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文宗李昂是个颇想有番作为的帝王,平时很勤政也很节俭,有梦想也有追求。而在当时,拦在他前面的最大障碍,非宦官莫属。

文宗的爷爷宪宗、哥哥敬宗都是宦官所害,文宗本人也由宦官拥立。这些宦官与朝中大巨内外勾连,骄横不可一世。就连当初害死宪宗、敬宗两位天子的宦官,如王守澄、陈弘志之流,依旧过得潇洒快活,令文宗意愤难平。

太和四年(830年)七月,文宗对翰林学士宋申锡提及此事,宋申锡劝他设计缓图,逐步削弱宦官势力。

文宗觉得宋申锡持重谨慎且忠心耿耿,是个可以倚靠的力量,遂将其提任为尚书右丞。不久,又让宋申锡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令其谋划诛除阉党一事。

经过一段考察,宋申锡向文宗引荐了自己信任的官员、吏部侍郎王璠出任京兆尹,由其实施抓捕行动。

不料宋申锡识人不准,王璠早就有意归附王守澄,便将此事故意泄露给了王守澄。郑注正与王守澄厮混一处,出于利益考量,与其共同暗中设防。

文宗的弟弟漳王李凑贤良开明,在朝中颇有人望。郑注让神策军都虞候豆卢着,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为帝。王守澄也去面见文宗,奏报宋申锡欲图不轨。

缺少主见的文宗竟然信以为真,以为宋申锡背叛自己,不禁勃然大怒。

王守澄当即就要派出两百飞龙卫屠灭宋申锡全家,飞龙使马存亮担心引发京城动荡,坚决反对,力劝王守承召集其他宰相商议后再定。

马存亮是宦官中为数不多的好人,秉性纯良很得人心,加之手握兵权,王守澄奈何他不得,只好悻悻作罢。

当天,文宗遣使通知众宰相到中书省东门。尚不知情的宋申锡按时前来,使者冷冷的说:“所召之人没有宋公。”

宋申锡自感不妙,惶恐看向延英殿,用笏板挡住脸踉跄退了下去。

宰相们进入大殿,文宗一脸严肃的将豆卢着、王守澄所上奏疏出示给他们,大家惊愕的相互对望,没人再敢说话。文宗遂令王守澄收捕漳王与宋申锡的亲信晏敬则、王师文。

晏敬则屈打成招,被迫承认宋申锡结交漳王属实。

文宗准备处死宋申锡,左常侍崔玄亮叩头力谏,流泪劝道:“杀个匹夫尚且需要慎重,何况当朝宰相!”

牛僧孺说:“身为臣子,官至宰相已是人生顶点。如果所告属实,那宋申锡是在图什么呢!以他的为人,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恳请陛下交付法司重审!”

郑注担心发觉他们的诬告行为,也劝王守澄不要把事情搞大。

最终,宋申锡被贬为开州司马,凄凉死于贬所。漳王李凑也无辜中枪,贬为巢县公。

郑注在此次事件中,完全站到了王守澄这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倾向于阉党,他的立场只为利益服务,为了利益随时都可改变立场!

郑注虽然靠着王守澄引荐,以及精湛医术得到文宗宠遇,然因没有参知国政的身份,文宗不可能与他谈论机密要务。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李训——出场了!

李训,原名李仲言,前任宰相李逢吉的之侄。甘肃武威人,科举入仕。李逢吉在任期间,他没少祸害他人,是李逢吉当年的“八关、十六子”之一。

宝历元年(825年),他在李逢吉授意下,参与构陷宰相李程未遂,坐罪流放象州(广西来宾)。直到太和八年(834)遇到大赦,才返回洛阳。

恰好李逢吉正担任洛阳留守,叔侄俩闲聊时谈及郑注,李训说他认得郑注,李逢吉想重返相位,让李训携重金到长安请托。李训是个善托门路的人,没几天便与郑注打得火热。

郑注将他引荐给王守澄,王守澄又推荐给了文宗,称李训善讲《易经》。

文宗性喜读书,便召李训入宫。李训出自豪门见过世面,生得高大帅气又能出口成章。文宗见后大喜,认定他是可堪重用的奇才,准备将他召入翰林。

时任宰相李德裕与李逢吉本就矛盾很深,不愿让李逢吉的侄子进入中枢,劝文宗说:“陛下应当听说过李训此人吧,当年他诬告宰相,是个妥妥的奸佞,这样的人品不宜放到身边。”

文宗不以为然的说:“难道还不允许人家改过了!”

