,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小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是不是又有什么好玩意儿想让我瞧瞧?”
刘浩苦笑,将木雕盒子递给二叔:“这次可不是好玩意儿,是三叔让我来找您的。他说这盒子可能不简单。”
刘肖接过盒子,仔细端详起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哦?让我看看。”
他先是用手电筒照射盒子内部,随后又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盒盖上的花纹。
接着,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便携式显微镜,调整焦距后,对盒子表面的微小颗粒进行了详细分析。
“这材质确实是老物件,但……”刘肖眉头紧锁,“这些纹路……不对劲,似乎有人为加工的痕迹。”
刘浩心中一惊:“人为加工?您是说这盒子被改过?”
刘肖点了点头,将显微镜递给刘浩:“你自己看看,这些细微的划痕,
绝非自然形成。而且,我闻到了一股不寻常的气味,这气味……我好像在哪里闻到过。”
刘浩接过显微镜,仔细观察起来,心里越发不安。
就在这时,二叔突然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套专业的气体采集设备,开始对盒子周围的气体进行采样。
“我记得你说过,这盒子有股刺鼻的味道?我们得找出这气味的来源。”二叔边操作边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