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瑾静静地凝视着跪在下面,跪得笔直的太子,这个他曾经寄予众望的孩子!
他有反思过,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把太子教成了一个十足的仁君。
这个仁,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仁慈的君主,是百姓之福,百官之福。
但他们会常常因为手段过于绵软,而被大臣掣肘,有的甚至会被臣子架空。
不过这些,在他这儿,并不是问题。
他想着,总会有时间的,他可以一直慢慢教,慢慢地教。
太子还年幼,性子还没彻底养成,只是习惯了被保护。
这些他都可以教,一招一式地教,让太子彻底成长起来,将国家的重担传给他。
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谁知——
后来,他哪里能预料到,会有那样一个人儿,只一出现,就可以吸引他全部注意力。
无数次他都后悔,后悔到夜夜无法入眠……
盛瑾回想着自己努力压抑自己的心动,可是却根本控制不住的场景。
自从他的心思被长风这孩子看出来后,他就与太子渐行渐远,父子间也渐渐生疏。
直到现在,他竟然还心存窃喜,希望太子出事后,自己可以陪在兮儿身边——
真是卑鄙!
盛瑾一边回忆,一边唾弃自己,他久久不言,只是盯着下方跪着的太子。
他没有开口说话,但有人却坐不住了,这人就是一直视太子为敌人的景王——盛长陵。
盛长陵看着,朝中这么多人都在抢着给太子说好话,内心只觉得讽刺。
这些家伙平日里没少巴结他,结果到头来,全都当了墙头草,转而给太子说起了情。
他们不说,那自己说,反正总要有一个人说的。
“皇上,微臣有不同看法,今日不吐不快,求皇上听微臣一眼。
太子殿下金口玉言,昨日更是亲自求了圣旨,今日就想让皇上朝令夕改,实在是有违朝堂纲纪,不堪重用!”
盛长陵可一点里子面子都没给太子留,现在这么直言进谏,就是把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
最可怕的就是这一点,他的这番话,根本没有弄虚作假,只是把事情再一次阐述了一遍。
现在他说这些,其他人就算想给太子找补,也根本无法做到。
所以景王盛长陵只是在直言进谏,根本无人能反驳他说的话,更别说跟他对上了。
而且,盛长陵说完这些还没完,继续开始他的批判,那嘴,就跟淬了毒似的。
“皇上,太子自请废太子,就是知道自己贪生怕死,对不起百姓,对不起皇上,对不起这江山社稷!”
盛瑾回神,耳边就落下了这几个字,这些字,也是十分的刺耳 !
等等,他听到了什么?
长陵这孩子……还是这么嘴毒,有点事儿,是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所有人都在给太子求情,就这家伙,是一点也不服软,不服就干!
“好了,肃静。”
盛瑾不想听盛长陵继续告状,毕竟他说再说,都不能代表太子的态度。
“太子,你真的宁愿被废,都不愿揽下这个差事吗,哪怕百姓们还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你去拯救……”
听到这句话,太子咬紧了牙关,半晌,头还是深深地低了下去。
他何尝不知,自己这个决定自私至极,自己从小就学爱护百姓,结果却先做了这负心人!
自己若是逃脱,有愧于父皇教导,有愧于太傅悉心栽培,有愧于母妃舍命相护,甚至都有愧于兮儿……
因为自己做了一个逃兵,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
明明自己答应过她,要好好保着,好好护着她的。
可是一个废太子,能够为她提供什么,是别人的鄙夷和厌弃,还是别人的欺辱?
不行,他不能让自己的兮儿跟着自己受辱!
废太子,那是比庶人还不如的存在, 自己虽然尽全力保护兮儿,但能比上这些有权有势的家伙吗?
如此……怕是最后不能善了了。
盛长风早早就预料过,他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只是没有算到,自己还是对不起兮儿了。
哪怕自己活下来,可一个毫无势力的庶人,又拿什么保护她?
赤手空拳吗?
昨夜怕是昏了头,才会想出这么一个蠢招,蠢到头了!
而这,怕也是皇上想要告诉他的,他根本没有退路……
盛长风这么想着,抬头看向了那个满是威严的男人,心里感到一丝无力和悲哀。
“太子,你还没有想出一个答复吗?”
“回父皇,儿臣糊涂了,儿臣愿意亲去江南,救护百姓,惩治贪官,求父皇成全!”
太子说着,再一次深深叩首下去。
拜下去的他,眼里含着深深的留恋和不舍,可他确实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文武百官看着突然峰回路转的一幕,同样感到庆幸。
毕竟现在的太子是个仁慈的,而且这么得皇上的宠爱,他们刚刚可都是为他求情了。
这样……太子能记下他们的功劳吧?
“很好,现在朕任命你为总督监察御史,姜武,宋文,你们亲自护送太子下江南,可带精兵一万。
另,朕赐你一把尚方宝剑,上可斩奸臣,下可斩匪贼,但不可斩忠臣良将,你可记得?”
!
皇上这也太……偏心太子了吧,精兵一万,那可都是战场上以一敌十的好手!
有了这些兵力,什么贪官不能拿下,就算有人豢养私兵,也没有这个数。
难道皇上就这么放心太子?
不过……
姜武,宋安两位老臣,可都是当年追随皇上的忠臣,把他们安排给太子,怕也是一种变相的监视。
不管怎么说,皇上这个决定还是太大胆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他们的震惊。
可是他们也只敢看看,不敢多言。
唯有一人拧紧眉头,面上有着明显的不赞同,这人就是景王盛长陵!
皇上不是忌惮太子吗,怎么会肯安排这样多的兵力保护他?
对,是保护。
盛长陵与那些大臣的抗打不一样,他认为盛瑾是在保护太子,而不是提防。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