李德裕答:“臣听说只有颜回才能不犯同样错误!圣人有过,是因思虑不周所致。至于李训,本质上就是恶人。里面已经烂透了,如何能改!”

文宗道:“他是李逢吉所荐,朕不想失信于人。”

李德裕不客气的说:“逢吉身为宰相,竟推荐奸邪祸害朝廷,与罪人何异!”

文宗见他态度强硬,改口说:“那就另外授他一个官职,这样总行吧。”

李德裕仍不松口,文宗无奈之下,只得看向另一位宰相王涯。

王涯原也不愿重用李训,但见文宗用意坚决,又畏惧李训背后势力,于是心领神会的说:“这样可以。”

李德裕满脸嫌恶的挥手制止,恰被文宗所见,恼怒的拂袖而去。

最终,在文宗坚持下,给了李训一个四门助教的低微官职(属国子监)。李训由此结束了长达九年的流放犯身份,重返仕途。

太和八年(834年)九月,郑注也从昭义军调入朝廷待用。

王守澄、李训、郑注三人齐聚长安,开始明里暗里的干预朝政,把本就混浊的朝堂搅扰得乱七八糟!

他们都憎恶李德裕的强硬作派,一番运作之下,将李德裕的政敌李宗闵,从梁州(今陕西汉中)征调回朝重任宰相,把李德裕打发到了梁州,接替李宗闵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李宗闵随即投桃报李,继任当天便将李训提拔为翰林侍讲学士,得以参知国政。

李德裕当面去找文宗理论,文宗拗不过他,改口让他去做兵部尚书。

李宗闵认为诏令既已下达,怎可随意调整。又将李德裕改为镇海节度使,还撤销了他的同平章事待遇。

文宗看着两人剑拔弩张的样子,不禁叹息着说出了史上很经典的一句话:“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后来,这话被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引用,改为“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当年十二月,昭义节度副使郑注荣升太仆卿,正式成为国家部委主官。

诏令一经下达,立即引发朝臣不满。郑注很聪明的玩了招欲擒故纵的戏码,以能力不足为由上表请辞,文宗遣使将任命书给他,他仍坚辞不受。

太和九年(835年)三月,郑注联合尚书左丞王璠、户部侍郎李汉,共同诬告李德裕在任浙西观察使期间,与漳王李凑的师傅杜仲阳勾连,欲图不轨。

文宗大怒,幸有宰相路隋极力替李德裕辩解,这才得以免死,贬为宾客分司。路隋也受此事牵连,外放为镇海节度使。

朝廷再次委任郑注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郑注潇洒上任,实现了从藩镇大员到部委主官的第三次转变。

一个江湖郎中,一个流放犯,自此跻身权贵!

两人大权在握、遥相呼应,逐渐取得了文宗信任。

为了增大话语权,方便他们弄权干政,郑注通过李宗闵,将受到罚俸处理、准备外放浙西的京兆尹贾餗提升为宰相。

在时任三位宰相当中,王涯、贾餗均因郑注得进,李宗闵也与郑注保持着还算不错的关系。

自宋申锡获罪贬黜,宦官势力更加猖獗,文宗实在不堪忍受。

郑注、李训身为高级官员,在与文宗闲谈中,得知了文宗痛恨宦官的想法,多次用话语试探。文宗见他两人机智多诈,且与宦官头子王守澄亲近,不会引起宦官猜疑,便将想法和盘托出。

二人为了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遂以诛除阉党为己任,日夜商议谋划,专门替文宗定下了“先除阉宦、再复河湟,次收河北、复兴大唐”的战略规划。文宗对他们愈发信任,几乎言听计从。

然而,宦官集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进,势力早已渗透到朝野内外,想要一举铲除,哪有那么容易。

二人思来想去,竟把算盘打到了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王守澄身上。

所谓擒贼先擒王,如果把权势滔天的王守澄收拾掉,阉党自会元气大伤!

任何一个集团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内部总会存有矛盾分歧,阉党自不例外。

右领军将军仇士良,因长期受到王守澄压制而心怀不满。李训、郑注借机向文宗提议,重用仇士良,削弱王守澄。

不久,诏令仇士良为神策左军中尉,与担任右军中尉的王守澄共同执掌神策军。

之后,又明升暗降,委任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彻底架空了王守澄,剥夺了他的兵权。

失去兵权的王守澄虽然愤怒,却毫无办法。终在郑注、李训的撺掇下,被文宗一杯毒酒赐死家中,追赠为扬州大都督。

王守澄的死固然让朝臣们欢欣鼓舞,但郑注、李训均由王守澄引进,他们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也令朝中正直之士所不耻。

阉党中与王守澄势力相当的,还有原神策左军中尉韦元素,以及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三人。

二人又劝文宗将他们调离朝中,分别外放为西川、淮南、河东监军。名义上成了藩镇大员,实际上失去了话语权!

李宗闵当初靠着讨好杨承和得以入相,要动杨承和就必须把李宗闵调离相位,以免留有后患。

两人遂编造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谣言,在京城各处散布。称文宗让郑注用小孩子的心肝炼制丹药,生生把文宗编排成了服食人心的恶魔。文宗听后大怒,令人彻查。

郑注、李训诬称是京兆尹杨虞卿家人所为,文宗将杨虞卿逮捕审讯。杨虞卿是李宗闵一党,李宗闵自然替他说话。文宗盛怒之下迁怒李宗闵,将他贬为明州(浙江宁波)刺史,把杨虞卿贬为虔州(江西赣州)司马。

李宗闵离开相位,郑注、李训将他贿赂杨承和的旧事挖出,李宗闵再次贬为处州(浙江丽水)长史,不久又贬为潮州(广东潮州)司户,从宰相沦落为偏远地区掌管户口的小官。

李宗闵倒台,杨承和、韦元素、王践言被定性为与宋申锡、李宗闵、李德裕内外勾联、接受贿赂,先后流放岭南赐死,与前宰相元稹关系密切的已故宦官崔潭峻也被剖棺鞭尸。

下毒害死宪宗的宦官陈弘志,时任山南东道监军,李训将他骗到青泥驿(今陕西蓝田境内)乱杖打死。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郑注、李训联手逐黜三位宰相,一举剪除五名权阉,声威震动天下!

九月二十七日,李训与御史中丞舒元舆一并荣升宰相。

舒元舆得以拜相,全靠主政御史台期间,郑、李二人让他骂谁他就骂谁。刑部郎中李孝本则因依附郑注、李训,接任了御史中丞。

李训不满一年官居宰辅,在四名宰相中,属他资历最浅,但其他三相全唯他马首是瞻,天下政务完全取决于他。郑注也晋升为工部尚书并入翰林参知国事。

朝野上下,无论宦官还是文臣武将,见到两人全要迎拜叩首!

李训主政之后,提拔重用的大多是些轻率狂妄之徒。为了博取名望,他把贬黜外地的裴度、令狐楚、郑覃等前朝重臣调回朝中放到高位,此举为他收获了不少人心。但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他那副张扬作派,断定他必然失败!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农门状元不见长安我在大宋当苟王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三国之帝心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文曲在古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大夏第一假太监三国秘事第三部东晋,我来了!喋血盛唐三国:赵云是我弟纵横与连横三国:召唤梁山好汉副本大逃杀异世之帝王路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红楼:窃国贼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朕绝不退位逍遥小地主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臭县令朕怀孕了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穿越汉末做驸马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绝世小书儒曹操:刘恒远之谋,当世无双逍遥三公子日月战旗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大明最狠总兵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